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她和母亲生活在上海的一条弄堂里。生活虽然艰辛,但母亲并未委屈孩子,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她并不贪玩好动,也不在弄堂里打闹,爱静静地呆在家中的小屋翻翻书。好静的她被母亲送到少年宫艺术班学习舞蹈,每周她都得乘公交车赶很远的路去上课。虽然她对舞蹈的兴趣并不高,但她知道母亲是用省吃俭用的钱供她学习,因此学得还算认真努力。  相似文献   

2.
她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但6年前却患上绝症——“乳腺癌晚期伴骨转移”,医生说她活不过半年。 她是重庆市癌症康复会众多病友的知心人和“希望之光”,但当初她也一度想过自杀。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知道彭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的背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但彭真却为此而叹惋不止。1997年2月23日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2,(24):69-69
奥巴马成功连任后,米歇尔松了一口气,而她的消遣方式,就是追热门英剧。这位总统夫人是《唐顿庄园》的疯狂剧迷,但第三季度要到明年1月才在美国上映。近日,米歇尔联系了英国独立电视台,请求寄给她一些DVD,她想先睹为快。英国独立电视台给她回复:“先看可以,但不要剧透。”  相似文献   

5.
一丁 《党史纵横》2009,(5):51-52
1946年5月,罗别愁乘飞机到达上海,“联总”随即把她派往太原工作。但在太原她认为“不能做到”她“要做的事情”,于是“坚决要求”派她“到延安或烟台去”。经她一再“尽力争取”,上海“联总”办事处终于批准她到延安去。但去延安意味着主动放弃“联总”对她的照顾,并且要经受生活上的严峻考验,可意志坚强的罗别愁认为,“这一切算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甄真 《奋斗》2009,(7):14-15
她来自于中国西北,至今乡音未改,但她的科研事业却扎根在龙江的大地上;她出生于甘肃农家,依旧不事张扬,但她的禽流感研究却牵动了世界的目光;她刚刚迈入不惑之年,却已经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做了七年的“掌舵人”:她拥有一个个炫目的光环,却依然平平淡淡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一切如常。她就是陈化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当“禽流感”这三个字闯入人们的生活,考验着人们脆弱的神经时,她镇定自若,带领着自己钟爱的团队构筑起抗“禽”前沿的铁壁铜墙。  相似文献   

7.
从事档案管理工作18年来,她淡泊名利、率先垂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为党旗增辉添彩;她身患癌症,但她负责的工作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她就是金水区档案局副局长王娟。  相似文献   

8.
好人缘     
崔鹤同 《求贤》2007,(11):42-42
郭妍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部门总监。她长得漂亮,虽然脾气有点急躁,但心地好,而且爱护下属,有什么事总是为大家扛下来,所以部门的员工都喜欢她、支持她。  相似文献   

9.
雷茂盛 《党课》2010,(8):84-85
我曾经在姥姥家寄养过五年,被姥姥赶出家门的那个早晨,母亲正在奋力地挥动扫帚打扫院子,她不说话,也不回头看我,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在哭泣。我喊了一声妈,她就遭了电击似的蹲在地上大哭起来。我知道,姥姥是不想供我读书才把我赶出门的,但妈妈不会,再穷她也不会让我辍学。  相似文献   

10.
陈洁 《当代党员》2008,(1):37-37
解放碑街道办事处离休干部董慧同志,虽已79岁高龄,但她凭着对党的深厚感情,仍然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每件大事。 党的十七大召开时,董慧因突发心脏病并引发其他老年性疾病住进重医附二院,但她还是尽量利用病房里的电视收看十七大的相关报道。10月29日,她对上门探望她的戴家巷社区党委书记明露霞同志表示,自己要为宣传十七大精神尽力,  相似文献   

11.
多丽丝·莱辛出生在伊朗东北部一个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她6岁时随父母移居津巴布韦。她本应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但灾难却不期而至。12岁那年,她突然得了眼疾,她眼里的世界一下子模糊起来。为了安抚她,母亲每天晚上回来,都要给她讲一些外面的见闻,为了打发时光,她把母亲讲的见闻编成故事,没想到,父母听了她的故事后,竞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2.
心中 《当代党员》2007,(1):48-48
二楼的李大娘要走了,我们那幢楼两个单元20多户人都出来送她。因为她来帮儿子看家的两个月里.天天义务打扫楼梯,大伙过意不去,主动提出每户给她20元,作为报酬,但她不收。  相似文献   

13.
王懿霖 《求贤》2013,(11):20-21
联系采访刘春玲的时候,听着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便觉得她是一个爽朗直率的人。而真正采访见到她本人时,更印证了我的判断。与刘春玲交谈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把她和她办公室内温暖的阳光联系起来——在这个起风的季节,室内的阳光温暖,但不灼人;有时说到严肃的问题,她又像一阵清风,让人警醒,但不寒冷。这次采访,就是在这样的温度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省内江市,如果向市民打听私立奋发学校,几乎无人不知。但私立奋发学校的校长却曾是一个贫困的下岗女工,她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全凭她与命运不屈抗争。她就是贺祖英。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知道李瑞英的人可以说是数以亿计,但由于她很少接受采访,对她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人们却又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6.
余建斌 《党建》2010,(9):32-32
她既不造枪,也不是射手,却被人称作“女枪神”;她是我军轻武器试验鉴定的领军人物,19年军旅生涯,50余种枪械试验,300万发弹药实射,损坏了她的听力和呼吸器官,但她无怨无悔。她就是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蒙古族女军官黄雪鹰。  相似文献   

17.
永不忘怀     
彼时我曾言:“我将永不忘怀!”但我依然将其遗忘。母亲离世时.我抬头看着墙上的时钟,多想让钟摆永驻在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时至今日,我已然忘记那一刻是哪一刻,我知道她离开了我,但我更多能记起的是和她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8.
董杰 《当代贵州》2008,(18):41-41
她身材瘦小,但作风顽强;她很稚气,却决不服输。北京残奥会第四名不是她运动生涯的终点,还有更多的辉煌和奇迹等着这个贵州姑娘去创造。  相似文献   

19.
李镕安 《实践》2010,(3):37-37
2008年4月30日,家住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内大社区的101岁老人邓恒均辞世了。虽说再过十天就是她的102岁生日,但她那安详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没有遗憾,她是带着幸福和满足、带着人间的真爱走的。  相似文献   

20.
李然 《廉政瞭望》2012,(9):53-53
艾丽斯老师快60岁了。美国人,在北京某著名大学教英文。报酬虽少,但她教得很认真。今天不说她教英文的事,只讲讲她的一个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