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如何看待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魏新: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未来5年,我国政府将把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于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2.
文庠 《群众》2007,(9):57-58
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有力的抓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协调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改变公平与效率失衡的局面,维护社会和谐,是一个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黔翔 《人大论坛》2007,(12):30-32
《说文解字》上讲“有禾入口”为和,“人皆能言”为谐,“和”是民生问题,“谐”是民权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无一不是在不和谐、欠和谐中追求和谐,在相对和谐巾追求更加完美和谐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伟 《群众》2006,(2):48-4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全面谋划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中,有四处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表明了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地税部门要切实贯彻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就必须围绕“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强化地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倾力服务“两个率先”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持续发展。强化税收为国聚财作用,壮大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财力基础。税收是集中财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成为人代会期间代表们的热议话题。代表们将区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浦东“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概括成“四句话”:坚持一个统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抓住两大机遇,就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三大战略任务,就是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  相似文献   

7.
唐昊  刘艺 《湖湘论坛》2011,(4):66-70
现代社会中复合型政治稳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内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和良性互动。这不但需要一个民主、法治的政府权威;也需要一个以社会自治与合作网络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组织起社会的分散性政治力量、化解严重存在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在目前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自治与合作网络的缺位却对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中国现有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框架内如何通过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合乎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自治与合作网络,以达致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复合型政治稳定"视角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如今我们党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它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在内涵特征及其目标追求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韩振峰 《前进》2007,(10):21-23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0.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  相似文献   

11.
注重改善民生,追求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翻开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这一历史新篇章,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手段,以社会和谐为目标。因此,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期待。一、改善民生,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的新亮点回顾党的十七大之前的历次党代会,其政治报告中没有专门论述关于社会建设的内容。十七大报告与时俱进,吸收了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用相当篇幅,对社会建设作了明确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至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形式确定下来,对于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首先,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其次,公平正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其三,公平正义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其四,推进社会公正是党和政府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新契机、新抓手;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在社会公正理念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新跨越,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直是当今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地处重庆市渝西经济发展圈的铜梁县,地理区位环境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提出了高扬三面旗帜、坚持五个不动摇的发展理念,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该县2001年至2004年连续四年实现财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2022,(2):F0003-F0003
《中国发展》是中国发展杂志社编辑出版的面向海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刊物。其办刊宗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报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着力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民生改善、污染防治和资源节约、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区域协调和城市发展、法制建设和社会和谐等主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新春,以她特有的生机、活力和朝气,激励人们从内心发出强烈的追求和企盼。这是因为,2006年不同寻常,她是“十一五”的开局年,是把发展思路转到科学发展轨道的转轨之年,是加入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06年的新春,意味着新起点、新目标、新任务、新行动;犹如要收获秋天的硕果,必定开端于春天的播种。“十一五”规划《建议》,像明灯照耀着人们的心怀。《建议》规划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经验、困难与攻坚,做出了清晰而深刻的判断。立足科学发展,着眼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四句话,从战略高度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如何更好更快地结合当地实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向前发展?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努力创建和谐区域的新局面,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科学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和兴起。如果说第一次技术革命造就了英国的辉煌,第二次、第三次的结果使美国称霸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能不能抓住机会,决定了中国未来的话语权。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成为未来决定国际竞争力制高点的关键。中关村是我国首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我国更深层参与国际竞争中承担着"先锋"重任,在我国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引擎作用。2020年中关村提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是新时期时代赋予中关村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新要求。其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联系我们的工作实际,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管理理念,全面推进和谐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9.
滕朝阳 《今日浙江》2007,(13):39-39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自主创新是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这一核心战略的确立,表明新一届省委把自主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昭示着浙江将迎来一个自主创新的春天,意味着浙江开始构筑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 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 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 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