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在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它对研究俄罗斯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俄罗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并客观地对其作出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安宁"思想由《圣经》引入俄罗斯文化,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精神传统.随着俄罗斯世俗文学的发展,"安宁"思想逐渐走出神域,完成"世俗化和非本体论"的过程,发展为涵义丰富的美学概念.卡拉姆津、普希金、莱蒙托夫、冈察洛夫、索洛古勃等诗人和作家都对安宁思想进行过独特的美学阐释.在小说《日瓦戈医生》中,帕斯捷尔纳克对"安宁"的思考涉...  相似文献   

3.
"全民文化密码"思想是普京2012年提出的,是一项全民参与重新定义俄罗斯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重塑俄罗斯世界文化强国地位的战略。"全民文化密码"思想从整体上给一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戴上了一个统一的帽子,而其内涵确又关照到了国内诸多民族,即从整体上强调整体,从部分上强调部分,同时将俄罗斯文化定位为斯拉夫文化圈的核心,发挥其独特性及对异种文化的"大熔炉"效应和国家认同功能。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彼得大帝时代起,在民族自我反省过程中,大俄罗斯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其核心要素是:(1)根深蒂固且极力张扬着的民族救世主义及其"帝国转移"理论;(2)国家思想的一元化及其在此基础上追求民族一致性;(3)帝国的俄罗斯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国家理想、对外政策、发展道路无不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作为一种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大俄罗斯主义特别强调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抗性,结果造成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欧洲之间严重的安全两难和国家政治与社会结构日趋脆弱.在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国家思想一元化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同一性的根本所在,是大俄罗斯主义的重要特征,但也是其致命弱点.目前俄罗斯还没有一个一元化的国家思想,所以当今俄罗斯政坛上,意识形态多元化意味着大俄罗斯主义的退潮.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史表明,大国地位和全球角色成为具有优势条件的民族国家为之不懈努力的理想和追求.大国思想在俄罗斯有着悠久而又厚重的渊源,既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又是俄罗斯独特社会历史文化塑造的结果.作为俄罗斯民族思想核心之一,至今,大国思想仍然体现在俄罗斯现实社会及其对外政策当中,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列克谢耶夫及其欧亚主义国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列克谢耶夫是俄罗斯欧亚主义国家思想的主要表述者.他系统考察了自古以来俄罗斯人所追求的"真理的国家"的五种模式;提出了苏维埃政权改变的三种可能性以及欧亚主义的相应对策;声明欧亚主义者的目标是要在继承俄罗斯民族传统与苏联国家体制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取消政党,排除西方的选举制度,建立独特的"思想统治"的欧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7.
萨维茨基及其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萨维茨基是俄罗斯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代表.他的基本观点是:欧亚俄罗斯是一个与欧洲(西欧)和亚洲(东亚和南亚)鼎足而立的特殊"发展空间".作为成吉思汗和帖木儿事业的继承者,俄罗斯现在要注意通过非武力的途径来统一这一空间;在西方,要致力于建立"大陆屏障"和保持"海上平衡",联合英国来对抗德国的扩张.萨维茨基的地缘政治思想与苏联时期的对外政策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8.
外来文化与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发展变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俄罗斯1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因素的相互角力.两者共同作用于俄罗斯社会思想的形成及政治体制的变革,使俄罗斯逐渐成为既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又结合"东方"色彩,且又不同于两者的"欧亚主义"的典型特例.俄罗斯政治文化中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务实精神,使外来文化成为其实现"神圣俄罗斯"帝国梦想的"加油站".而独特的"俄罗斯思想"无论在何种处境中,都将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德自我完善是列夫·托尔斯泰宗教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植根于俄罗斯文化土壤,有着深层的民族传统意识渊源.托翁的戏剧创作同其小说相比较少为人所关注、研究,但托翁借助这一文学体裁同样阐发、宣扬了自己的哲学思想,道德自我完善亦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彻底废除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思想领域严重混乱.近十年,俄罗斯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1.
战略文化是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视角.当前俄罗斯的战略文化是俄罗斯历史传统战略文化和新时期现实状况相结合的产物.俄罗斯传统战略文化决定决策者的地缘安全观,使他们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同样,"大国"、"强国"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留给俄罗斯人的精神遗产.而现实的国际环境又使俄罗斯人更加务实,从而采取了东西方并重的战略方针,以确保国家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掀起了"东正教热".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东正教热"的出现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特别重视俄罗斯出现的"东正教热",既要分析它的文化因素,也要分析它背后的政治因素,认真总结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教训,引以为鉴,以利于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俄罗斯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俄罗斯社会主义由弱变强,为目前俄罗斯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之一.其直接原因是俄罗斯激进自由主义改革的失败及社会主义"残存力量"在社会危机形势下的重新集结.但深层原因是俄罗斯社会深厚的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社会主义在俄罗斯有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组织和思想的不统一,工人阶级缺乏政治资源等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文坛论争比较尖锐。如何评价苏联文学是引起广泛争论的话题之一,与此相关的还有对整个俄罗斯文学功能的定位和价值评判的问题。关于大众文学和文化的讨论也是文坛的热门话题。90年代俄国出现了纯文学边缘化,大众读物走红市场的局面,它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普通民众对政治的淡漠和对功利文学原则的反叛。这种以世俗性为内涵,以消遣性为指归的文化与历来以精英文化为标识的俄罗斯传统文化形成鲜明对照。90年代俄国文坛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盛行、“回归文学”热的退潮、宗教热的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等,也是引起文坛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补充教育。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主要有:教育从儿童开始抓起、大力扶持家庭教育、重视大众传媒的特殊作用、利用宗教进行教育、不断加强形式多样的青年组织建设。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作用主要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重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弥赛亚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主旋律之一,它具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充分的哲学阐释、极至的文学体现、有效的经济保证和强大的政治依托。在宗教层面,俄罗斯曾自诩是正宗基督教的继承人和拯救者;在精神层面,俄罗斯相信其民族的文化思想是拯救世界的精神武器;在政治层面,俄罗斯曾试图解放全人类;基辅罗斯、鞑靼罗斯、莫斯科罗斯、彼得堡俄罗斯、苏联以及后苏联时期分别彰显出不同的层面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美术是人们了解俄罗斯人思想情感、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重要艺术形式,它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门类一起培育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高尚的理想主义情怀.19世纪,俄罗斯奠定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音乐家、美术家,创造了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瑰宝.在中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国人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向国人介绍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创办者巴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季亚科夫的生平、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精品馆藏.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独特思想文化.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家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压倒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当代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家民族主义对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罗斯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亚社会"俄罗斯化" 概念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诸多文化因素中,俄罗斯化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俄国(包括苏联)200多年的影响,使俄罗斯化因素同中亚社会原有的突厥-伊斯兰化文化形成突厥-伊斯兰-俄罗斯化文化.本文就中亚社会的"俄罗斯化"概念作一简要的理论探索.本文认为,"中亚的俄罗斯化过程",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殖民的过程",也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同化的过程",同时还是中亚社会"被纳入俄罗斯现代化同步发展轨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斯拉夫主义是俄国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19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斯拉夫派崇尚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希冀以俄国公社、俄罗斯精神、俄罗斯东正教振兴俄罗斯.斯拉夫主义不仅视其为振兴俄国的灵丹妙药,而且视其为人类的普遍真理,可避免整个世界被西方工业社会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