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将台湾作为研究与调查东南亚资源和华侨问题的重要据点.<利用本岛人执行华侨工作之具体方案>就是台湾总督府为配合日本南侵的需要而提出的"研究成果".它既是台湾总督府在台湾长期统治的一项经验总结,也是大日本帝国在"南方圈"利用台湾"本岛人"协助推行华侨政策的蓝图与工作手册.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南亚新娘逐渐成为中国台湾省社会的一个特殊人群。本文主要对东南亚新娘嫁入台湾的原因、东南亚新娘在台湾的生活情况、台湾当局对东南亚新娘的管理和扶助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性的事业1.折田一二的试移民外务省于1924年委托时任台湾总督府事务特约顾问的折田一二调查北婆罗洲移民地。折田是海军少校,1916-1918年担任台湾总督府副官兼海军参谋之后,1918年底至1921年在北婆罗洲从事渔业调查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1998年1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应台湾统合研究会会长龚鹏程教授的邀请访问台湾.我随团出访,先后到台北、嘉义、高雄等地,访问了“中央研究院”、佛光大学、中正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同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作为东南亚研究人员,我深感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值得重视.长期以来,东南亚研究在台湾一直是较为冷清的.台湾学者陈国栋先生(中央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在去年发表的《关于发展东南亚历史研究之浅见》一文中认为,台湾使用中文写作的学者在20世纪下半叶“几乎放弃了东南亚研究这个范围.”这话虽不无夸大,但也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台湾东南亚研究贫乏的状况.从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台湾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大致上有两类人,一类是个别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东南亚国家的现状、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日本政界一直存在着一股被称为“台湾帮”的亲台势力,他们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始终或明或暗地帮助台湾与大陆对抗,特别是近年来,其活动日益频繁,他们一方面与“台独”分子相勾结,另一方面利用其在政界的力量影响日本政府的对华、对台政策。日本的“台湾帮”已成为我国统一台湾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印尼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台商在不断的试探摸索中逐渐了解当地市场行情,台商赴印尼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继续增加的势头。印尼吸引台资虽起步较晚,但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尤其是对东南亚投资的重点国家之一。一、台商对印尼投资的特点台商到印尼投资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但直到80年代中期为止,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投资数量极为有限。从1959—1986年,台湾对印尼投资件数仅为3项,投资金额1.7亿美元.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资金开始大量进人印尼,1987年以后逐步形成投资高潮,到1991年达到顶峰。综观台湾近…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南向”政策即是以经贸搭桥,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起新的“睦邻关系”,希望打破其在国际上的孤立,是台湾当局“务实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向”相对于“西进”而言,“西进”是指由于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台湾商人近年来到大陆投资的趋势。台湾“南向”战略正式始于1994年。从去年底今年初,台湾当局借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启“南向”政策。东南亚一些国家由于金融危机而遭受严重打击,对台湾的经援也表示兴趣,希望借台湾的援助来化解本国的经济危机,有靠近台湾的倾向。这值得我们关注。一、台湾实施的第一次南向政策从1994年开始…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93年台湾当局抛出“南向政策”,企图通过“以经促政”和“政经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稳固的政经关系,来增强与大陆抗衡的筹码,这对大陆吸引台资及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投资、贸易、援助三个方面概述90年代以来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并对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政策措施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9.
过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存在着共产党、华人、台湾等三大问题.现在,这三大问题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但其中的台湾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东南亚10国都宣布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与我国的关系已全面改善并逐渐密切;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与台湾的不少往来已超出了民间的范围,台湾在东南亚的经济与政治影响有所扩大。这种势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政界始终存在一股反共反华、亲美亲台势力,俗称为“台湾帮”。他们忠实地推行反共反华、亲台政策,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制的结束,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推进和对华政策的转变以及日本政坛日趋保守化,其反华亲台活动日益频繁、猖獗,极大地影响或左右了日本政府的对台政策。他们的战略图谋是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来,甚至纳入日本版图,削弱中国的战略竞争力量,从而实现主导亚洲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台湾问题"随着各自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而逐步显露出来,主要涉及贸易、航空等双边协定谈判问题及"光华寮案件"等事宜,且成为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纠纷频发的突出案例。日本政坛保守势力和亲台派合流相互配合,违背《中日联合声明》的宗旨和精神,使得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进一步表面化、复杂化。历史事实表明,日本的亲台势力在中日复交后随即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事端,导致"台湾问题"成为日后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台湾的统治长达五十年之久,自1895年4月清政府根据《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时止。日本在台湾的统治,以掠夺性的殖民经营为主要特征,但为了满足日本本土的消费和经济发展以及对外扩张的需要,台湾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就业结构、生产经营方式等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和发展,使台湾在日本统治时期已经形成了发展现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印度提出"向东看"政策,拉开东进东南亚的序幕。2014年,印度进一步提出"东向行动",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印度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是在美国、日本等国推进"印太战略"和东南亚国家开展大国平衡外交的背景下展开的,主要是为了对冲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产生的影响。印度与东南亚合作对地区的潜在影响较大,印度有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又一重要战略力量,东亚地区秩序也可能随着相关国家"印太战略"的推进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积极扩大与印度在东南亚的合作,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松花江以北中共控制区日侨俘的遣返,是东北日侨俘遣返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战败后,松花江以北地区滞留的日侨俘20余万人等待遣返。为顺利地完成遣侨,国共美三方多次会商,签订《遣送东北中共管制区日人之协定书》。东北民主联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遣侨工作,从1946年8月20日至10月初,共遣返日侨俘18万余人。这一善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论述日本国内的华人经济活动,但并不沿袭以往的研究方法、即以特定地区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为对象的所谓个别研究,而着眼于日本经济“国际化”过程的一个侧面、即“人的移动”(外国人的出入国),以此勾勒出华人的地位和动向。不过,本文仅限定于在日华人(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的中国人和华人)人口的变迁。由此或许可以推测日本与中国大陆及台湾关系的变化以及东北亚地区华人人口的流动状况。此外,本文将尽可能与在日  相似文献   

16.
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对东南亚展开了积极的外交行动。日本领导人频繁访问东南亚,向东南亚国家提供了数目可观的援助,还利用人道主义救援等方式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存在。日本此举意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围堵中国,扩大地区影响力,谋求"入常"。日本这些意图受到东盟国家的大国平衡战略、日本的历史认知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等因素的制约,其实现并非易事,但安倍政府仍将继续实施目前的东南亚政策。  相似文献   

17.
二战之前,在东南亚地区数量相对有限的日本移民中,"南洋姐"一度"一枝独秀"。她们作为早期日本在东南亚扩张的先驱,为日本"南进"东南亚地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欧洲列强的海外扩张,打头阵的多是海盗和传教士,而日本最初的海外扩张,主力军则是以卖淫为生的"南洋姐"。当时,日本在海外经济实力难以抗衡西方殖民者的大背景下,"南洋姐"是日本政府默许的一种实用性输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迅猛扩张,"南洋姐"曾经持有的"开拓"者地位急剧下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经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认定,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被确认为日本"东南亚研究的国际共同研究中心"。由此,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逐步开展了以"外派驻在型"、"外聘集中型"、"资源共有型"、"研究开发型"四大研究类型为根本模式的研究,不仅延续了传统的田野调查,还突出了日本自身与外部的学术对话机制,并注重文献资料的共有,研究课题的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典范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印尼陆续举办了6届巴厘岛民主论坛,该论坛是亚洲国家外长和知名人士的年度高级别论坛,旨在促进和平与民主方面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历届论坛都有日本领导人积极活跃的身影,这与日本对东南亚的价值观外交政策有密切关系。日本试图借助巴厘民主论坛,增强在东南亚国家的存在及影响,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多数东南亚国家并不愿意卷入中日双方在政治领域中的角逐,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也让东南亚国家感到不安,日本的"价值观外交"在东南亚并不受欢迎。  相似文献   

20.
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的主要功绩是率领军队、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回到祖国统一各民族的大家庭来,并且在台湾从事建设,推动台湾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建设宝岛台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由于郑成功出生在日本,本身也可以算是侨生或是华侨,同时他在长期从事对外贸易中,与海外华侨也有所接触。因此,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后,非常关注海外华侨的利益。1662年4月他致菲律宾总督的一封信件,就是他维护菲律宾华侨正当权益的一个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