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当代性别理论发展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3-1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2.
图书推介     
<正>《关于妇女研究和妇女工作的思考》一书凝结着彭珮云同志多年来思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社会转型期妇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探索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的智慧和心血。书中强调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重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强调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调查妇女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强调高等院校应该为加强妇女/性别研究、传播先进性别文化做出更大的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及其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形成和内涵进行深入地研究.女权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较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它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女权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深刻影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两个带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流派,有必要把它们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吸收、借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中,性别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国内,由于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刻板的理解,由于对女性主义的盲目恐惧与误解等原因,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别盲点问题缺乏思考,不仅妨碍了与国际的交流,也阻滞了性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新动力——的生命力。本文拟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性别盲点的表现、根源及克服途径,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的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中,性别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国内,由于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刻板的理解,由于对女性主义的盲目恐惧与误解等原因,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别盲点问题缺乏思考,不仅妨碍了与国际的交流,也阻滞了性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新动力——的生命力。本文拟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性别盲点的表现、根源及克服途径,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的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政策性别分析理论与方法工作坊"2009年4月27日-5月6日在西安举行。本次工作坊由陕西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妇女发展与权益研究中心主办,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协办,香港乐施会资助。该活动旨在提升参与者对政策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能力,培养并扩大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是社会性别理论本土化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需要。本文认为社会性别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消除不合理性别差异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文化的变革。社会性别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忽视生理区别、片面归因于文化、抹杀性别差异的局限,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加以补充和校正。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产生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是对理论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理论的产生与性质,理论的本质与特征,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理论的实践与检验,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等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这一时期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女子解放",其基本含义是女子摆脱屈从男子的地位,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其理论背景较为复杂,有"天赋人权"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进化论、人道主义理论,而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几个分析范畴的产生"妇人运动"与阶级、妇女与劳工、妇女与社会主义、妇女与民主.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傅立叶曾经说过:“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因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人类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与发展,社会性别理论也成了妇女争取解放的重要理论武器。本文试图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出发,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及它对当前妇女解放的现实意义提一些初略的见解。一社会性别理论及其存在主义哲学基础“社会性别”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但其涵义早在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  相似文献   

11.
金炳镐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最主要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方面,表现出了总结性、成熟性和创新性三个特点.其著作<民族理论通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对两种资本理论范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与西方资本理论体系 ,在立场、方法和研究问题的层面上是不同的。当前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理论的研究 ,应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并在这一方法指导下借鉴与吸收西方资本理论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术界关于如何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展开了热烈探讨,展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气象,但争论中反映出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作为理论武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和现实经验加以科学总结,以求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18,(3)
The Marxist human rights theory is embodied in several important works by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key point to understand Marxist human rights theory is to read the texts of classic works of Marx.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theory more clearly and internalize it as genuine belief and emotional identity. This theoretical guide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concrete actions through concerns and answers to practical question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era value of the classic Marxist human rights theory.  相似文献   

15.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4,30(3):107-110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这一话题的全部困难与希望,直接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活动的中国语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需要确立一种基本信念: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首先是理论自身的任务,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自我内在理论价值的存在方式。而提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的原创性",既意味着对于单一意识形态延伸理论形态的突破和对于简单意识形态话语的超越,同时也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者提出了一种与时代相符合的创造性理论活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的产权理论是两种不同的产权理论。因此,人们通常误认为马克思产权理论中的产权功能和西方产权理论中的产权功能是不同的。但实际上.马克思产权理论中的产权的基本功能和西方产权理论中的产权的基本功能是相通的,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论断为我们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世界"重大战略思想,它要求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以世界历史理论的广阔视野,对中国乃至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道路给予一条更加明确的路径选择。同时,这也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的到来提供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体系的重要基石,由劳动价值理论扩展的剩余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建立的理论依据。笔者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基本理论研究,理论争鸣,理论深化以及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效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效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向传播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传播者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公正性和公信力,能够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平等真诚地进行对话和交流;二是把内在需要和外部动力结合起来调动接受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三是利用人际传播、大众传媒、网络平台等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四是创设接受环境,扩大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