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海军 《法制与社会》2013,(22):140-141
上个世纪以来,各种国际恐怖主义逐渐兴起,被称为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世界上有案可查的恐怖组织多达1000多个,而行动活跃、破坏力强、影响大的组织也有几十个。进入到21世纪,恐怖主义活动仍然日益猖獗,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危险已经成为了威胁当今社会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我国也受到了国际恐怖势力、邪教恐怖势力的侵犯,因此对恐怖势力的防范与处理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如何强化基层的反恐能力,从根源上找到解决恐怖主义行为的措施,是反恐行为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地方恐怖主义的发展现状,介绍恐怖主义的特点和危害,接下来对完善基层反恐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讨论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反恐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上反恐与国际海运安全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娜 《河北法学》2008,26(2):148-152
海上恐怖主义是具有政治目的的海上恐怖组织或海上恐怖分子以暴力手段,从事危害海洋安全,危害船舶以及船上财产和人命安全,危害港口设施安全的恐怖活动。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同时又有着密切联系。美国"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尤其是国际组织对恐怖主义活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纷纷制定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海运反恐立法方面,国际海事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的反恐国际安排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构成了国际海运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作为海运大国,同样面临海上恐怖主义威胁,因此我国亦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重构海运反恐立法格局。  相似文献   

3.
黄风 《法学评论》2006,24(4):159-160
“9·11”事件之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联合国为此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长期争论不休的“恐怖主义定义问题”似乎也被区域性多边反恐协定———《上海公约》一举突破;不少国际犯罪被划归恐怖主义范畴,反恐的国际合作一时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国  相似文献   

4.
论国际恐怖主义的全球化趋势与国际法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呈现出强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而现行国际反恐法制治标不治本、规则取向不足、条约的巴尔干式、反恐措施单一、国际合作欠深入等弱点都亟待克服。只有全面构建和完善国际反恐法制 ,在断定和惩治国际恐怖主义方面具有更多的规则取向 ,并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才会得到有效控制。而要彻底根除国际恐怖主义 ,必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上海公约>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打击"三股势力"的区域反恐国际法律文件.它首次在国际上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含义做出的明确定义,深化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对缔约国合作反恐原则和要求作出了法律规定,强调各方应将公约所规定的恐怖主义行为视为可相互引渡的犯罪行为;明确了各方对区域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司法合作义务;明确规定建立地区反恐怖机构以促进成员国在打击三股势力中进行协调和相互协作.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及其诱发的反恐"战争"对现行国际法提出了挑战。这主要是由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和法律性质缺乏统一的界定、有关反恐的国际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国际社会应在联合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反恐斗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反恐的国际视角是在关注和解决国内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基础上,应研究影响国内恐怖主义活动外部原因,总结国际联合反恐成效与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反恐国际合作的思路,在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下开展中国反恐斗争,从而更有力地打击和防范针对中国的恐怖活动并更有效地履行中国反恐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8.
引言 当前,世界反恐形势日趋严峻,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ISIS组织成为新的恐怖主义热点问题。我国的反恐形势也较为紧张。在各国加强反恐的同时,联合国第59届大会在2004年A/59/514号文件“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中,呼吁各国“确保有一个涵盖这个问题的所有方面的全面法律框架”,“申明各国必须确保一切为反恐采取的措施均符合其根据国际法承担的义务并应依照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权法、难民法和人道主义法制定这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期,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公敌。我国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样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本文结合我国及国际社会反恐活动情况,对即将出台的《反恐怖主义法》的立法原则做了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梦 《法制与社会》2013,(21):163-164
国际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社会在反恐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自卫权是反抗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新时期下恐怖主义呈现新的发展特点,自卫权于今日的行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部分规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剖析反恐与自卫权之间的联系与牵制关系,解读联合国宪章等相关法律规范深入探讨反恐对国家自卫权的挑战与发展,可以推进国际反恐斗争良性实施,从而最终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  相似文献   

11.
罗刚 《法学杂志》2012,(9):120-124
联合国宪章为安理会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强制行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提供了隐含的法律依据,如果国际恐怖主义达到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程度,安理会就可以采取包括动武在内的强制行动介入反恐斗争。事实上,安理会已多次采取强制行动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从法理方面分析,安理会可以授权以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与人权的国际保护并不矛盾;而保护人权,正是反恐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法学杂志》2012,33(9)
联合国宪章为安理会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强制行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提供了隐含的法律依据,如果国际恐怖主义达到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程度,安理会就可以采取包括动武在内的强制行动介入反恐斗争。事实上,安理会已多次采取强制行动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从法理方面分析,安理会可以授权以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与人权的国际保护并不矛盾;而保护人权,正是反恐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连忠 《政法学刊》2009,26(5):108-111
在防范和打击针对我国的恐怖主义活动中,《孙子兵法》中的某些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我国应以“全胜”为目标,灵活运用孙子的谋略思想,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反恐策略。在国内,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消除恐怖主义活动可利用的不利因素,加强针对性的预防、打击措施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努力将恐怖主义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国际上,继续扩展和巩固国际反恐合作,尤其是中亚地区各国的国际反恐合作,壮大国际反恐阵营。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进一步肆虐,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研究,然而关于反恐之恐的界定在学界争议颇多,本文旨在解读反恐,以期为深化反恐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反恐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底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是人类生存面临的难题,它通过暴力和残忍的手段,对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乃至人类文明造成严重威胁.恐怖主义是当代人类之间展开的另一种形式的自相残杀.但是,即使其在法律上是严重违法的,在道德上是难以立足的,然而,毕竟有其存在的深层根源.因此,应当明晰恐怖主义与反恐的性质,正确认识反恐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价值与效力之间的冲突,并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反恐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寻找经验和借鉴,从而正确协调恐怖主义与反恐以及反恐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关系,为解决这一死结提供一条可行路线.  相似文献   

16.
继美国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日益猖獗,此种犯罪不仅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同时也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从法律层面上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研究也是急迫的。本文拟就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特征、犯罪分类以及各国反恐法律对策和中国反恐法律对策及其立法不足并且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反恐立法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世界上已有一些反恐立法,其中包括联合国、有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反恐所作的规定。中国当前也有反恐立法,内容涉及参加国际条约而承担的反恐义务、刑法中直接与反恐有关的一些罪名和刑法中间接与反恐相关的罪名等。综观中国现行的反恐立法,还有可完善的地方,主要是:确定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制订专门的反恐法律和规定专门的反恐机构和监督反恐的机构等。  相似文献   

18.
首例"核暗杀"事件嫌疑犯的引渡风波,发生于《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生效前后,突显了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之间的现实矛盾和激烈冲突。如何消除引渡障碍和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种对策的分析可以发现,"审罚分离"是有效消除障碍、加强合作并缓解反恐合作与不引渡这对矛盾的良策。这一国际社会的新举措,对于已签署该公约的中国,尤其是对于完善中国的有关引渡合作,更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殷炳华 《政法学刊》2009,26(4):86-90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威胁当今国际社会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因素,近年来,国际恐怖组织、个人,以及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藏独”恐怖势力、邪教恐怖势力,尤其是境内外“东突”及“藏独”势力的恐怖主义犯罪已经对我国构成了现实威胁。针对威胁,公安机关应积极推动我国反恐立法,完善反恐工作机制,参与国际反恐合作,重视情报、舆论引导和群众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和预案演练,以有效遏制和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20.
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合法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国际法律秩序的前途与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命运。通过对美国武力反恐政策与实践在国际法学界引发的争议、国际法上自卫权规则和安理会授权武力强制措施的适用性、国际恐怖主义泛滥对自卫权理论和规则的发展方向的影响 ,以及联合国在武力反恐中的作用等问题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现有国际法理论和规则并不完全支持武力反恐 ,但是完全排除受害国使用武力反恐既不合理也不可行。为了既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又不滥用武力 ,现行国际法和联合国体制都需要改革 ,以建立一个由和平措施和武力措施共同构成的反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