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填入代表被救助财产所有人的签约人的名字,如果可能,船长也应签字。2.第四行应始终填入救助人的名字,并且不论何时,当由救助船的船长或代表救助人的其他人签约时,船长或其他人的姓名也须填入第四行的措辞“代表”之前,当救助人亲自签约时,措辞“代表”(for and on behalf of)应删掉。  相似文献   

2.
“无效果—无报酬”注释1.填入代表被救助财产所有人的签约人名字,如果可能,船长也应签字。2.第四行应始终填入救助人的名字,并且不论何时,当由救助船的舶长或代表救助人的其他人签约时,船长或其他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0,(1):400-414
1989年救助公约为了鼓励救助人救助对环境构成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货物,在以“NoCure,NoPay”为原则的第13条救助报酬外,又规定了第14条特别补偿这一“安全网”条款,即在对构成环境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货物进行救助时,即使由于救助财产未成功而不能获得第13条下的救助报酬.也可根据第14条获得数额基于救助费用(指救助方在救助  相似文献   

4.
(劳合社委员会批准公布 )“无效果——无报酬”1.救助人名称 :(以下简称“救助人”)2 .救助财产船舶 :及其货物、运费、燃料、物料和任何其他财产 ,但不包括旅客、船长或船员的个人物品或行李 (以下简称“财产”)3.约定的安全地点 4.约定的仲裁报酬和担保的币种 (如果不是美元  相似文献   

5.
袁曾 《政治与法律》2020,(1):151-161
在海上救助遇险人员历来是船长的义务,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船长等责任主体漠视海上人命的极端案例。海上人命救助人的义务过重,加之缺少有效激励与保障机制,使得人命救助人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根据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规定,人命救助人面临着义务与权利不对等、救助人命的系统性规制缺位、缺少优先救助人命的强制性规定等多种不利因素。现行海难救助国际公约和英国海商法已经将海难救助客体作了扩大,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对救助人的责任做出了限制,适用准合同理论确认了救助人报酬的取得依据,有效地保护了救助人的救助积极性。借鉴先进立法经验,结合海难救助的实际,有关国际法律和我国《海商法》应明确生命权属于海难救助的客体,承认独立的人命救助报酬并建立报酬支付制度体系,结合优先救助人命的强制性规定,以法律的系统性调整促进海难人命救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989年4月28日在外交大会上通过的《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对《1910年救助公约》作了许多原则性修改,其中涉及《197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的修改是该公约第13条和第14条关于救助人为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损的救助作业报酬和费用支出的规定。公约第13条第1款规定,为鼓励救助作业,在确定救助报酬时应考虑到:“(b)救助人为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损所运用的技术和  相似文献   

7.
朱辉 《公民与法治》2014,(24):50-50
德国心理学家格林曼特曾做了一个著名的“电梯实验”。他让自己的一名学生扮演“患病者”乘坐电梯,当电梯里只有两个人(“患病者”和一名同乘者)时,“患病者”晕倒后,那个唯一的旁观者通常会立即上前施助;当电梯里有3个人(“患病者”和两名同乘者)时,晕倒的“患病者”仍能得到很好的救助,  相似文献   

8.
航海过失是驾驶船舶过失和管理船舶过失的合称。法律条文一般表述为:“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和管理船舶中的过失。”驾驶船舶过失,是指船长、船员和引航员等在船舶航行和停泊操纵上的过失;管理船舶过失是指船长、船员等在维持船舶性能和有效状态上的过失,这里的管理既非经营管理又非行政管理。生效于20世纪30年代的《海牙规则》在第4条第2款中规定:“船长、船员、引航员或承运人的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管理船舶中的行为、疏忽或不履行职责所造成的货物灭失或损坏,免除承运人的赔偿责任。”这就是著名的航海过失…  相似文献   

9.
张达明 《政府法制》2011,(26):20-20
2009年春晚上,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误将“马先生的儿子马东”说成了“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她当时并未察觉,且还乐呵呵地观看着马东等人的表演,而其他人及观众都听到了她的口误。导演郎昆马上在后台严令所有人,谁也不准在此时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董卿,以免影响她下面的主持。  相似文献   

10.
198 9年救助公约为了鼓励救助人救助对环境构成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货物 ,在以“No Cure,No Pay”为原则的第 13条救助报酬外 ,又规定了第 14条特别补偿这一“安全网”条款 ,即在对构成环境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货物进行救助时 ,即使由于救助财产未成功而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1.
创新者的DNA     
当百度的名字出现在福布斯全球创新100强企业之列,人们也许不会太惊讶;但当“双汇”的名字赫然列在全球创新百强第11位时,可能会令人感到意外。作为肉制品加工企业,在许多人看来应该是与创新完全绝缘的。  相似文献   

12.
一位船长在率船赴印度尼西亚执行捕鱼任务时.不堪境外海上捕捞之苦.未经签约公司同意.擅自驾船回国.给公司造成高达3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2003年4月4日,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法院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据悉.此类境外犯罪、境内受审判刑的案件.在辽宁省尚属首例.而且全国也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3日.当湖南省嘉禾县行廊司法所所长彭光生胸前挂着省政府授予的一等功勋章,登上湖南省“第五届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领奖台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相似文献   

14.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13,(14):21-21
《深圳特区救助人极益保护规定》经深圳市人大表决通过并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提出,被救助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救助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近日,关呈远、韩方明等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为人民大会堂的投票表决器加上盖子“遮面”。韩委员说,表决器没盖子的话,投票者按反对键或弃权键时,容易被其他人看到,不利于委员、代表按照真实意愿行使表决权,应该像ATM机的密码键盘那样加个盖子,手伸进盖子里投票。他还表示,此举并非创新,很多国家的议事场所都这么做,也并非出于担心或恐惧,而是制度设计者对委员、代表的尊重。  相似文献   

16.
审理清除沉船沉物纠纷案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这种“危险”并不急迫,财产所有人可以在均衡财产的价值和打捞费用后,决定是否委托他人进行打捞。这种情况下,第三人自行决定进行的打捞,不属救助行为,不得主张救助报酬。三是救助人必须是无救助义务的第三人。如果对被救助人负有法定义务或合同义务,就不具备救助人的主体资格,如:引航员执行引领任务,因引领疏忽等原因造成船舶遇险,如搁浅等,引航员采取脱险措施,这是他履行引领职责内的义务,无权请求救助报酬。四是救助必须有效果。也即“无效果,无报酬”的海上救助原则。除了海商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对构成环境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3):18-19
“你们知道中央谁反对毛主席?”正学着,江青一声高腔惊得其他人抬起头.但谁也不敢搭她的话头。江青见其他人茫然,很开心,拍了一下大腿:“万里!”  相似文献   

18.
看到“三盲院长”、“四假院长”的出现,你本不该奇怪。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精神,法盲也可以当法院院长。今年的人大会,又有代表提出议案:法院院长应当从懂法的人员中选任。  相似文献   

19.
王巍巍 《江淮法治》2014,(13):42-43
“回顾5年来的代表履职历程.留给我很多回味和思考。”六安市四届人大代表、市第九中学副校长李艳已连续担任两届市人大代表,由初当代表“既高兴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到现在“我代表什么,应该做些什么?”的思索,履职的责任感和热情一直激励着她要做“四心”代表。积极发挥代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出席37人。赞成37票,反对0票。弃权0票,通过!”当会议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全场立刻响起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与会人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是2013年8月底池州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关于批准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决议”时的情景,也是160万池州人民追寻“生态梦”历程中的一次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