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海军 《理论探讨》2012,(4):135-138
毛泽东与黄炎培延安“窑洞对”中关于摆脱历史上执政者兴衰成败怪圈的问答,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原点.尽管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模式呈现出变迁、丰富和发展的轨迹,但总体上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在“民主”的基点上,升华为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前提条件,以人民当家做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基石;二是在“人民监督政府”的基点上,发展为以健全公民权利为主线来丰富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践形式和渠道,解决执政者与人民之间权力的授予与监督的问题;三是跳出“历史周期率”从“民主”和“人民监督政府”两个基点逐步走向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探索,形成了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我国乡镇体制改革主要围绕着乡镇财政困难和职能缺位、错位的矛盾而展开。其改革的内容局限于机构改革,基本不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机制创新。这种改革治标不治本,难以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要使改革有实质性的突破,必须从体制上对乡镇政权组织体制、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建立“乡镇分治、乡派县统”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张建 《求知》2022,(3):25-27
<正>1945年,毛泽东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充满信心地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70多年过去了,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命题并没有因时间流逝而过时,仍然具有强烈的警诫意义,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提出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窑洞对”,  相似文献   

4.
沿袭了多年的全国财税大检查,今年划上了句号。据悉,此举并不表示对财政、税务工作监督的终结,而恰恰表明我国的财税运行、监督机制正日趋完善,跳出了为“检查”而“检查”的怪圈,为根治做表面文章的顽疾提供了一剂良方。然而,现在一些行业单位和部门,不是将主要心...  相似文献   

5.
丘娜娜 《学理论》2011,(35):28-29
行政听证制度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当前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民意、实现公众权利的方式。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了局限性和诸多问题。看似公平合理的行政听证程序,由于不完善的程序而实际上已陷入了"霍布森选择"的怪圈。跳出这种怪圈的几点对策是:听证目标纠偏;保证听证会的公开性、公正性;突出行政听证程序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建国以来先后进行了七次机构改革,但前六次基本上没有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我国现行行政机构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和权力腐败三大弊端,从个人和社会心理以及体制上浅析其微观成因,对于加深搞好第七次机构改革的认识不无裨益。一、数据对比:看...  相似文献   

7.
谢海军 《理论导刊》2012,(4):47-49,53
追溯历史,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模式呈现出变迁、丰富和发展的轨迹,总体上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在“民主”的基点上,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基石;二是在“人民监督政府”的基点上,以健全公民权利为主线来丰富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形式和渠道,解决执政者与人民之间权力的授予与监督的问题;三是从“民主”和“人民监督政府”两个基点逐步走向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前四次改革以精简人员、撤并机构为主,但长期难以摆脱政府机构“膨胀—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后两次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权力下放和政府职能整合为主,但仍然存在改进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政府改革新的解释框架——帕金森定律的规避,认为我国政府机构具备帕金森定律产生的条件,政府改革易受到帕金森定律影响,因而,应采取“减政精兵”的对策来破坏“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同时,新一轮政府改革应该在完善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和推行政府雇员制.  相似文献   

9.
“能上能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的新陈代谢功能 ,是干部制度的最本质机能 ,因而 ,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是新一轮干部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研究和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 ,对新一轮干部制度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民主、竞争和法治 ,是创新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基本要素(一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总是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不断向前推进的。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政府行为,在运作过程中一直受到一种“怪圈”的困扰,这就是“一死就放、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在深入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今天,重新认识一下这种“怪圈”,可以更好地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死就放”传统政府行为“怪圈”的起点是一个“死”字。所谓死,是指政府对于经济与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年代,它特有的磅礴气势推动着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尤其是促进我国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并引起青年择业观的震荡。一、两个怪圈的折射和大科学时代的到来 1.“教育过剩”与“人才奇缺”同步拆射正当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各企事业、各院校准备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两个“怪圈”呈现在青年人的眼前,导致青年择业观急剧震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如何跳出中国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找到了两个“答案”。它们都有深沉的历史思考、科学的理论根据、坚实的实践基础。以党的“自我革命”为核心内容的“第二个答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等,效果更为直接有效。以人民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答案”其效用性必须与“第二个答案”紧密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两江”医疗保险改革的基本现状,并对其制度创新绩效作出若干评论,以期从“经验”和“缺陷”两个方面增加对全面推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找到了第一个答案“民主”,习近平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坚持自我革命,必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修身、严用权、严律己;坚持问题导向,践行三点基本要求,处理好四个关系,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初心和使命相统一、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强调人心向背是最终决定政党前途和命运的铁律;强调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保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持党的自我革命的品质;强调反腐必须经常抓和长期抓,从源头上整治腐败,以防患于未然。习近平的这些论述拓展了社会主义"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理论上的清醒。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必须跳出“以农言农”的思维圈子,要从城市化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依据这一思路,解决农民问题主要有三大方略:一是在观念上重新界定“农民”,消除作为身份标志的“农民”概念;二是在政策上打破现有的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三是在非农化过程中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公车改革为何难走出“越改越多、越改越乱”怪圈 东北某省会城市的一个行政区,数年前曾试图启动公车改革,但大部分干部要坐车不要补贴,改革遭到一半中层干部抵触,最终不了了之。公车改革十余年历程中,如此案例举不胜举,甚至有人称之“越改越多、越改越乱”。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制度,对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观念认为,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与集中是一个统一体中两个矛盾着的侧面,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不能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这种提法貌似辩证全面,其实并不科学。首先,民生与集中并非一对矛盾,民主的对立而是专制,而非集中。民主是“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的一种“国家形态”(《列宁选集》第3卷257页),从组织和活  相似文献   

19.
当前,许多专家、学者在反思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为什么始终摆不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的时候,提出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思路。为了使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必须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模式。确立这一目标模式的三个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设想、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我国当前政府改革困境的有效出路。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模式,必须从三个方面作出艰辛的努力:将国有企业塑造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积极培育“第三部分”以及进一步强化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李雄 《党政论坛》2013,(19):31-33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既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失灵”的客观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应当担负起破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尚未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