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巴马新政与新自由主义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够终结新自由主义的,可能不是某个国家的政府,也可能不是某些知识精英,更不会是资本精英,而是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日益严酷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
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自由主义是最近二十余年来西方政坛的主流政治思潮。这一新自由主义 ,既不是指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也不是指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强调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 ,而是特指以“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为代表的一整套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英美右翼政府在七十年代末上台以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从而引发西方世界二十年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本文试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当代霸权地位、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和“第三条道路”的关系、以及西方左翼对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进…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西方经济自由主义的诸人物中,被封为“彻底的”、“集大成者”尚属米瑟斯和哈耶克,尤其是米瑟斯又被称为“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他们在同国家干预主义近一个世纪的思想交锋中始终认为私有制和自由市场机制是最好的和最完美的,政府无须更多地干预经济。因此,他们所有的理论都围绕着歌颂私有制和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作论证。但正象米瑟斯本人所表明的:“自由主义并不是无政府主义”,①因此,他们也用大量的理论论证政府的行为和职能。这些探讨对于今天政府职能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米瑟斯的政府职能理论…  相似文献   

4.
社群主义者诉诸“互主体的自我观”、“叙述观点的自我”的叙述逻辑 ,批评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自我观”。但是 ,社群主义视域中的“社群”不同于基于经验的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体”理念 ,因而 ,与它的“自我”观念一样 ,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理念。自由的价值总只能兑现于具体的历史处境中 ,建立在个人选择上的自由不是绝对的 ,而且非常可能导向它的反面。就此而言 ,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都没有真正地把握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肖克 《长江论坛》2009,(1):53-58
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样,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思潮。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在于:基督教原罪观念对人类的约束;人类不变的本性;道德律令的客观存在;权威与精英的必要;对私有财产的捍卫。这些政治哲学要素使保守主义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并对政治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里根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主导政治思潮就是新保守主义,这对美国的内政外交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实际影响周光春西方新殖民主义,打着“人权”、“民主”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炫耀武力,推行霸权主义;同时利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打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社会主义的国家搞和平演变。他们鼓吹私有化、自由化,片面强调国际化;鼓吹自由市场...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大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演变战略的重要武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种种挑战:在经济层面,新自由主义企图在经济理论、改革路径和政策等方面误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在政治层面,新自由主义坚决反对公有制,反对社会主义,大力宣扬自由化,挑战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化层面,新自由主义鼓吹的全球一体化包括文化一体化,旨在用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普世价值来消解民族性和各国特色。对此,一要清醒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认清隐藏在“主义”后面的“狼子野心”;二要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加强又好又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感,不要为新自由主义的蔓延制造空间;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通过加强载体建设巩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阵地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8.
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和德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会上,德国学者弗里嘉·豪格和奥地利学者瓦尔特劳掩乌尔班分析了以布莱尔、斯罗德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或“新中间派”兴起的社会基础与影响。他们认为,1989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和新自由主义的扩张,给欧洲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产生了极少数非常富有、享有特权的阶层与大量失业者和贫民。特别是保守主义政党执掌政府,经营新自由主义经济,削减福利和其它保障十年之后,人民的不满使社会民主党人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重新上台执政。他们是仿效美国制造美好生活的形…  相似文献   

9.
万其刚 《中国人大》2009,(15):51-52
近代以来,西方民主理论经历了“从共和主义到自由主义”的演变,逐渐分化为两大基本的流派。一种是自由主义取向的,即代议制民主理论,主张由经选举产生的“官员”在严格界定的界限内行使权力以代表公民的利益。熊彼特把民主看作是一种政治方法,即为达到政治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制度安排。而当代主流民主理论认为,只有少数“精英”的参与才是关键的,缺乏政治效能感的冷漠的、普通大众的不参与,则被看成是社会稳定的主要保障,也是避免多数暴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托克维尔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取消私有财产权,它的前途是一种“新的奴役”。他考察的是圣西门式的而非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他不排斥未来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也不是不干涉原则的捍卫者。他并非古典自由主义者眼中的反社会主义者,而是一位20世纪新自由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胡适揭橥张扬“好政府主义”。本文试从其社会背景及其思想体系入手解析胡适这一政治思想。20世纪初期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糅合,形成了胡适这一时代孤独者的性格和思想。他终生坚持自由主义,服膺实用主义,崇尚实学,对社会现状并非消极对待,而是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关心和参与政治,“研究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他的政治哲学观是政府工具主义,主张“好人”———社会精英努力共建好政府,为民众谋福利。“好政府主义”的实践虽然失败了,但我们看重的是其历史价值在今天的一些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敏 《人民论坛》2014,(7):84-86
通过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决定论”,文章指出我国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决定论”。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考察了西方经济学不同学派对市场与政府作用的不同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中国有一种思潮非常流行:“小政府大社会”。很多人认为目前的政府太强势,政府的权力应该降低,民间力量应该增强。这些人信奉西方的“有限政府”理念。他们认为政府是“必要的恶”,人类社会需要政府,但政府的发展趋势总体是向恶,所以必须对政府加强限制。这些人信奉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政府退出,民间力量就可以把事情搞好。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认清自己所推崇的理论的真相。  相似文献   

14.
儒家政治学说同自由主义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诉求,儒家“为仁由己”、“人皆可为尧舜”、“独善其身”云云亦无自由主义的内含,更不可能将其视为现代民主政道的思想资源,杜维明等人认为儒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同自由主义“接枝”,多是望文生义的比附,既是对儒家的错爱,亦是对自由主义学说的误解。  相似文献   

15.
李刚 《人大研究》2000,(4):14-16
无论经典民主理论还是精英民主理论 ,“选举”都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只不过经典民主理论把“选举”当作实现民主的手段 ,精英民主理论把“选举”看作民主的实质。选民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投票 ,决定重大事项 ,产生政府官员 ,并由政府官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因而民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投票选举中。在确定投票规则的方案中 ,“一致同意”方案的决策成本过高 ,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只有多数人同意即可的“多数票”原则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蒲文胜 《前沿》2010,(11):42-46
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力量的现实交锋下,就何谓全球化或应寻求怎样的全球化问题再次引来热议。当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新自由主义,批判极端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的同时,日益高涨的反全球化运动使人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由此,一个全新概念“全球公民社会”进入人们的研究视域,人们期望以此作为全球化理论的新分析工具,并结合现实的反全球化运动寻求全球化的替代方案,寻求人性化的、正义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吴根友 《新东方》2012,(1):6-10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之一,他努力发掘儒家思想与现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相通的思想内涵,将自由精神看作是一切民族文化创造的根本精神,认定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创发了自由社会的人物。为了与现代西方的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相区别,笔者将徐复观的自由主义思想称之为“文化自由主义”,其特征有三点:第一,他在将自由放在宽广的文化创造背景上加以讨论,使自由成为一种普适的价值,从而构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对话的共通性的正面价值。第二,这种“文化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强调“我的觉醒”或日“自作主宰”,凸显个人意识之觉醒。第三,这种文化自由主义不是不关注政治自由,而是把政治自由看作是文化自由的特殊表现形态,并将政治自由放在德性自由与知性自由的基础之上,使政治自由获得坚实的人性基础与知性的基础。徐复观的文化自由主义有其理论上的优势,但这种自由主义未能区分政治自由中积极与消极自由的不同性质,对于政治生活中个人权利的尊重与落实缺乏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陈奇 《政策瞭望》2007,(1):52-52
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媒体的理论文章和深度报道中,经常提到一个词,叫“新自由主义”。到底什么是新自由主义?它是一种学术理论,还是一种社会思潮,或者是别的什么?所谓新自由主义,最初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理解新自由主义,首先要认识古典自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新自由主义问世于二战之后。其代表人物有路德维希·冯·米瑟斯、罗伯特·诺齐克、弗里德里克·A·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新自由主义传播很广,一度成为许多国家的“显学”,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逐步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在理论上 ,新自由主义对自由作了积极的理解和限制 ;在实践上 ,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奉行国家干预政策 ,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其目标是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20世纪70年代 ,约翰·罗尔斯发表《正义论》 ,标志着新自由主义达到一个高峰。但实际上 ,在此之前 ,格林、哈耶克、霍布豪斯等人提出的政治哲学已经代表了战后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兴。一、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观正如古典自由主义包含了纷繁复杂的学说一样 ,新自由主义也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 ,在对待正义、权利、秩序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