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制“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六)》增设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该犯罪包括普通型的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和必要共同犯罪型的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两种犯罪类型,它们在犯罪构成要件上有所不同。司法实践中,要正确认识该犯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界分,并对该犯罪可能发生的想象竞合的情形与牵连犯的情形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上市而不改制 ,过度的行政干预 ,大股东滥用上市公司资源等现象比比皆是 ,政企不分使得企业无法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亦无法保障。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比较落后 ,董事会常常被大股东控制 ,容易发生内部人控制问题 ,经常发生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行为。因此建立健全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集中滋生于商业交易与经济往来环节,行为主体非法利用职务便利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应当结合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取财物的主观内容与客观基础判断受贿性质。应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法条关系的角度进行联动分析,将受贿且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认定为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六)》第9条规定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该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次要客体是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背信行为;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成为本罪主体;主观方面仅限于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在司法认定中,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背信行为,是指处理他人事务或管理、处分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人,故意滥用权限或违背信托义务,损害该人财产利益的行为。“老鼠仓”行为是基金管理人违背法律规定、违背基金持有人的信任,利用其信息优势出于获一己私利而损害普通的公众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背信行为。《刑法修正案(七)》对“老鼠仓”行为进行了规制,但不足以规制所有的背信行为,因此我国刑法应设立普通背信罪,打击严重背信行为,严密刑事法网。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上市公司中,由于大股东利益和公司经理层自身利益的需要,盈余管理被广泛采用。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7.
利益部门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与法治型政府的障碍,"权力部门化、利益部门化、利益法律化"损害了公共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平与稳定,助长了行政腐败,不利于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利益部门化问题源自公共权力不受制约、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立法体制不健全等因素。治理利益部门化问题,需要坚决依法治理,完善立法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和约束政府部门的行为,建立权力制约和全方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外部治理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股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角色,对经理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一方面对激励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外部治理市场不能有效监督条件下,使大股东有机会通过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剥削中小股东财富,导致公司绩效下滑。在两种不同力量作用下,大股东数量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由担保而产生的代偿风险、诉讼纠纷已经非常现实地体现出来,计提、核销担保造成的或有负债,已成为影响许多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与所有股东的利益休戚相关,化解担保风险已迫在眉睫。笔者从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表现形式和风险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对称,商业信用缺失,高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和法律机制健全等原因是导致当前上市公司担保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探索性地提出从规范公司章程,调整股权结构,完善担保措施,建立司法救济手段,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监督作用和共享信息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防范公司担保风险的六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广大业界朋友和老师们探讨。  相似文献   

10.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适用上的现实困境,表明其并未达到预期的刑法目的与规制效果。为充分激活其刑法的功效与价值,一方面,应当对其进行审慎的教义检视,以消解其在法益理解、规范推导与主体判定上的诸多迷惑;另一方面,还应对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适用做更为宏观的演绎推导,从而协调对经济犯罪的一体化保护,这就需要在整个经济犯罪法益保护的框架下为其适用做出合理架构与区隔,并在宏观的规范适用立场上妥善地解决规制范围的扩张与资格刑的实践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良性运行,由于目前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普遍存在缺陷,相关法律也不够完备,亟待加以改善。本文分别述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当前之不合理、不规范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其中心在于限制大股东的权力,完善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督机制,保障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论公用企业中身份消费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天楠 《理论前沿》2006,479(14):13-14
公用企业中的身份消费行为具有恶化社会风气、损害国家利益、损害消费者利益、加剧社会不公的危害。因此,应当通过改变公用企业的垄断地位、加强对公用企业价格行为的管制、加强对公用企业职工收入的监管等措施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低效与关联交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渐进式改革过程中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低效是当前资本市场发展遇到较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大量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模式有欠公允 ,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甚至危及整个资本市场的诚信建设。要有效治理上市公司低效问题 ,关键在于上市公司增量的制度安排 ,同时还应从资本市场环境、上市联动机制完善监管等方面结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令人担忧.一些企业以利润操纵、报表粉饰的手段进行会计舞弊,其主要原因是股东对经营者失控、公司受利益驱使、监管不力以及会计政策的局限性等.为消除舞弊行为必须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为资本市场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对维护国家税收,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治理企业会计信息不透明,需要从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完善会计准则、改进监管办法、加大打假力度、规范中介机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在这些利益主体中,目标公司的小股东常处于不利地位,其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通过对要约收购基本规则、监管及权利救济等三方面的深入分析,来维护小股东之权益,找到利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由于医疗领域信息不对称、医保基金监管体制不完善、医保基金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医保能力建设不足等原因,导致欺诈骗保现象普发频发,医保基金过度使用将严重损害参保人的利益,为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体制建设,提出如下建议:健全医保基金监管制度,规范执法机制;筑牢基金监管网络,发挥监管合力作用;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加强医保基金监管过程中的责任认领;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六)》中新增设的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本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分析,其客体是复杂客体并包含高管人员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在司法适用上,需要注意划清本罪与正当捐赠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此外,还应在本罪的法定刑中增加资格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频繁发生大股东侵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大股东欺诈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信息披露违规误导、市场操作等违法违纪现象,严重侵害了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本文通过对在上市公司中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有益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内部人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独立董事实施至今,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本文从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出效用的表征及原因入手,从强化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能范围及相应法律责任,创造良好的公司治理氛围,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自律组织,完善相关的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