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要说2008年什么词汇最红最火最流行?莫过于“山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岁末年初的“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形成了当前的“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9,(2):8-9
在2008这个伟大之年,“山寨”却成流行语之一,从“山寨”手机到“山寨”店铺、“山寨”品牌乃至“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一时间“山寨”好似一种时代文化。“存在即合理”,  相似文献   

3.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忽如一夜春风来,“山寨”之花遍地开。山寨电脑、山寨汽车、山寨网站,。山寨大学、山寨电影、山寨明星、山寨春晚……从工业产品到文化生活,“山寨”可谓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山寨”文化盛行的一年。从山寨厂、山寨手机到山寨版周杰伦、山寨版春晚等。“山寨”文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影响大增。  相似文献   

5.
孙晓青  杜娟  陈勇 《小康》2009,(1):20-24
一股叫做“山寨”的风潮来势汹汹。有的人瞬间被卷入其中,成为“达人”;有的人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山寨“雷”了一下;有的人拼命抗拒着,但却也难逃“ ”运。  相似文献   

6.
山寨“沃尔玛”! 此山寨非彼山寨,深居农村的超市也。如同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正是从一问乡村小店起家,一个个潜伏中国农村的“沃尔玛”,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因为深挖市场,普通人也能在零售帝国的大厦上淘到金。  相似文献   

7.
从手机风靡到流行语的全面风行,山寨一词只用几年时间。一种源自低层次生产工业的仿制手法,继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始作俑者无法想象的。在当下,山寨可以泛指一切制作粗劣但功能强大、着意模仿但难得精髓、创意无限但细节欠缺、占有欲旺盛但求知欲衰退、什么都有但又似乎什么都不好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魏英杰 《新东方》2009,(9):63-64
2008年以来,“山寨”一词大为流行。日常生活中,时尚人士动辄日“山寨”,报刊杂志取标题简直缺了“山寨”二字就不行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山寨文化现象,自然也引起不少争论。高度赞赏者号称“无山寨,不销魂”,持保留意见者则冷言嘲讽——“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山寨”。到底何谓山寨,山寨文化又是什么?大家却又莫衷一是,简直成了文化无头案。所以,这里确实有必要对山寨及其文化略作梳理,澄清个中谬误与偏见,还其本真面孔。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9,(1):30-31
康师傅方便面、云碧饮料、斯大舒胃药,旺子牛奶.周佳牌洗衣粉,NLKE运动鞋……没有相当眼力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山寨品牌的“障眼法”忽悠。南京的山寨一条街将品牌山寨雷到顶点。在南京的文安街,曲同氏、必胜糊、李明、巴克星、哈根波斯……这些听起来耳熟看起来更眼熟的品牌早已被山寨得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9,(1):25-27
这是一场专属于“山寨”的狂欢。粉丝们在喧嚷中过上了“山寨生活”,有人只是为了娱乐,有人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宣告内心的渴望,同样也有人希望“山寨”可以帮助自己成为“红人”。  相似文献   

11.
有媒体称:2008年为"山寨元年","山寨"正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甚至被命名为"山寨文化"。君不见,"山寨产品"摧城拔寨,"山寨文化"层出不穷。据媒体调查,有近五层的网友看好"山寨文化"的未来。"山寨"从哪里来这么多的底气?它真的能够扛着大旗高歌猛进,开创新的文化潮流吗?  相似文献   

12.
马背乡情     
2009年3月10日,贵州省龙里县公安局谷龙派出所民警像往常一样.牵着马匹驮着备种宣传资料向不通公路的大山深处山寨走去。多年来,谷龙派出所针对该乡115个村民组有一半多山寨不通公路的现状.建立了马背上的流动警务室,坚持每周3天以上步行到山寨群众中去.为乡亲们服务、办事。  相似文献   

13.
走近堂安     
王彦 《人大论坛》2006,(2):46-48
堂安,一个地处黔.湘、桂交界的火山深处,深藏“侗疆腹地”的侗族小山寨.以它古朴自然、和谐宁静的气质感染吸引着我,令我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14.
从《山乡学者受重奖》说起咏芝俗者曰:乡里人,乡巴佬。一个“土”字概之。当年陈焕生进城莫名奇妙的惊呼.而今早已成为旧史。“土”已成为过去,今天的乡里人竟用重金奖学子.何等气派!山乡在变.人的思想观念在变,改革开放的大潮催开了山寨大门,使乡里人走向大千世...  相似文献   

15.
崔松涛 《人大论坛》2011,(12):38-39
目前,长沙市一企业负责人向媒体实名举报,称湖南省财政厅、文化厅、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去年的一起政府采购中放着价廉物美的名优产品不选,高价内定“山寨杂牌”.1500万元的产品,最后却以3000万元成交。  相似文献   

16.
山寨流行何必“喊打喊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最初是指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以兼容的强大功能、花哨的包装、低廉的价格赢取消费者而盈利。如今,山寨一词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成为网民心中一种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标志。本来,你还以为它仅仅限于数码、包包等领域的时候,结果它居然挤进了娱乐圈。无人不山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9,(1):100-100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小作坊。“山寨”产品,一般是指以低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靠价格低廉抢占市场的仿制产品,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仿造性、快速性、平民化。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18.
高传开 《今日广西》2007,(11):25-27
盛夏时节,似火的骄阳映红了广袤的八桂大地。在这片壮乡的土地上,武警广西总队官兵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全力支持驻地建设。从首府南宁到边陲小镇,从革命老区到开放城市,从旅游名城到贫穷山寨,到处活跃着武警官兵忙碌的身影,他们开山筑路、修池引水、扶贫助学……老百姓赞誉他们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他们像那南国边陲盛开的一朵朵“英雄花”,他们是老百姓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呻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礼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  相似文献   

20.
林龙 《民主与法制》2007,(6X):50-50
中国青年报近期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96.8%的受访者认为垄断行业的乱收费现象非常严重。从“手机漫游费”到“银行卡年费”,从“提前还贷违约金”到“银行账户挂失费”,从“邮局的包裹统一包装费”到“公交卡押金”……这些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令百姓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