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披露伟人与作家的友谊和交往,并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逝世29周年和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先生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2.
2017年夏末的一天,我碰到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他问我在读什么书,我说我在读《伦敦传》,这是一本英国作家兼记者彼得·阿克罗伊德写的,很厚,规模约在80万字。  相似文献   

3.
在吉卜林、叶芝等英国作家笔下,出现了与两个“东方”即中国和印度有关的文化信息。探索这些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和印度书写之异同,成为本文的旨趣所在。英国作家对于这两个“东方”形象的描绘反映出西方看待东方的许多复杂信息。  相似文献   

4.
文坛信息     
《新青年》2007,(8)
1辽宁作家评论家畅谈"青年作家与时代精神"为迎接全国青创会召开,辽宁省作协日前举办了"青年作家与时代精神"座谈会,近年来文坛较为活跃的青年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代表汇聚一堂,围绕青年作家肩负的历史使命、青年作家与时代精神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春节,我又收到邮寄的新一期《香港文学报》。这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编印精致,是香港目前唯一的一张纯文学报纸,创刊已十四个年头。主编张诗剑和副主编陈娟是一对作家夫妇,也是香港文坛的双星。诗剑是著名诗人,诗作屡获大奖,他的《流火醉花》等诗集好评如潮,现为香港市政局文学艺术顾问、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陈娟是小说家,其长篇小说《昙花梦》、《玫瑰泪》均产生轰动效应。他们同列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等海内外十多部名人辞典。笔者有幸在香港结识诗剑和陈娟,以后成为时常联系的朋友。知道笔者是南京人,陈娟高兴地与笔者认了老…  相似文献   

6.
7月20日,正值各地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首都侨界的老前辈、老领导以及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归侨和侨界代表,在华侨大厦汇聚一堂,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重温历史,缅怀华侨在抗战中的业绩,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侨委及中国侨联共同举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炳乾,全国政协副主  相似文献   

7.
澳门游踪     
年前我与沈鹏、刘艺等先生参加了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在澳门举办的"同根文明——中国作家艺术家水墨丹青大展"活动。期间,造访了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的工作室。闲暇中游览了澳门著名景观大三巴和威尼斯水城,触景生情,作诗两首。归来途经中山风景区,游卓旗山得句附后。  相似文献   

8.
张虎 《海内与海外》2011,(12):32-32
2011年秋末,余与沈鹏、刘艺等先生参加了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在澳门举办的“同根文明——中国作家艺术家水墨丹青大展”活动。期间,余还造访了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的工作室。沈鹏先生还将他近日出版的书画论文集及书法作品集委托我带给连家生先生。  相似文献   

9.
由“红楼宴”,我也联想到作家和他成长的环境。不是我们写不出,不是我们不会写。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一个没有三代为官,只吃过猪头肉,只吃过炸酱面的平民社会中走出来的作家。要他来写满汉全席,那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在张中行先生逝世追悼会上,一篇张中行先生的悼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很多人都认为这篇悼词写的平和、准确,真实概括了张中行先生的一生和为人。他的作者就是著名编审张厚感先生。采访张厚感先生,是在北京虽已初春却十分阴冷的一天。天色灰暗,坐在张先生家的客厅里,听他讲即将被一个世纪老人带走的故事。张先生与张中行先生是共事多年的晚辈、同事、挚友,同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他向笔者道出了张中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著名语文教育家,学者,作家——我相信这样的称谓本人也会认可笔者:您愿意谈一谈和张先生最后见的一面吗?是在什么时候?张:…  相似文献   

11.
《海内与海外》2008,(9):F0003-F0003
9月28日,中国侨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侨联恢复活动30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侨联主席林明江主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简称马华作家)在族群政治浓烈的氛围中所衍生出来的忧患意识。马华作家对文化传承及身份认同问题一向极为敏感,大部分的马华作家都摆不开政治议题的纠缠。在敏感的政治论辩及维护中华文化的浪声中,马华作家如何调适内心中的不安,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危机作出什么反应?如何面对马来霸权文化?  相似文献   

13.
浩然离开我们多年了。这位写出过《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80多部书的著名作家,与我有三十几年的交情。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亲爱的兄长,我对他的忆念真是太深了!浩然尽管是很有名的作家,字写得很好看,但因为他文化底子薄,没很好地练过写毛笔字,所以很少给人写大字。许多人包括报刊向他求字,他一般都是婉言谢绝,有一次是例外。那是1982年3月,他过50岁生日。  相似文献   

14.
GULU 《新青年》2013,(3):21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按说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可倘若他们心有旁骛,另有所爱,比如说爱上了音乐,那种状况好比是"新干线没有好好地在新干线的线上跑,冲到了都内电车的线路上去了"(一位作  相似文献   

15.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丁廷模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诞辰105周年之际,《胡志明主席与中国》画册正式出版发行了。今天,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中国越南友好协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广西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胡志明主席与中国》画册出版座谈会,并以此纪念胡志明主席诞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30日,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在北京国际饭店国际厅举行纪念亚非会议50周年座谈会.部分亚非国家使节、资深外交官,国内知名学者和16位我国前驻亚非国家大使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7.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08,(12):32-36,62
以探险、历险成就文学创作,这让沉石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死亡之窟》的背后,是他三上青藏高原,行程数千公里,穿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无人区,跋涉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忠实履行一个部队作家的天职的壮举!“元旦”前夕,当我走进解放军报社采访这位大校著名军旅作家时,心里不禁也有一种神秘的“探险”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人舒克申是集导演、演员、作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作为作家,舒克申的前期作品多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农村的现实生活,后期作品多采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大胆暴露和讽刺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他的作品,尤其是中短篇小说,思想开掘得深,更富哲理性,并追求道德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时期,大批日本左翼转向作家,迫于各种缘由来到中国东北,在殖民主义政权猖獗之时,他们在文坛上留下了众多的殖民主义色彩的“标识”。牛岛春子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她以一个“满洲国”官僚太太的身份目睹了“满洲”殖民政权的衰微,又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笔触诠释了统治民族眼中的异地异风异人。本文力求从历史叙述的角度揭示“左翼转向作家”牛岛春子笔下的“民族协和”景象,以资为剖析日本殖民主义政权的侵略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20.
《亚非纵横》2006,(3):5-10
2006年4月18日,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纪念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座谈会。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统战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长期从事对非工作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30多个非洲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共计100多人出席座谈会。会议以继承和弘扬中非传统友谊,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为主题,回顾了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开拓中非友好合作的新领域、新局面。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同志向会议发来贺信,对本次座谈会提出殷殷希望。现将钱其琛同志的贺信以及部分代表的发言摘要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