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空间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既要解决过去快速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文化缺位、公共设施布局不均、文化活动品质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又要符合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当前,空间治理问题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中日益凸显,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治理对城市空间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构建作用,通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记忆传达、文化价值导向、文化活动参与三个维度建立精细化治理模式。基于此,要以丰富场所营建的形式表达重构文化符号空间;以完善文化设施的功能建设搭建公共文化空间;以引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质量,重视城市精神文化管理塑造城市独特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经济不断融合的背景决定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来看,高能级城市具备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要素,拥有适宜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区位优势。从空间布局来看,因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组织柔性较高,具有寡头市场结构特征,集聚能够提升消费者的区域文化认同感并产生创新的环境和制度条件,所以外部经济效应尤为显著,从而导致空间集聚。从城市内部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应选择城市文化产业功能区的空间模式,纽约、伦敦的表演艺术和媒体产业集聚区的成功提供了相关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地名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基因,是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接地气的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采取多种方式充分挖掘街区历史地名文化,既留住了乡愁,靓丽了街区,也提升了城市品质。2018年12月,南京市在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召开"南京市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示范街区"现场会,在全市推广了朝天宫街道保护、传承、弘扬地名文化,打造地名文化街区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政策》2011,(9):77-79
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品质,不是由急躁的物质系统规划出来的。国际都市的发展历程表明,老建筑、公共空间、主题事件等三个方面是塑造城市精神比较有效的途径。老建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品质,不是由急躁的物质系统规划出来的,也不会“自动从科技人员的研究室产生出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城市为了达到高效率、标准化、商业化的目的而生产越来越相似的空间场所。法国人类学家麦克·奥吉称之为“非场所”,这样制造出来的空间场所缺乏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将市民与有情感依赖的场所分离出来。美国哲学家约翰·戴维则早在20世纪初期就告诫世人,要警惕这种现象:国际化的产品成为了政治、经济的印章,割裂了与地域文化、社区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宁云中 《求索》2014,(10):137-141
文学的生成有赖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是特定地理空间中的艺术建构。犹太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作品中主题和思想的呈现,与犹太民族文化诞生之地的自然地理空间"迦南"(Canaan)有着天然的联系。它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犹太作家复杂的思维品质,对犹太文学创作发挥潜在而巨大的作用。流散后的犹太民族失去自然地理迦南走向"泛地理"后的文学创作主要以人文地理空间"隔都"(ghetto)为依托,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犹太民族流散后的异域生存环境和文化隔离的地域色彩,呈现独特的犹太文化隔都主题。隔都含纳和传承了迦南自然地理的若干内涵,演变为空间民族化的历史记忆,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现实、想象和心理三重空间的统一,这种统一赋予隔都独特的空间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7.
城市发展存量时代及信息媒介社会的交叠语境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的典型区域,其更新与治理协同愈发重要。作为城市更新与治理着力点,城市公共空间以空间文化事件、公共交往以及多样化媒介为复合性载体,在不断探索实现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治理协同的新路径,逐渐成为应对城市衰退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陈文  廖英  周昕 《思想战线》2011,(Z1):455-459
玉溪老城至今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四山一水"的自然格局、"两轴四门、九街九坊"的城市格局和"风车型"的街巷格局,老城的选址与其周围自然山水相融,同时依托自然空间轴线的组织,形成的空间形态是玉溪老城最核心的部分,保留下来的民居、公共建筑等空间要素具有原真性和不可复制性,也是玉溪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原真的城市记忆和发展历程,体现了较为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征。通过充分认识玉溪老城空间形态的特征,为在今后规划建设中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城市风貌特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钟晟 《理论月刊》2022,(9):79-87
在面向后工业化转型的城市语境中,创意街区作为一种生活化的开放式文化创意空间,是促进城市创意转型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文化空间载体。基于场景理论的研究视角,创意街区具有场域、场所和场景三重属性,包含“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场景体验”三种维度,有着鲜明的文化、符号和美学特征,可以营造创意氛围、集聚创意人群、激发创意活力,促进创意生产和消费的城市场景生成,其空间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运营机制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在创意街区的空间营造实践中,要注重设施环境、文化符号和情境意义的交融,创意生活、创意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融合,社区发展、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汪德宁 《前沿》2014,(9):182-184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主题文化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城市空间形态上的“千城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立足于城市地域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战略性地选择并确定城市主题文化,并以此为指导建构城市空间形态,打造出主题鲜明、形态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文化来创造财富,如何使我们的城市文化在创造财富中继续发扬光大而不至于逐渐泯灭?找准城市历史文化定位人是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的要素之一,就是人对各自的族群文化、地域文化等有一种理性的认同感,而一般动物只存在被动的自然适应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文化能不能在人们的理性中产生认同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认同感,才有吸引力;只有认同感,才谈得上经营。而这种认同感,关键是取决于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定位。定位越准,那么认同感就越强,文化就越有个性,城市文化性格就越明显,那么我…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域乃至国家的民族及其文化认同感取决于公众所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而历史景观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亦扮演着文化象征的重要角色。在历史景观身上,深刻体现着民众对其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记忆。本文以湖北黄州东坡赤壁为例,依托发生于此的史实与传说,试图探析蕴涵于历史景观之中的民众的公共记忆在诸如文字、仪式等传承媒介中代代相继的原因与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处理好展示城市形象和展开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小城市尤为重要。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为城市发展注入生动而丰富的文化内容,已经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文化实践,是提升中小城市文化空间质量和效能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贵阳古城文化"九门四阁十三关"是一个城市古建筑群概念,通过整合贵阳旧城遗迹,在中心城区形成古城文化的物理空间维度,展现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城市印象,也是通过不同程度拯救、复原或修复遗迹遗址、历史街区,科学将原有城市记忆和现代城市功能融合,构建以"九门四阁十三关"线路文化遗产为客观物质载体的筑城文化传承方式,一方面服务于本土居民的文化生产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扩大城市文化旅游空间,打造独具一格的西南山地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无论多么丰富,都需要升华凝练出一个或若干个文化符号,也就是打造一张或多张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名片.因此,打造一张“浓缩城市文化精华,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名片能够对城市“软实力”的塑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鄂尔多斯婚礼》品牌内涵丰富,堪称集鄂尔多斯文化之大,借助品牌传播载体的优势与自身知名度,能够成为独特的鄂尔多斯城市文化名片,使《鄂尔多斯婚礼》品牌发挥更大的魅力,它作为鄂尔多斯的城市文化名片能激荡起人们的联想和情感共鸣,更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为夯实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宁云中 《思想战线》2011,(Z2):425-427
犹太民族的流散性赋予美国犹太成长小说独特的空间特征,这些空间不仅表征了成长主体的空间成长位移,而且成为犹太民族的深层文化记忆。因此对犹太成长小说的空间性研究,其意义远不止对一个成长主体成长空间的钩沉,而且具有对整个犹太民族的文化记忆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艺术不仅以独特的形式美化城市,更重要的是她能储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唤起公众的历史文化记忆。如何在城市再造中,不仅通过全新的艺术构建去加以视觉的体现城市的历史风貌、唤起公众公共记忆,而且如何通过保存与转换去重新激活城市中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与景观,使其不仅成为点缀城市的风景,也满足公众的一种情感需求,是当今城市再造和公共艺术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景观设计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2,(8):78-79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符号,它是城市的眼睛,透过这些符号,可以探寻出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一种精神,进而构筑城市居民对城市感知、记忆和认同的基础。不同时期不同事件赋予城市不同的文化符号,独特的文化符号让更多人记住一个城市,赋予一个城市丰富的内涵。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符号是为了让居住其中的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传...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问题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好看的不好用、好用的不好看等问题。要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品质,国家文化公园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形态或模式。城市国家文化公园要在文化基因、文化标识、城市高度、城市形象等方面达到水准,把"好看"与"好用"结合起来。建立国家文化公园,已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美丽中国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是辽宁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优先发展辽宁沿海六城市文化产业对实现这一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辽宁沿海六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强大的经济支撑、良好的人文与政策环境等基础条件和优势,但受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市场化发育、人才瓶颈等因素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因此,辽宁省“十二五”时期,应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辽宁沿海六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