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97年全国发生特大恶性交通事故64起, 因超速行驶引发的有25起,占当年特大恶性交 通事故总数的39.1%;1988年1-6月,全国发生 交通事故15.2万起,造成3.4万人死亡,16.4万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8亿元,其中因超速行驶 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总人数的 13.5%。据山西省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 析,在机动车驾驶员违章事故指数表中,超速行 驶的数量是1777起,占总数的9.05%;因超速行 驶发生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数为419人,占总数 的11.5%;受伤人数1396人,占总数的9.06%;致 死率为22309,死亡危险性系数为0.2358。在机动 车驾驶员肇事死亡超过2000人的8种违章中, 因超速行驶肇事最多,发生4.4万起,造成9672 人死亡,占事故总数的6.56%和11.26%。另外超 速引起的事故大多数是重特大事故,山西省2002 年违章特大事故形态次数统计表显示:因超速行 驶导致的重特大事故居各种违章之首。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球各交通和警察部门的统计,2004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万人,印度、美国、俄罗斯紧随其后.分别为8.6万人、4万人和2.6万人。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全国总死亡人数中排在脑血管、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后面,居第七位。而全世界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层第十位,到上世纪末,世界道路交通事故从总体上来说或趋于下降,或趋千稳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死伤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全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未成年人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0%左右。本文对太原市2004~2006年41例未成年人(18岁以下)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相关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一大公害。1988年,我国城乡交通事故27万余起,死亡54,841人,伤残170,598人,按每万辆车死亡人数统计达70人,为世界之首。作者现就某县106起发生死亡的交通事故的损伤部位及形态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536例公共汽车驾驶员肇事原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者约5万人左右,居世界第一。我国每年死于公路交通事故者约4万人,居世界第二。乌鲁木齐市1985~1986年发生5O00起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约200人。许多资料表明,由人引起的肇事原因占97%。为了解与人有关的危险因素,我们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汽车驾驶员的肇事原因(1990一1991)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资料和结果1990~1991年乌鲁木齐市公共汽车公司(简称马汽)536起交通事故的有关资料由乌汽安全科提供,非责任者与自行解决未立案者不统计。结果见表1~8。讨论1.表1结果显示男女驾驶员间车祸发生率有差别,但…  相似文献   

6.
《刑警与科技》2004,(3):100-101
2003年交通事故共发生667507起,死亡104372人,494174人受伤,共造成经济损失33.7亿,发生次数首次出现下降,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比2002年分别下降13.7%、4.6%和12.1%。从事故责任判定结果分析,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措施不当和疏忽大意以  相似文献   

7.
每年全国有很多人非正常死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为59997人,2011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为62387人。除交通事故外,还有很多因安全事故、火灾等死亡的人。如果不是因死者自身原因死亡,随之而来的是因事故死亡赔偿义务人对受害人近亲属的各项赔偿,当然包括死亡赔偿金。受多种因素影响,逝者已矣,生者面对死亡赔偿金的纷争却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速运输工具的迅猛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类带来了伤害。在我国,伴随着公路建设,道路高速运输蓬勃发展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在万人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6万多起,死亡10万多人,受伤致残的人数更多了,给国家、集体和公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精神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由此引起的致人伤害赔偿是个挥之不去,又不能不说的沉重话题。  相似文献   

9.
呼气酒精检测管的研制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8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人因车祸而丧生。而8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司机引起的,其中一半以上是司机饮酒后驾驶车辆造成的。 根据我国交通部门的统计,近10年来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死亡5万余人。其中因为酗酒造成事故约占3%。近几年呈酒后开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0.
姚恒江 《法医学杂志》2017,(6):640-641,644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众法制意识的提升,国家和群众对证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中,通过尸表检查确定死亡原因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质疑。同时,随着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法医学鉴定的任务还将不断加重。采用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进行交通事故尸体检验,可以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流量空前增加与交通道路的改善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交通事故大量增加,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案件也相应增多。据统计我县近年来交通逃逸案件以14%左右的速度增加(表1)。作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试对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疑难案件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本文所述疑难案件是指交通事故受害者因意识障碍或者死亡,不能提供有关肇事车辆特征的,现场被破坏,查无证人的案件。根据作者的经验,这种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从法医学角度提供肇事车辆特征,主要是指肇事车辆的类型及逃逸的…  相似文献   

12.
1交通事故资料 本文资料、数据来自南昌市交管局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统计,并经本局法医现场勘验及法医鉴定,确认为交通事故死亡案件。  相似文献   

13.
某市1987年至1990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39起(已破获36起)。现将本组案例的法医学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1.交通事故的一般资料(表l)2.39起交通事故逃逸案的一般情况(表2)从表2可以看出,39例交通事故逃逸案发生时间均在夜间;发案地点大多在国家级公路上,因国家级公路来往车辆多、行驶速度快;环境条件多在无交通警察和很少有直接见证人的地方;肇事人多为无业、个体户或个人承包者。3.36例已破逃逸案件鉴定情况已破的36起逃逸案件中,通过调查走访破案的11起,占30.56%;通过物证检验破案的25起,占总破案率的69…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本地区近5年间侦破的382起杀人案件分类统计,分析探讨此类案件的特点,为命案侦破工作提供参考。1资料来源本文报告的382起杀人案例,是本地区2001年至2005年5年间发生并已破获的杀人案件,伤害致死、杀人未遂案例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全部案例均根据原始登记、现场勘查笔录、尸体检验鉴定书以及破案信息专报按统一表格登记后进行统计、分析。2资料统计2.1时间分布见表1。表1案例时间分布年份例数年份例数2001 56 2004 832002 63 2005 1082003 722.2死亡人数382起杀人案例中,有402名被害者死亡,其中一次杀死1人的案例有367起,一次杀死2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2004-2013年全国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情况,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意外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查询服务中的事故查询进行交通死亡事故查询获得相关数据,分析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不同路段交通死亡事故发生情况。结果:2004-2013年我国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共发生7716起,死亡33953人,整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由机动车引起的交通死亡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每年1-2月是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的高峰,到8月和10月出现两个小高峰,国道和高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路段。结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情况仍严重,应针对其发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将死亡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交通业越来越发达,而与此相适应的是交通事故的比率也不断刷新纪录。据公安部门统计,我国从上世纪的最后十年起,连续十余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仅2001年就突破10万人,为105930人,2002年为109381人,2003年为104372人。2004年1月至10月为87218人。而受伤人员2001年为546485人。2002年为562074人,2003年为494174人,2004年1至10月为391752人。财产损失连续几年均达30亿人民币以上。而且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最多的一次交通事故死亡达致十人甚至百余人。从汽车的拥有量看,我国交通死亡人数大大超过其他国家。致年前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的机动车数量占全世界的20%,而事故数量却占世界的9%。我国每1万辆汽车一年造成的死亡事故26.4起。而日本和澳洲每一万辆汽车造成的死亡事故不到2起。  相似文献   

17.
在纠纷案件中,大多数案例常常涉及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问题。能否妥善处理,法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本县1989年~1997年的尸检案例中选出23例该类案件,就伤与病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浅析,供同行们参考。1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男19例,女4例;年龄16岁~79岁,平均年龄45.9岁,中老年占67%。纠纷原因、致伤物、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见表1~4。有疾病可查19例(82.6%),无疾病可查4例(17.4%);有斗殴史22例(95.6%),无斗殴史1例(4.4%);有体表损伤18例(78.3%),无体表…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伤者的人数,自最高峰的1970年以来呈现出一种持续减少的趋势,尤其是1979年因交通事故而造成死亡和伤害的人数与1970年相比已分别减少了50%和40%。但是自1979年后,交通事故却呈现出一种急剧上升的趋势(附表一略)。特别是1985年截至11月底全国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已达五十万零二百七十起,与1984年同时期相比增加了二万六千九百三十四起。其中造成死亡的为八千四百零三人,比1984年同时期增加了三十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我国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在已有事故预测技术基础上,根据2009-201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数据,建立了交通事故灰色GM(1,1)模型。运用MATLAB进行建模分析简化运算过程,并直观显示曲线拟合情况。预测结果显示: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e1=0.0023,e2=0.0040;小误差概率p均为1;后验差比值分别为C1=0.0524,C2=0.1082,预测精度均为一级,短期预测精度高,能很好地预测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结合案件的相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