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会议的背景2 0 0 2年 3月 ,“发展筹资峰会”在墨西哥北部城市蒙特雷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下述背景下举行的。联合国大会早已确定 ,发达国家向贫穷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应占其国内生产总值 ( GDP)的 0 .7%。然而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过去 1 5年间的官方发展援助一直在减少  相似文献   

2.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召开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非双方的共同需要。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是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明确了双方今后三年以至更长时期的合作目标。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大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力度、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扩大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税目等会议承诺,中方业已践行。基于中国和非洲国家内部因素与国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非关系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事综览     
2002年8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朝韩举行第7次部长级会谈。12—14日,朝韩在时隔9个月之后再度举行部长级会谈。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宣布达成10项协议,包括决定在汉城举行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第2次会议;为连接铁路和公路尽快采取军事保障措施,并在短时间内举行军事当局会议;10月在平壤举行第8次部长级会谈等。双方还确认坚决履行2000年签署的《南北共同宣言》,并讨论了将今年4月5日韩国总统特使访朝时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和相互关系的其他事情付诸实施的对策。27—30日,朝韩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第2次会议在汉城进行,双方就经济问题达成8项协议,决定11月6—9日在平壤举行第3次会议。南北经济合作由此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日本《产经新闻》13日载文认为,南北朝鲜重开会谈各有所图。金大中政权是由于朝鲜一直未履行协议,国内舆论对南北恢复会谈反应冷淡,对“阳光政策”表示怀疑的观点占了上风,因此打算在修复作为“阳光政策”象征的京义铁路上有所建树,向内外展示“阳光政策”的成果。朝鲜一方面要求韩国履行包括驻韩美军地位问题在内的《南北共同宣言》,另一方面也摆出友好姿态,强调将履行已达成的协议,其目的  相似文献   

4.
2月 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 2届部长级会议”报告会 ,特邀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卢沙野做主题报告 ,该所有关研究人员也参加了这次报告会。一卢沙野在报告中介绍说 ,中非合作论坛第 2届部长级会议于 2 0 0 3年 1 2月 1 5~ 1 6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温家宝总理和 1 3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同 44个非洲建交国的外长和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参加会议。中国在非洲的 2个非建交国斯威士兰和马拉维也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经过两天的大会交流 ,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5.
方华 《国际资料信息》2008,(8):39-40,43
7月7-9日,八国集团(CS)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召开第34届峰会,会议的主要议题为世界经济、气候变暖、节约能源、粮食危机、援助非洲等问题,以及朝鲜半岛无核化等地区安全问题。同时还继续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对话。会议结束时,峰会就气候变化等多项议题发表声明,与发展中新兴大国的对话会发表了《关于海利根达姆进程的临时报告》。这次八国集团峰会虽对多项议题都有所涉及,但因其内部矛盾,阻碍了峰会“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10月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了“非洲复兴与中非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该所副所长杨立华教授和南非非洲研究所所长艾迪·马洛卡博士主持。南非方面的与会者有南非非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达尔博士、南非威斯塔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米提博士、南非非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萨马苏沃博士。中方学者除本所研究人员外 ,还有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夏吉生教授和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曾强教授。此外 ,南非驻华使馆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作为双方的学术交流项目 ,这次研讨会选在“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2 0 0 3年部长级会议”召…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对非战略日益明晰和国际社会对非洲关注显著增强的背景下,首届美非峰会在美国召开,这标志着美国进一步加强对非关注,并将强化美非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峰会为双方加强政治、经济、战略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双方在峰会中达成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经贸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但美非双方各自的战略诉求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峰会前景仍值得观望.随着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美国对非关注度也将显著增加,美非关系必将深入发展.但美非双方在合作领域、方式和理念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且受到双方所处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中欧双方在过去60年,依据各自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对非援助政策原则和理念。双方需要转换视角,积极建构,从非洲的发展需要出发,加强对各自政策中新动向的了解,中欧双方在支持和促进非洲发展方面,营造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中国和美国对非洲的贸易、投资及援助等均不断增加.但是,中美在非洲没有寻求互补、互敬、互利的合作模式,而是互相指责对方在非洲的行为.同时,中美对非政策的差异性也日趋明显.两国在非洲的冲突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斗争和认知上的战略冲突.中美两国在非洲的存在实际上是互补、互利的,都有益于非洲的发展,双方理应加强对话,增进合作.  相似文献   

10.
郭穗彦 《东南亚》2013,(1):90-91
2013年2月23~24日,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第十一次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这次会议由孟加拉国政策对话中心主办。中国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印度中国研究所和缅甸交通部负责牵头组织本国代表参会。这次参会的孟加拉国代表主要来自政策对话中心;印度代表来自印度中国研究所、政策研  相似文献   

11.
While most speakers at the 1996 World Food Summit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the injustice that forces more than 80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to live with hunger, some sought solutions throug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others called for a more liberal marketplace. Among world leaders, only Fidel Castro raised issues and challenges that addressed some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malnutrition. The Plan of Action that grew out of the Summit has only one measurable commitment, which is to halve the number of undernourished people by 2015. The other six commitments, while diluted, contain important objectives even though they give little emphasis to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poverty or hunger. The Summit process, however, did contribute to the fact that food-related issues are now placed higher on the world agenda because many of these issue were raised by civil service organizations (CSOs) at the Summit's parallel 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forum. In fact, one of the most positive outcomes of the Summit may prove to be the increased effectiveness of the CSOs as a result of the creation of improved network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Summit. The CSOs contributed examples of how food security could be improved, published an active site on the World Wide Web, and challenged the statements of governments. In addition to raising trade issues, CSOs also lobbied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In fact, CSOs may have to set a new action agenda for the formal sector to encourage development of new institutions and new global forums that give NGOs a place at the table.  相似文献   

12.
13.
正The First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f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FOCAC)was held in Beijing on October 10th 2000.The FOCAC Summit has been held every three years since then.On December 4th and 5th 2015,The Summit was held in Johannesburg of South Africa,the first one held on the African Continent.As the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12月 10— 12日 ,首届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orldSummitontheInformationSociety ,简称WSIS)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电信联盟 (ITU)牵头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顾问组参与 ,筹备时间长达 5年 ,深得联合国支持和各国政府重视。会议期间 ,来自176个国家和地区的 1万多名代表共聚一堂 ,就建设包容性信息社会的蓝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力和环境建设、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果等达成原则性共识 ,并通过了《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两个纲领性文件。此举将直接影响未来全球信息社会秩序的建…  相似文献   

15.
八国首脑会议由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成立于1975年,其最初的定位是一个协调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政策的论坛。但在美苏争霸、东西方对峙的国际背景下,从一开始它就被赋予了政治使命。维护西方大国共同经济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市场经济、西方民主、人权标准成为八国集团的基本宗旨。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西方的变化。受其鼓舞,西方大国集体谋求霸权的野心进一步膨胀,突出表现为八国首脑会议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事务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着俄罗斯在今后几年内逐渐成为“完全的成员国”,八国集团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胃口”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The 1st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was held in Washington, D.C, On April 12 and 13, 2010, and focused on how to better safeguard weapons-grade plutonium and uranium to prevent nuclear terrorism. The summit was impressive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and the rank of the participants, being the largest gathering of heads of state on American soil since the United Nations was founded in 1945. Leaders from 47 countries and maj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UN, the IAEA and the EU attended.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八国集团峰会及其对话会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温度计,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并对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秩序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也必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今年6月6—8日,八国集团峰会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召开,峰会的主题是“增长和责任”,与会领导人就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投资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及非洲发展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对话。今年的八国集团峰会的政治气候也同样颇受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8.
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至今共举行了4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每届会议均与美国所倡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有密切关系。2005年11月在阿根廷举行的第四届首脑会议上,美洲国家围绕着是否重启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问题产生分歧。一些拉美国家对在香港举行的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的成果不甚满意。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张磊 《国际观察》2007,(1):65-70
冷战结束的1991年至2005年,中美两国元首主要通过会晤、通电话和致函电等三种形式进行了58次首脑外交活动,涉及的议题多达数十种.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冷战后中美首脑外交的频数、形式和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考察了冷战后影响两国关系的问题因素,联系两国关系的首脑外交机制,以及由此所反映的两国关系的发展状况等.  相似文献   

20.
从布拉格峰会看北约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1 1月 2 1 - 2 2日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北约首脑会议。这是继 1 999年北约华盛顿峰会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由于此次峰会对北约发展将具有“转折性意义”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9·1 1事件”后 ,尽管北约有史以来第一次启动了“第五条款” ,但并未在阿富汗战争中派上用场。国外舆论认为 ,这是继苏联解体后北约面临的又一次重大“生存危机”。北约布拉格峰会将对此如何应对 ?此次峰会与 1 999年峰会相比会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面对新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北约的职能将作何种调整 ?北约改革主要改什么 ?日益扩大和突出的美欧矛盾对北约的发展将产生什么样影响 ?北约的发展前景和地位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对谈 ,以推动我们对北约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