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称"医疗纠纷"既等同以往包括在法规中出现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又涵盖后者,是其上位概念。对此,笔者曾有专门论述,国内学者亦已较多采纳该提法。本文认为,在讨论医疗技术鉴定的问题上,此"正名"更重要,更有必要。一、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现行制度(一)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法律规范依据1.主要法规依据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主要法规依据是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国发[87]63号,以下简称《办法》),它明确规定了鉴定医疗纠纷管理机构,将技术鉴定单独列出,并规定了机构的设置、人员组成、管理体制和职责范围。《办法》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由有临床经验、有权威、作风正派的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以上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管理干部若干人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鉴定委员会可以吸收法医参加";"鉴定委员会负责本地区医疗单位的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它的鉴定,为处理医疗事故的  相似文献   

2.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法医工作者可参与医疗事故鉴定,这对广大的法医特别是法医病理学工作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从客观的死因鉴定、法医病理学参与尸检的优势和医疗纠纷的鉴定工作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法医病理学鉴定对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如何做好鉴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法医工作介入医疗纠纷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医工作介入医疗纠纷的意义王宁敏,刘长春最高人民检察院技术局(100726)医疗纠纷的事件逐年增加,同时各地司法机关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亦有增多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已占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上访量的1/3至1/2。医疗纠纷处理的诸环节尚存在许多问题。本...  相似文献   

4.
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医病理尸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纠纷中最后需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向各级人民法院起诉的,绝大多数是导致死亡的医疗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安定。以往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已引起不少意见,医疗纠纷处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新的医疗纷纷处理办法虽尚未出台,但法医的介入是必然的,只是如何介入和介入的程度问题。现就作者近20年参加医疗纠纷尸检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一、尸体检验在处理死亡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卫生部1988年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对尸检问题有专门说明:“尸检对判明死因具有特…  相似文献   

5.
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发生争议,或当事人一方要求追究医疗责任和赔偿损失,有待双方协商解决或依靠行政程序或通过司法途径方予了结的医患矛盾.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要受理、处理当事人提出的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的申请,首先必须认定医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没有"过失行为",认定医者的过失行为有没有造成患者"死亡、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严重不良后果.即一旦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就获得了介入的法律依据,可以依法追究当事者的责任或要求经济赔偿.当事人的诉讼权受鉴定结论的限制,当事人依鉴定结论就范。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两则关于医疗事故鉴定体制改革的消息特别引人注目:一是C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在对一起医疗纠纷进行的终级鉴定中,人大代表、法医和纪检人员参与了鉴定过程;另一则消息是N市新一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首次吸纳了该市法制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和司法...  相似文献   

7.
对医疗事故鉴定不服该如何处理?江苏徐州大黄山徐州矿务局刘明问:我母亲因被医院打封闭造成截瘫。向医院反映,导求解决办法,但院方不予负责,请市卫生局鉴定问:如果卫生局鉴定不是医疗事故.该如何都决?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1条的规定:‘“病&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f医疗事故或事件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结论或者对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不服的,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主位均可在接到结论或者处理通知书之日起厂日内,术鉴…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程度由最初对鉴定程序的批评,如"医疗事故鉴定何时不再‘暗箱操作’",发展到现今对鉴定体制的"变革",如"医疗事故鉴定可以由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摆脱了单纯卫生行政部门一家组织鉴定的模式"、"司法鉴定首次否定医疗鉴定"等等。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乃至医务人员涉嫌医疗事故犯罪案件的过程中,"XX医科大学法医教  相似文献   

9.
简评医疗事故鉴定的证据特点宋泽范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民检察院(153000)吕晶黑龙江省伊春市卫生学校(153000)目前,法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与医疗事故或事件有关的刑事、民事案件,在处理这些案件中又常常会遇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与...  相似文献   

10.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医疗纠纷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医疗纠纷的处理是否公正,直接影响着当地医疗卫生秩序、社会的安定以及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医疗纠纷能否正确处理,关键是其技术鉴定能否做到公正。由于以往人们对卫生行政机关鉴定和处理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情况不满,从而要求法医参加医疗纠纷案件技术鉴定的呼声日高。为此2003年国务院顺应民心,在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简称《条例》)及随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规定中。加大了法医参与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的力度,但是相关鉴定程序上的固有缺陷,限制了法医应有作用的发挥,鉴定与处理中不能正确维护患方合法权益的情况没有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的特点,并讨论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的重点及难点。方法将医疗缺陷分为责任性缺陷、技术性缺陷、管理性缺陷、学科性缺陷和其他缺陷,对36件案例分别进行分类并进行统计。其中把18例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结论与我室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他18例另行统计。结果36例案件中存在医疗缺陷的占86.11%,其中技术性缺陷66.67%,责任性缺陷和管理性缺陷均占25%。18例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结论与我室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医疗缺陷的认定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医疗缺陷已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认定,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法医进行医疗纠纷的鉴定,对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处理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法医参与医疗纠纷鉴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纠纷的鉴定要解决的问题是医疗单位有无过失,过失行为与后果的关系,医疗事故的性质及等级。医疗纠纷的鉴定结论并不仅限于技术性问题,它涉及到医患双方有无过错及应承担的责任。笔者认为法医在参与医疗纠纷鉴定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医疗过失是进行医疗纠纷鉴定的基础医疗纠纷的鉴定与医疗纠纷赔偿案件的处理密切相关。虽然《民法通则》未对医疗纠纷赔偿案件的归责原则作出明文规定,但根据一般原则,医疗纠纷赔偿应属于过错责任原则,理由有二:一是考虑到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不同于工作对象是物的其他工作,医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13.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修订)》)第36条至第39条规定了医疗事故鉴定的行政确认程序,这是现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所没有的。行政确认程序的核心内容是: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有权对鉴定的程序和实质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的予以确认(采信),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要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重新进行鉴定。其立法原意不外乎是要加强对医疗事故鉴定的管理,保证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合法和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公正,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威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涉及医疗纠纷的诉讼不断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寄予厚望,同时对参与纠纷,而又与纠纷利益无关的法医产生依赖,认为处于中立地位的法医在医疗纠纷的鉴定中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这种态势对法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适应这一形势,法医必须准确把握自身的地位,充分利用法医在医学,尤其是法律方面的知识优势,在医疗纠纷的鉴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1987年 6月 29日国务院颁布和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将医疗事故分为三个等级,医疗事故及等级的确认权在卫生行政部门,如对医疗事故的确认有争议的,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由有临床经验、有权威、作风正派的主治医生、主管护师以上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管理干部若干人组成。在医疗事故的赔偿方面,则不分赔偿范围,采用一次性补偿的方法,具体的数额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都制定有实施细则。其中对一次性经…  相似文献   

16.
李守荣  李性典 《证据科学》2001,8(4):183-184
被告人:黄某,男,35岁,住某县医院宿舍,原系某县医院主治医生. 王某因双下肢损伤入某县医院就诊,该医院诊断为:"双下肢股骨粉碎性骨折".考虑到患者损伤严重,保守治疗恢复难度大,该院经会诊讨论后,拟采取手术治疗,并嘱患者的经治医师黄某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经检查,患者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手术要求,但出血时间(BT)一项偏高达6分30秒.黄某自信这不会影响手术的成功,但为了再次术前讨论时能顺利通过,他将出血时间(BT)由6分30秒改为3分30秒,结果黄某的手术方案被通过.5月10日,由黄某主刀,在连硬外麻醉下为王某行双下肢股骨粉碎性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术中王某出血很多,各种止血措施效果不佳,最后出现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尸检结论:王某因失血性休克死亡.某县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该事件不属于医疗事故.该县卫生行政部门鉴于黄某涂改病历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给予黄某行政记过处分.王某的亲属对此鉴定结论不服,向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该事件构成一级医疗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法制健全、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人民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案件势将增多.如何审查有医疗纠纷内容的案件,法医学鉴定人应怎样审核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明确纠纷的性质、责任、程度,是使审判更科学公正,以保护医疗领域各方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下面从法医学角度作一浅述,供法医同道和广大审判人员商榷.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医疗纠纷是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医疗纠纷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当前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医疗纠纷管理机制不健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对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不服,医患双方均可到当地法院或向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诉。但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审理机构,由普通法院民事法庭审理,而现有的法院同志大部分又不懂医学知识,当医患双方各执一辞时,是否医疗事故难以  相似文献   

19.
医疗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性 ,它受医疗科学技术、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医疗仪器设备的产品质量以及病人的特异性等众多因素制约。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医疗卫生事业的突飞猛进 ,人们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 ,对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由于这些因素 ,医疗纠纷愈来愈多 ,诉诸法院的医疗纠纷案件也日趋增多。本文拟对这类案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认识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承担 ,由各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分别成立相应…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鉴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时,常遇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与法医审查该鉴定时所作的鉴定结论不一致或有明显冲突的情况。对于上述情况的处理,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国发1987)第13条规定精神,法医发现原鉴定有原则性错误时,应提请原鉴定委员会重新复议和鉴定,或提请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其鉴定结论不仅是人民法院处理医疗过失致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唯一根据,也是检察机关鉴别和处理重大责任(医疗)事故的“唯一”根据,其它证据不能改变这一结论。笔者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