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对非法行医分别在刑法和行政法中做出规定,二者概念及内涵的本质区别是行政违法与犯罪。非法行医案件中行政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应从主体和客观方面予以准确界分。为了非法行医案件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应完善案件移送与接受机制,规范案件移送中的证据转化,厘清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关系。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量化了非法行医中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有利于司法实践,但仍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一是举报线索质量不高。有些是对违法与犯罪之间的界限难以区分,有些举报线索夸大其辞,  相似文献   

3.
行政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兼谈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纠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行政违法与犯罪涉及两类性质不同的行为,关涉罪与非罪的界限。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争论颇多,厘清行政违法与犯罪在不同语境下的概念,是对二者进行区别的基础。主要理论有质的区别说、量的区别说、质量综合说,多数国家采用质量综合区别说。在我国语境下,从立法的视角、法律文本的视角探寻行政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有助于司法实践。从深层次上说,二者界分问题的背后还涉及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了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性问题,集中阐明了商业贿赂违法与商业贿赂犯罪、商业贿赂犯罪与公务贿赂犯罪的界限,力求严格把握政策,为依法治理商业贿赂犯罪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行政犯罪是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并且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由于司法权、行政权分配及行政犯罪性质的相对性,使得行政犯罪与行政违法的界限难以确定。从实然的角度看,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的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应然的角度看,将某一行为定性为行政犯罪或者行政违法应当秉承刑法的谦抑性、效益性和经济性原则,从而有利于保障人权和防卫社会。我国的行政刑法在立法上,应当采取附属刑法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商业贿赂与商业贿赂犯罪的区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龚培华 《法学》2006,(7):128-132
商业贿赂犯罪近年来在经济领域中呈现上升势头,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而被列入国家近期重点打击的对象。然而,对何谓商业贿赂,商业贿赂违法与犯罪的界限等一些理论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本专题就商业贿赂与商业贿赂犯罪的区别、商业贿赂罪与非罪的界限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罪与非罪的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绍谦 《法学》2006,(7):133-135
商业贿赂犯罪近年来在经济领域中呈现上升势头,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而被列入国家近期重点打击的对象。然而,对何谓商业贿赂,商业贿赂违法与犯罪的界限等一些理论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本专题就商业贿赂与商业贿赂犯罪的区别、商业贿赂罪与非罪的界限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行政违法与犯罪在理论上界线分明,但因为立法竞合,执法和司法在认识等方面存在疑问,常常在认定上出现行政违法与犯罪的争议,日益引起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部分高等院校的学者、专家百余人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本刊选择刊发三篇有代表性观点的会议论文以及本刊记者撰写的综述,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葛景富 《行政与法》2007,(7):100-103
赌博,是指用财物作注比输赢,以偶然性的胜负争财物或财产利益得失的行为。对赌博罪、赌博中的违法行为与娱乐活动进行界定,可以使我们正确区分罪与非罪,赌博罪、赌博中的违法行为与娱乐活动的界限以及认清赌博中的犯罪与违法的特殊形态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税收案件中,数额是罪与非罪的界限,也是处刑轻重的重要客观标准之一。《刑法修正案(七)》将《刑法》第201条偷税罪修改为逃税罪的同时,其立法内容也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将犯罪所得数额作为其认定标准,是遵循刑法客观解释的标志;抽象数额立法模式的选择,符合刑法实质解释的要求,是立法成熟的表现;犯罪数额和违法数额的区分,昭示了刑法严格解释的贯彻,为逃税违法和逃税犯罪的追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办理科技人员经济犯罪案件的探讨张英忠在科学技术已进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领域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区分科技活动中的合法与违法,违约与违法,犯罪与非罪的界限,做到既准确打击科技领域的经济犯罪分子,又有效保护广大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符合法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处罚权与刑罚权作用范围的界限不清,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权力在行政和司法之间的划分上存在问题,因而梳理基本的权力结构关系对于理解和界定行政违法和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行政性犯罪的认定,应特别考虑行政违法性的存在,而从权力运作的角度看,即表现为特定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而这一权力行使对于相应案件的犯罪认定具有重要意义。行政违法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功能不同,其反映的是权力运作关系的不同,因而当同一行为既是行政违法又构成犯罪的情形下,行为人承担两种不同的责任,并不存在责任的充分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汪明亮 《河北法学》2002,20(4):18-23
为了摆脱现存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相脱节的状况 ,提出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一体化对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存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的关系 ;二、现存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的区别及其带来的恶果 ;三、治安违法与治安犯罪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违法行政并不是世界各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通用的概念,对其理解多有歧义。本文从违法行政行为的形式和构成要件的角度来定位和描述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行政行为。先阐释实体违法和程序违法,行政违法和行政犯罪,作为违法和不为违法的区分标准,再对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比较。以期有利于对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认识、预防和惩戒。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刑法颁布至今出台的九个刑法修正案一直在进行犯罪化,鲜有非犯罪化.强调在风险社会中防范遭遇风险而一味地犯罪化不符合大国刑事法治的理念,需要理性地对待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在我国,犯罪化不是规范意识培养与形成的唯一路径,也并不能对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定纷止争,所以犯罪化在民权刑法本位观背景下须慎行.泛犯罪化有违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悖犯罪的本质和生成规律.今后在危害行为治理体系中,需关注制度构建,培养全民规范意识;注重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尤其是行政法的衔接.在刑事立法中适时非犯罪化、适度犯罪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罚与刑事罚的衔接存在较多的问题,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的特点造成的法律框架重叠,本文将针对以下三个方面主要问题进行讨论: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界限、程序上的冲突与惩罚机制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论金融诈骗与金融欺诈的界限李忠芳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简称。金融市场秩序如何,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金融领域里的违法与犯罪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金融诈骗活动猖獗,,数额之大,情节之严重,触目惊心,前所未有。有的国家还出现了跨国...  相似文献   

18.
投机倒把,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追究刑事责任。区分情节严重或不严重,正是区分犯罪与违法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区分投机倒把的罪与非罪界限,主要是看情节,非法交易额或牟利的数额,危害的后果。这三者可以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投机倒把的情节严重与否,要看从事投机倒把的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动机如何(是借搞活经济为名,疯狂进行投机倒把活动,以攫取财物,还是错误地认为可以自由  相似文献   

19.
多次违法构成犯罪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称违法行为,仅指一般违法,不包括犯罪在内。传统刑法理论认为,违法与犯罪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说数个违法就是一个犯罪;行为人多次违法未经处理,如果有数额数量标准并且违法性质相同的,其数额数量可以累计计算,达到犯罪标准的应考虑追究其刑事责任,没...  相似文献   

20.
综观近年来发生的涉民营企业冤假错案,法律适用错误无疑是重要原因。司法机关应当审慎对待每一个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充分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在恪守刑法谦抑性理念、合理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上,准确理解、适用刑法条文,避免过早、过度的刑事介入以及适用不合时宜的罪名给民营企业发展增加不必要的刑事负担。为此,司法机关应准确区分民营企业行为合法、违法和犯罪的界限,准确区分涉民营企业案件自然人、分支机构和企业犯罪界限,慎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等不合时宜的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