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全球银行业的整合速度。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格局的变化为业绩优良的新兴国家银行提供了拓展业务的良好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在危机中遭受的冲击较小,我国有实力的银行开始进行海外并购。虽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权衡得失,我们认为我国的银行有必要在经验和教训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2.
翟昕 《人民论坛》2015,(8):91-93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已蔓延至欧洲,它不仅摧毁了欧美国家的许多金融机构,而且也正在向实体经济扩展。文章简述了金融危机中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探索,通过对金融危机中跨国并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跨国并购是大势所趋,但要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采用适合的并购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春桃 《人民论坛》2012,(23):86-87
跨国并购能否成功,关键因素在于企业文化的整合与转换。在跨国并购中,为了寻求文化差异中的融合点,必须先承认并认识到各层次的文化差异。文章在介绍了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一般模式后,引入了后发型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博弈模型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谐思想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融和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常态化。并购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只注重企业的规模、设备、资金、技术、财务的考察,忽视了各自企业文化的差异,并购后企业文化的整合成为企业并购成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并购企业文化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破解的对策对企业并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宏观经济表现低迷,一些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的海外老牌企业发展不振,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重要契机。然而,近几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不足是重要因素,需要对跨国并购中的领导力做系统性的研究。建立以优势识别能力为前提,以优势吸收能力为关键,以优势整合能力为核心,以优势的集聚创造和增值能力为扩展,以公共资源的利用能力为特色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领导力框架,可以较为直观地解释、分析、评估领导者在跨国并购中的领导能力,对分析领导力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提供逻辑链条。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实践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缺乏并购后文化整合的能力;缺乏一个清晰的远景规划和与远景规划紧密关联的并购战略等。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当通过国内并购来实现资源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实施灵活的跨国并购战略;在跨国并购过程中注意企业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虞汪日 《理论月刊》2006,7(8):164-166
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以及社会的整体效益。但是在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并购存在诸多障碍。文章在分析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并购的法律和制度性障碍后,从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市场准入障碍的清除、政府参与企业并购行为的规范、统一的并购法律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并购重组中文化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并购重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抓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整合与优化,既是并购重组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将直接关系到企业重组后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健 《求索》2012,(2):35-37
本文对外资并购与内资并购对被并购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实证检验。通过双倍差匹配估计以及对比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外资并购更能提高被并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显著的提升作用只能在并购后的两到三年才能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外资在我国的投资环境,完善资本市场并合理引导投资者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新的市场准入机会的增加,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已十分普遍。我国企业在接受外资并购实行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排挤民族产业,造成金融风暴,甚至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这些问题都源于外资并购带来的垄断问题。一旦形成垄断,会造成排挤国内企业,扭曲市场机制,降低市场效率等后果。因此,对利用反垄断法规制外资并购法律制度的研究已刻不容缓,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实施体制,对于实现大的市场经济法治的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知识整合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并购高失败率的大量研究表明,许多都与并购后的整合有关。在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对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是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过程。通过对TCL并购阿尔卡特知识整合案例的分析,探索提高中国企业并购整合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职工参与机制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防止职工权益受到不当损害,降低企业并购成本,消除劳资之间的冲突。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了职工参与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对职工的告知义务,但存在职工参与的内涵界定模糊、职工代表机构未发挥实际作用以及法律后果缺失等问题。为完善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职工参与机制,应当明确雇主对职工的告知义务,规范职工参与企业并购的组织形式及其职能,并完善雇主违反职工参与规则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3.
发端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年9月、10月间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史表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将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绝好的并购机遇。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依照当事者所制订的契约,并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及权利义务关系,归并为一家企业或重新设立一家新企业的企业重组行为。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企业并购及其并购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我国,主要涉及政府、内资和外资三个利益主体。本文从分析三个利益主体的动因入手,运用博弈原理分组对各利益主体在并购中的收益和决策进行分析后认为:只要政府不禁止外资并购且忽略政府监管成本,政府在外资并购中的作用即可忽略;外资的逐利性是外资并购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动因;外资并购中的寻租行为对产业安全的危害是即期的、直接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利益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外资并购影响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 ,它是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 (即被兼并或收购的企业 )的控制权 (全部或部分 )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 (现金、证券及实物资产 )去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实物资产 ,从而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我国企业的并购始于 1 984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当时伴随企业产权的转让 ,开始出现了企业并购活动。进入 90年代后 ,企业并购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形式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 ,以及加入世…  相似文献   

16.
李婷  陆海霞  李彩虹 《前沿》2005,(8):41-43
融资问题对企业并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影响企业并购资金需要量的因素作了简要分析;而后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并购融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选择并购融资方式的原则;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优化并购融资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具有消极与积极的双面属性。基于这种特征,在反垄断的基本价值取向下需要同时关照并购的积极因素与效应,并在反垄断的法律框架内合理设计或划定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实现消极一端的损害最小化以及积极一端的效益最大化。简言之,通过阐述企业并购反垄断豁免考量的主要实体因素及其适用规则,在实证分析我国并购案件中的实体性抗辩情形的基础上,厘清反垄断豁免实体规则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建议,包括完善并购规制立法、制定专门性并购指南以及加强豁免审查的程序性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一般存在这样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从产品方面来看,同类产品向名牌集中。企业并购的过程,就是同类产品向名牌集中的过程。这一点在我国近几年的实践中较为明显。名牌洗衣机、名牌柴油机、名牌内衣等产品,都由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并购了不少非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这种并购的结果,扩大了名牌产品的产量,实现了社会资产的节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实行并购,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以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企业并购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加上市场不规则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无效的并购重组现象,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产生了不良影响。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不都是好处,有的业务复杂化,有的管理层次多、难度大。这些对成长中的企业来说,都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探索一条能使企业集团增值的必由之路。一、克服企业并购中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20.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深入分析了由于价值观、管理方式、沟通形式、民族个性诸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并购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问题,揭示出影响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