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考与运用》2006,(11):1-1
今年8月6日,在国学大师季羡林95岁生日之际,总理温家宝走进解放等总医院病房看望季老。季老饶有兴趣地和总理探讨了“和谐”话题。季老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这毫一位世纪老人一生所悟,也是对世人的至理名言。季老“内心和谐”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乡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季老曾在许多文章中描写他儿时官庄的生活情景,特别是《月是故乡明》一文,用饱含真情的笔墨描写了官庄村那个平凡可爱的小月亮。短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8,(5):43-43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徐恒足 《世纪风采》2007,(10):26-27
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昭告天下,请求摘下他头上“国学大师”、“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读来令人唏嘘感慨。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衫李浬     
陈元 《当代党员》2009,(9):54-55
7月11日,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去世。一位身在拉萨机场的年轻学者闻讯后失声痛哭。这位身着长衫的年轻人名叫李浬,他因执著追寻国学的真谛而与季羡林有一段传奇般的忘年交……  相似文献   

6.
季羡林论兵     
常名 《学习导报》2013,(12):38-38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于逝世前一年,曾与俞源等几位资深战略学者论兵一番,其中谈到毛泽东军事思想。季老特别推崇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认为这是军队作战思想的精髓和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他还认为对待战争问题不能太天真、太幼稚。季老的论兵之言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价值,我与俞源先生的话,是这么聊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24日,我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被尊为“未名四老”。也有人把他与季羡林、钱钟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8.
吴全德,一位长期致力于电子、离子和超微粒子研究,提出享誉国内外的“吴氏理论”的大科学家,因一本《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专著而被国学大师季羡林引为知己,并写了一篇以“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为题的读后感,一时在科学界与社科界传为美谈。季老在读后感中写道:“那是去年(2001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发了一次言。我在学术座谈会上,或者堂而皇之地称为‘学术讲座’上发言,有人称之为做报告,一向没有讲稿,因之也就没有题目,这一次发言依然如故。录音整理者给文加上  相似文献   

9.
为干事者呼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温总理饶有兴趣地和季老探讨起“和谐”这个话题。季老说:“有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点头称是,并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严海建 《党建》2014,(12):57-58
正他是文化田园里的一位农耕夫,他的学术成就为海内外同知共仰,他的治学精神值得永世传承!2014年金秋,97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荣获"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组委会在给饶宗颐先生的颁奖词中称,"他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  相似文献   

11.
傅辕 《当代贵州》2008,(12):44-44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也是散文大家。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却思维敏捷,不断有散文随笔问世。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页     
宁阳鹏达丝绸有限责任公司陈全民反复拜读《季羡林自述》一文,我深为季老的认真、谦虚、严谨、豁达所感动。季老作为当代大学者,通篇文章像聊家常般娓娓道来,让人用很短的时间了解了老人家走过的不平凡的历史。文中很少谈及个人如何努力,而每每都要说起他的老师,将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并念念不忘老师的恩情,感人至深。比如,“谈到工作态度,我的德国老师都是楷模。他们的学风都是异常的认真.细致、谨严。”我想,这也正是季老个人的真实写照,正是季老的人格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也是散文大家。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却思维敏捷,不断有散文随笔问世。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内心和谐”的思想,是在温家宝总理与季羡林的亲切交谈中,季羡林提出的内涵深邃、意义重大的新思想。为了深入学习领“会人内心和谐”的新思想,特把三位对话中精彩部分摘录于此。“季老,我看你来了。”2006年8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耘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东方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6日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95岁生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来到301医院,为季老祝寿。  相似文献   

16.
“大师”、“泰斗”、“国宝”,这是三顶多么光荣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  相似文献   

17.
“大师”、“泰斗”、“国宝”,这是三顶多么光荣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  相似文献   

18.
梁衡 《新湘评论》2009,(8):50-52
98岁的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初识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奖会上。那时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全国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图书,季老是评委,坐第一排,我在台上千一点宣布谁谁讲话之类的“主持”之事。他大概看过我哪一篇文章,托助手李玉洁女士来对号,我赶忙上前向他致敬。会后又带上我的几本书到北大他的住处去拜访求教。  相似文献   

19.
梁衡 《学习导报》2009,(8):50-52
98岁的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初识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奖会上。那时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全国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图书,季老是评委,坐第一排,我在台上千一点宣布谁谁讲话之类的“主持”之事。他大概看过我哪一篇文章,托助手李玉洁女士来对号,我赶忙上前向他致敬。会后又带上我的几本书到北大他的住处去拜访求教。  相似文献   

20.
中国脊梁     
《新湘评论》2012,(24):63-63
他不是“国学大师”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他不是“学界泰斗”,却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不是“国宝”却备受尊崇、无人比肩。生前,他在《病榻杂记》中著文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