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很多上访者存在一些不良心态,引发了一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消除上访者不良心态迫在眉睫.本文认为,相关部门切实解决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畅通信访渠道,引导上访者依法理性上访是消除上访者不良心态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2.
“在每年的‘两会’前夕,为了社会安定,有些地方政府会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上访者带回当地。倘若将所动用的人力、物力的支出用于帮助上访者,他们当中将会有很多人不再上访。”王振清说。  相似文献   

3.
“上访”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全国各地每天都奔走着的上访者中,的确有一些是在为公众的利益奔走呼号的。本文中的三名“上访代表”,几年间不惜冒着难以预测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顶风冒雪,四处奔波,吃苦受累,在刚刚为全厂近百名“一刀切”职工讨回149万元的经济补偿时,孰料却被几  相似文献   

4.
背景:2007年3月,社科院发布的对于新《信访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实施两周年来的评估报告显示,有71.05%的人认为,新《信访条例》实施以来,地方各级政府对上访人的打击迫害更为严重;有63.9%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关押或拘留;有18.8%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劳教或判刑。这些信访群众进京上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中央对他们因上访遭受打击迫害给个说法。这是社科院课题组进驻上访村,对560名上访者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林诗禄 《特区法坛》2005,(6):40-40,54
海口琼山区法院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重点,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树立“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心”的科学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近年来,由于坚持了院长亲自办信访的科学方法,解决了一批批上访老户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说服了一批批缠诉缠访人员,化解了一批批涉诉越级上访的难题,消除上访老户所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心理,使我院涉诉信访呈现“一无三降”良好态势,即无进京上访,涉诉信访数下降,越级上访数下降,上访老户数下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证。我们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信访者又称上访者,有人称"刁民"."刁民"不是法学意义上的权利主体,是对于部分上访者充满感情色彩的歧视性称呼.本文指出公民上访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权利,不应当因为其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而被称歧称"刁民",这种称呼本身就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公民上访表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是社会民主法制状况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检察风云》2005,(7):27
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一些群众越级集体上访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腐败包括: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领导干部失职失察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原局长李铁流: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官员,只要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就不会出现群众上访的问题。我当信访局长的时候就对工作人员说,不要把上访者送回去,回去还会来,我们抓住一件就办一件。但是,现在一年十几万起上访案件,每天都是排着队上访,信访部门就那么几个人,如何解决呢?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在老百姓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的大…  相似文献   

8.
日前,多地信访系统官员向媒体透露:自今年3月至今,暂未收到国家信访局关于各省(市、区)“非正常上访”人次数的排名表。但是否以后将永久取消这一排名表,目前尚不知情。与此同时,有部分地方政府也开始取消了以信访人数排名来考核官员政绩的做法。(5月8日《南京日报》)媒体报道,近六七年来,湖南光花在“上访妈妈”唐慧身上的公共财政已达到上百万元。再者说,信访排名也不完全说明问题。信访排名靠前或靠后,并不意味着那个地方的矛盾化解工作就一定好,说不定存在着“捂盖”问题。  相似文献   

9.
万新 《法治与社会》2006,(10):28-30
信访部门是专门为党委、政府排忧,为民解难的机构,信访干部在上访者眼里,是最亲民、恤民,最清廉、正直的官员,谁会想到这里面竟有骗子?广西北海市信访局的主任科员韦克强,就是利用信访干部的“公信力”,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骗取20多名上访人员及其他需要社会关怀的人一笔笔血汗钱达46万元。 2006年6月5日,北海市中级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韦克强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共计37.89万元。  相似文献   

10.
基层信访中的调解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的实际功能在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批评意见主要来自信访的“人治”属性对我国的法治建设造成阻碍,大量的越级访、进京访对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造成冲击,并且导致上下级政府之间不信任等等。但是,这些反对观点往往只通过对进京上访者的调查而得出,却忽略了信访工作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基层信访的运作状况。在对临潼区23个乡镇、街办的信访案件进行收集和简要分析后,我们发现,上访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信访事由中最多的也是土地与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转换,基层人民银行的信访举报工作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群众信访举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越级信访举报多。一些信访举报者片面地认为“越往上级人民银行反映,影响越大,越能够引起重视”,因此,就越级反映问题。二是一封举报信多方投寄。有的信访者反映同一个问题,信访举报信却复印数十封,发往多个不同的部门。三是一件事多人参与上访。在一些信访案件中,所反映的问题只与某个人或某一、两个人有关,但却总是多个人一起上访。四是一件事上访多个部门。五是一封举报信具名多人。有些信访举报者为了达到引起上级领…  相似文献   

12.
虽然政府一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解决上访问题,但不可否认,时至今日,信访问题并未因此成为“过去”。其中不少人反反复复上访,最终赴京找“包青天”,于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国家信访局、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权威部门的人民来访接待室,经常是上访人熙熙攘攘,被称为“信访洪流”。有些信访大省还专门派出大量“截访大兵”,“拦截”在各信访接待室附近的上访人员。 上访,尤其对于重复上访的人来说,反反复复地上访,代价几何?对政府而言,信访这面“挡风的墙”,还要在政府与上访民众之间耸立多久?  相似文献   

13.
吉熙 《江淮法治》2008,(24):19-19
绩溪县检察院认真吸取个别地区因上访渠道不畅引发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的教训,把畅通信访渠道作为改进控申接待工作、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采取“三三二”的工作方法,完善控申接待机制,使群众“上访有路、告状有门、有事能诉、有冤能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涉诉非正常上访和越级上访人次居高不下、逐年增长,形成信访洪峰,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关注上访人员心理,有针对性地减少和化解矛盾,是人民法院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文中探讨了涉诉上访老户的几种心理现象,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上访人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访人的心理提出了做好矛盾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引导上访人走出上访误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我亲历了大接访的全过程。上访队伍的壮观景象2006年5月,备受媒体关注的河南省法院“大接访”拉开序幕。在“人人受到接待,件件依法处理”的大幅标语下,上访人洪峰般涌过来,排成几百米的“长龙阵”,手拿上访材料的男男女女,神情各异地候着、等着、期盼着。头晚下班,机关外已经聚集起一片黑压压人群,穿过南侧人行道边上访人或躺或睡、横七竖八的间隙,我不由自主地感慨,为了赶早他们竟睡在这里,真是不容易。第二天,接访引导员早晨7时30分已开始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在法警引导下填过表的人经由南门安检缓缓进入接访区。设…  相似文献   

16.
杜婧 《法制与社会》2011,(14):167-167,179
“村民守则”对村民上访进行限制,侵犯村民的信访权利。为了保护公民信访权利,应明确信访权的权利属性。信访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救济性和私益性。《信访条例》明确规定了对信访权的保护,并有宪法依据。  相似文献   

17.
警坛风云     
厅长下基层指导“大接访”6月8日上午,山西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杨安和来到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检查指导公安局长“大接访”工作。他与迎泽分局有关人员一起接待了上访群众,随后,对“大接访”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热情耐心地接待好每一个上访群众。二要认真听取每个上访人员的申诉和要求,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让上访群众形成再上访。三要依法处理管辖内的信访案  相似文献   

18.
蜷缩而卧在社会角落中的上访者,“来京告状”成为了他们终极手段,但“从家到北京的这段路布满荆棘,我们走得很难”。在被称为“上访村”的北京市丰台区永定门北京南站的东庄地区,由天南地北聚集而成的上访人群,演绎着各自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19.
信访问题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是社会稳定的“信号灯”,更是公安执法活动的“反光镜”。从5月18日开始,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全国县(市、区)级公安机关敞开大门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接访”活动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0.
信访工作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可忽视的、涉及全局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解决群众纠纷,遏制越级上访?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部门办信接访的工作实践,认为建立联席信访机制不失为一项有效举措。1.建立联席信访机制是客观需要。上访者大多属弱势群体,农民、下岗职工、退休干部职工等较多,法律知识不足,遇到问题虽说懂得要找评理的地方,但对于所要解决问题属哪个政府机关管辖,应向哪个政府部门控告申诉,通常并不了解。因此,往往采取“遍地开花”和“持久战”的策略,带着一式多份的相同信件,分别到党委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