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虽然有着不同的本质规定,但也有着内在关联,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现实载体,并通过人的发展体现出来。“中国梦”作为时代呼声、民族夙愿,其题中之义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在当前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正确把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始终坚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刘军 《探索》2008,13(1):133-136
在马克思的人本经济观中,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对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探讨以及对人的解放的追寻,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迈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的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关系的全新理解和诠释,对当代中国"人"所处历史方位与现实境遇的准确把握与深切关怀,是马克思人本经济现在当代的回应与演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以客观现实为依托。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间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解决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谁、依靠谁及其终极目的与现实任务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是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学说,为探析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内涵、主要特征和价值旨趣提供了新视角。在理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形态为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提供了研究范式。独具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时代表达。就现实层面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如物质生产实践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石,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要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归。从价值层面看,“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擘画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破除了“文明冲突论”带来的文明危机,体现出文明共生互鉴的辩证的文明观,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在其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过程中,得以产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实践的逻辑基础上,以"现实的人"为其思想起点,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内涵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作为目标,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进行深刻而丰富地阐释。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及诸多相关讲话中,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中国梦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为国家今后的发展明确了切实可循的方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诉求,为实现中国梦找到了主体力量即人民群众;以坚持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道路为实现路径,为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指明了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终身奋斗目标,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进行考察,会发现其中内含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囊括了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旨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跳出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窠臼,弥合了社会撕裂的鸿沟,打破了限制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枷锁,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辟了落后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现实发展难题,深刻揭示了人的现代化的协调性、全面性和进步性,创造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治国理政实践的新总结、新认识和新概括,抓住了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明确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主攻方向、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把握“四个全面”,须从内在逻辑、现实依据和时代内涵三个维度切入,妥善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正视现实问题,着力提高各项重点任务的系统性、协调性,努力使“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奎 《实事求是》2006,191(4):10-13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是关于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交往中实现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和自由飞跃的最高价值目标的构想。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是因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构建社会和谐过程是理想与信念、历史与选择、现实与价值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0.
张希贤 《党的文献》2006,2(4):32-36
在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延安文艺,经历了民族化、大众化、中国化的“艺术境界”、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改造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境界”和“人民大众文艺的新境界”。毛泽东则是延安文艺“三境界”的“引领者”。探讨我党指导延安文艺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人、发展人和最终实现人的共同富裕。人本价值即以人为本质的价值取向,它既关注人的物质需要,也关注人的精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思想体现。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的自由价值、平等价值及仁爱价值上。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人本价值中的"人"是沿着人民——个人——"命运共同体"的路线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从工具化到人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变化产生冲突,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创新与发展.全球化时代,重视和满足人的价值需要,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工具化的倾向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实现从工具化到人本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在当代中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在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这个通俗形象的概括,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线索,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就其价值和内涵而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中国与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苗文玉 《探索》2022,(6):14-2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源自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浸润、中国共产党对新文明的自觉追求、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成就的升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以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以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关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构合作共赢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形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开启和成功实践,证明“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单向发展论”“国强必霸论”等基于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文明认知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些西方错误理论并不适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主题,也不能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追求。这种生成逻辑、运行逻辑、价值逻辑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人类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实现科学的人文价值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建伟 《新视野》2001,46(1):50-52
一 所谓科学的人文价值,我们将其理解为科学对于“人”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和价值。关于实现科学的人文价值之前景问题,是一个前瞻性的问题。展望21世纪的前景,其主要依据当然只能根据历史和现实,特别是根据20世纪的现实以及发展趋势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应当充分肯定自科学尤其是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对于人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它对于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如此之大,以致不管你怎样形容也不会过分,可以说它的贡献是任何其他文化…  相似文献   

17.
刘洋 《理论建设》2014,(1):58-61,72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生成过程与他的世界观、政治立场的转变是一致的。马克思生长在资本主义经济蒸蒸日上的时代,但他发现资本运作没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幸福,相反却使他们沦为机器与资本的奴隶。这使少年马克思产生了疑问,开始了对人本的最初探索,产生了基于康德-费希特哲学基础上的伦理唯心主义人本观。伴随着对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人本思想又经历了人本是"理性的人"实现其精神自由,人本是"人的类"实现其劳动自觉,最终到人本是"现实的人"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了对传统人本理论的继承、批判、超越。还原历史语境,厘清思想嬗变理路,有助于清晰、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有助于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多层次价值概念的辩证统一,"实践"范畴的形成为价值论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理论空间。"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以"人"作为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以人的自由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的切入点,探讨了自由与必然、自由与理想的关系。冯契以"人的本质"的内涵探索为起点,提出自由劳动是合理价值体系的基石的观点,论述了现时代合理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同时也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者还应该在社会发展中来研究个体的精神发育过程、德性的全面发展。冯契以"人类的自由,就在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为总的观点,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即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的主体价值活动的考察分析,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有丰富的内涵,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和平与发展的统一,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结合对中国梦多元化表达方式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梦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