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责定位和作用。随着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不断推进,基层群  相似文献   

2.
陈虹 《前沿》2013,(2):27-29
香港区议会是依法设立的非政权性区域组织,是香港地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居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内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香港区议会在选举、财政管理、权力利益监督等各方面具有完善的法律规范,为居民(村民)委员会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在乡、镇以下,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根据这条规定、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并于1988年6月1日起在全国开  相似文献   

4.
8、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有何异同?答: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都是由本地区居民选举产生的,负责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维护社会治安,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意见、建议等。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1)管理对象不同。居民委员会负责办理城市居民的自治事宜。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农村居民的自治事宜。(2)发挥动能不同。居民委员会侧重于社区服务,主要为居民提供各种生活便利,使居民有一种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1,(2):34-3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全称为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它一般的是由居住关系和经济关系决定的,具有综合性、地区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其委员不由政府机关委任和批准,而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因此它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下伸的“腿”,而是一种群众性的基层自治组织。《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指出“要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健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更好地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为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云…  相似文献   

8.
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十分密切,既自成体系、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性质不同。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所强调的是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强调的是领导、服从关系。 2、依据不同。村委会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它的设立、撤销和范围调整是根据村民居住情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村…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要求把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是设在城乡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随着利益主体的日渐多元和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在推进基层民主的过程中,"两委"经常遇到一些"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工作质量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一些村委会的违法行为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在农村调查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工作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搞“村财乡管”,而且不少乡镇领导干部还把“村财乡管’作为一种新的村级财务管理“好经验”加以推广。“村财乡管”做法对否?笔者认为“村财乡管”只是一种非常措施,倘若超出特定的对象和范围,就会有许多弊端。我国的《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游动群众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  相似文献   

12.
我不赞成两委“一肩挑”  近来有人在农村村级干部的配备问题上提出:为避免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认为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两委”干部“一肩挑”是上策。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一肩挑的本质只不过是“一元化”在新时期的翻版而已。“一肩挑”的要害是弱化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功能,片面强调了党支部的领导作用。我想,农村党支部在村中的作用应当是政治上领导、工作上指导、思想上引导,而不应当是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事物,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了它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也特别强调:"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  相似文献   

14.
宪法给予村民委员会以自治性质的界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试行之后,人们却又从中发现了诸多复杂而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 问题:法律上的自治组织与现实中的行政组织的冲突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  相似文献   

15.
吴修宇 《云南人大》2008,(10):38-38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工作质量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一些村委会的诸多行为违犯了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就明确了村委会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农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行自治的一种重要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7.
陆炳强 《当代广西》2008,(21):32-33
1980年初。新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现属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诞生。两年后,“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8年6月1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开始试行,1998年11月4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村民自治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实现了从民主原则到公民行为的巨大跨越。这被称为中国内地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政治生活的最大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村民自治制度,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系中的基层政权组织,肩负着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决议命令,统筹管理辖区内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乡(镇)党委是农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对基层政权实现政治领导。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一方面以村民居住自然区域为单元,协调管理村内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在乡(镇)政府和村民之间,上下沟通,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向乡(镇)政府反映村民的建议、意见和要求,支持和组织村民开发资源,发展生产。村党支部是农村社会政治生活的战斗保垒,…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深入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行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实行村民自治的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7,(1):27-27
据新华社2006年12月5日报道,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职业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已建立起64万多个村民委员会,城市已建立7万多个居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