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业已成为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推动政府法律援助监管工作的核心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试点阶段,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主要是指法律援助服务的合规性、合需性。H省已完成首次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试点工作,为构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提供了诸多经验。针对构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标准体系、价值体系、主体参与、结果运用、支持制度等方面探求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援助主体之间在实施法律援助过程中产生的以法律援助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法律关系,文章从不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分析了各类法律援助事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考察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及实践,认为存在着管理混乱、经费短缺、人员匮乏等问题,主张要对法律援助进行专门的立法,建立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将社团法律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以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在我国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我们有必要对其运作模式、制度建设、资金保障、组织管理、腋务对象、服务范围等做一个理性的探索,为将来在全国建立这项制度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该项目的实施,为在中国推行和构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法律援助经过近十多年得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政府法律援助力量的不足,援助工作人员能力欠佳,提供法律援助渠道单一,受援人可能存在滥用法律资源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法律援助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法律援助的正当性、现在存在的主 问题及完善的具体措施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途径。充分地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我国新时期法律援助的延伸力。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作为政府的责任,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文章记录了北京市法律援助工作十余年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其本质是一种政府责任。政府应当通过财政供养公职律师,或者通过财政预算等间接方式购买社会法律服务提供给弱势群体。政府应坚持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公职律师和法律援助等政府法律服务资源,调动高校法律专业师生等社会法律服务资源,以满足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法律援助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法律服务,使其能够有效参与司法程序的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的权利主体是弱势群体,义务主体是国家,实施主体是政府,通过法律援助可以避免弱势群体权益实际上被排斥在司法保护之外。我国当下的法律援助制度面临专业力量匮乏、救济范围狭窄、责任和义务纠缠不清等现实困境和局限,亟需走出"困顿"和"迷茫"。法律援助制度的"觉醒"不仅需要通过立法的完善拓宽受案范围,明确国家责任,还要更新援助体制,健全经费保障和人员激励机制,着眼于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诸多差距和问题。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首先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又充分考虑地区不同情况和差异的法律援助制度,并要完善立法,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法律援助权利,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完善部门法中有关法律援助的内容和地方法规、政府规章。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实施近十年来,供需矛盾日渐明显。本文根据法律援助理论,在遵循“大法援”和“成本—效益”两条原则的基础上,从公共行政角度出发,对如何有效缓解法律援助供需矛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社会救助工作以追求社会正义为目标,以生产自救和互助合作为救助方式,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为方针,以保障民生为基本理念。毛泽东的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各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毛泽东农村社会救助实践所体现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随着革命斗争不断深入发展的。从毛泽东农村社会救助实践的角度挖掘其所蕴含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在现代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行政调查程序中,相对人的协助会明显提高行政调查的效能,帮助行政机关查明真相,以促进其公共职能的实现。但协助本质上属于一种相对义务,有强制性协助和非强制性协助之分。因此,相对人在一定情况下享有拒绝协助的权利,而且拒绝协助的法律后果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刑事司法协助是一国司法权的有效域外延伸,具有重要的外交和司法价值。从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协助领域签订的双边和多边条约以及对外开展司法协助的主要领域来看,我国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工作已逐步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对外司法协助网络的轮廓初现。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社会,人们对婚姻的关注与热情往往体现在对婚姻礼仪的重视上。嫁妆作为婚姻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与社会功能具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一般而言,嫁妆的稳定来源主要有女方父母、男方家庭和亲戚资助三个方面。其社会功能主要有:改善新家庭的经济状况;确定新娘在婆家的家庭地位;获取相对较高层次的婚姻。  相似文献   

15.
新《保险法》加大了对被保险人的权益保护力度,但对代位求偿权保护的规定仍显粗略,导致实践中代位求偿效果差。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比其行使更为重要,但法律是间接通过对被保险人的规范和制约来实现对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目前存在争议的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责任弃权行为的效力、被保险人提供协助义务的形式及范围、代位求偿权的存在价值。面对未来,我们应构建中国法下的保险代位求偿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早期韩国外交囿于东北亚区域,但近年来,韩国日益以中等强国的进取姿态,试图超越东北亚外交的局限,向亚洲乃至全球层面扩展影响力。其中,东南亚已上升为韩国外交的战略区域。以经济利益为重心,韩国积极参与地区多边机制,拓展安全合作,提供发展援助,推动环境和文化外交,全面追求其在东南亚的政策目标。韩国外交的这一态势,会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与权益保障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婴儿安全岛"所遭遇暂停或关闭的现实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与救助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我们应当加快立法步伐,通过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条例》,修订《收养法》,做好与《收养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建立困境儿童的监护干预、监护权撤销与转移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与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科索沃问题的实质是国际法上的分离问题,国际法上不存在分离权,民族自决权也不包含分离权,因此科索沃不能主张行使分离权,更无权要求取得第三国的支持和援助,除例外情况,国际法禁止对他国进行干涉。对一国分离运动进行的干涉,侵犯了该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国际社会、联合国和国际法从未允许第三国或国际组织干涉一国分离运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职能的重心由秩序行政向给付行政的转移,给付行政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越来越深。我国行政给付制度无论在观念上、概念上还是法律制度上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借鉴国外的行政给付制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的行政给付制度应当包括行政救助、行政保障、行政供给和行政资助。  相似文献   

20.
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在罪与刑、证据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或冲突),导致两岸对跨境犯罪的合作打击工作不力,不利于保障海峡两岸人民权益和维护两岸交流秩序。我国大陆地区应当在适合国情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台湾地区的有益经验,有效解决两岸刑事法律制度冲突。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逐步制定《区际冲突法》,加强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协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