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我听到有些单位的宣传部长说,我们在基层,有相当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用来应付上级政工部门交办的一些事。如填统计表格,搞思想汇报,写命题材料和工作总结等等,有时几个部门、几个材料一起要;有些工作刚刚开始就要写总结。这些“苛捐杂税”使我们感到头疼。这番话虽然有点儿偏激,却值得深思。这不仅是对领导机关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批评,而且反映了一个如何才能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作为基层政工部门,确实需要经常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以求得到上级的指导。但是,无论是下级汇报,还是上级来了解,目的都是为了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知道,基层政工部门担负着为本艰位“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繁重任务,有大量的日  相似文献   

2.
改一改文风     
政工干部常常需要靠“写”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人好事,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在实践中,政工部门的文章及其文风如何,常常无形中成了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在许多企业政工部门的行文中,其文风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或“纸上谈兵”,本来只需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却要形成一篇面面俱到的文章,套话、空话连篇;或“照猫画虎”,上级要求什么就写什么,按照上级文章模  相似文献   

3.
要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之中,目前已成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二者工作范畴的界定却不够明确。许多原本属于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却被归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业绩;或是让思想政治工作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管理上出了问题政工也要受牵连。这两种倾向,前者引发了一些人政工“万能论”的怀旧感,后者则为政工“无用论”提供了口实。企业政工如果总是在“万能”与“无用”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4.
观念四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不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方式方法不新、政工队伍不稳、物质保证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企业领导者观念中还存在忽视、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要扭转这些错误的思想倾向,落实好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首先至少要实现以下四种转变:  变“雨伞论”为“调动论”。众所周知,雨伞,是防雨的工具,往往在雨天才被人想起。一些单位领导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仍存在模糊认识,有的甚至把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5.
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市场经济更为这种“调动”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实现政工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和把握市场经济的有利因素,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经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洗礼和升华,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四有新人”。为此,在内容上: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化是前提。也就是说要使企业政工有相当的自主性。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太重,上级布置的指令性东西太多、太繁,很多是企业不应担负或不能担负的工作,脱离了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出现了单纯完成任务、说假话、大话、空话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登     
不应重“兼”轻“专”四川广元恒华纺织有限公司林剑安:近几年,在企业党务和政工队伍建设上出现了重“兼职”轻“专职”的倾向。据笔者调查,很多市属企业的专职政工队伍仅占职工总数的02%,大大低于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1%的标准,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一名专职政工干部,党政交叉任职、党政合署办公、党务政工人员兼职等做法非常普遍。这其中固然有些是出于建设“大政工”机制的考虑,即要求人人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但也不乏借口改革改制来“淡化”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政工机构等着砍,政工队伍等着减,政工干部等着转”的情况。由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一片“加强”声中削弱了。但是,就在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滑坡”时,宣化毛纺织厂却注重政工队伍的建设,始终保持着队伍不散,工作不软,劲头不衰的势头,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个厂在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上,扎扎实实地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了思想上真正重视的问题。这个厂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后,面临着机构改革和干部调整问题。在调整中,他们对政工部门既注重从数量上保证,更注重在质量上提高。这个厂的厂长明确指出:党群部门  相似文献   

8.
尤正彦在《新疆石油政工研究》去年第3期著文认为,目前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纠正,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表硬内软”、“名硬实软”的状态。主要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上面硬、下面软,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真正落实到基层的并不多;口头硬、实际软,一些单位的领导讲起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9.
尤正彦在《新疆石油政工研究》去年第3期著文认为,目前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纠正,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表硬内软”、“名硬实软”的状态。主要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上面硬、下面软,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真正落实到基层的并不多;口头硬、实际软,一些单位的领导讲起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0.
湖北黄石大冶铁矿办公室阎建武: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诀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第一,“天线”与“地线”对接。所谓“天线”是指上级对基层政工的要求,“地线”是指本单位的实情。实现对接,首先要防止失真,即对上情要真正搞通吃透,对下情要了解掌握、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之上谋求二者的谐振,找到既能贯彻上级精神,又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结合点。第二,“轻功”与“硬招”并用。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可喻为“轻功”,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乃至法律手段,具有强制约束力,可喻为“硬招”。在基层,如果仅练“轻功”,会出现管理松弛…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送上门来”的思想工作呢?下级或群众对某些问题有看法、有意见、有建议,或遇到实际问题引起思想波动,或看到某些现象气不顺、想不开等等,找到上级或党员干部谈谈心,汇报反映一下,这些都可以叫“送上门来”的思想工作。送上门来,应当说是一件好事,这是下级对上级、群众对党员干部信任的表现,这样的思想工作应当及时做好。 但是据笔者观察,有些干部对“送上门来”的思想工作却不怎么重视。他们似乎每天都在忙着“抓大事、议大事”,而对“送上门来”的思想工作却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怕麻烦,绕道走,具体做法是一…  相似文献   

12.
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但也要依靠机制的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关注的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自己宣传的真理和主张,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这两条永远是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灵魂。在当前的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的严重腐败现象,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的“假大空”、避重就轻的“绕道走”和以钱代管的简单粗…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来,一些政工干部和理论研究骨干,针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探索,并出版、发表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政工理论书籍和文章,从而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开创政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我这样三十岁年纪的人做的。言下之意即是现在哪有年轻人干政工的?可我颇感自豪的是,我大学毕业即走上政工岗位,掐指一算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年了。十年来酸辣苦甜自不必说,可也是荣誉、作品几乎等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耕耘在“东南西北中”,回味无穷。耕耘在“东南西北中”,是我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人的方法上的一句形象概括。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是引导职工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价值。十年政工路,使我体会到,善于引导职工“向东看”、“向西看”、“向南看”、“向北看”,…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自动化仪表厂是生产工业用自动化仪表的中型企业。近几年来,厂党委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的新型政工干部队伍,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把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在政工队伍建设上,一些干部、职工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有的职工说:“政工干部是整人的。”也有的说:“政工部门是养闲人的地方,动嘴皮子出不来经济效益。”这些说法,使一些政工干部产生了“经济工作有宏图,政治工作没前途”等思想情绪。厂党委感到,这些认识不解决,职工对政工干部的看法不改变,政工队伍的  相似文献   

16.
“关心群众就是给群众给‘实惠’”。——这是一段时间来一些同志对关心群众的理解和解释。“实惠”嘛,当然是“物质利盗”,是同“假大空”告别。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就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谋起“实惠”来:奖金“不断增加”,实物“随机而发”……一些政工部门的同志也苦于自己没有“实惠”可给群众,只好望“实惠”而“兴叹”了。显而易见,把关心群众仅仅理解为给“实惠”,已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实惠”的任意发放,导致和助长了一些人不关心政治、不注意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我案头必读刊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自我从1974年任政治副指导员到今天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已在军地政工岗位上工作了24年。今把在政工岗位上的思考写出寄去,为贵刊“研究”提供一管之见。政工红火过,也常遭磨难。香了臭,臭了香,辩证发展似螺旋:政工‘搞于一切”、“冲击一切”,这是“精神万能论”;政干是“卖狗皮膏药”的、是“万金油”、得“淡化”,这是政工“无用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才是唯物辩证法的政工观。…  相似文献   

18.
熊元启同志提出的“三自”精神在广大政工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笔者接触了一些反映企业政工队伍思想状况的调查材料和一些基层政工干部,大家无不感到“三自”精神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许多基层搞政工的同志也存在着一些想法和忧虑,就是“三自”精神固然重要,但真正树立起来也不容易。有的同志说:我本来想自信自强的,但一看到许多单位一提改革,首先就想到砍掉政工部门、裁减政工人员,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普通的企业政工干部,下过乡,做过工,在政工岗位上辛勤耕耘了十多年。自忖有缘春信息,专注政工情与责。在一些人的眼里,思想政治工作不产生经济效益,无足轻重。他们把搞宣传叫做“吹”,把组织活动叫做“形式主义”,还说什么“十年政工两手  相似文献   

20.
去年3月份,因为年龄的原因,上级党组织安排我从厂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改任巡视员。自己想,党委书记的工作担子是卸下来了,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不能卸,还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手段,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去年,厂内建立了局域网,我就萌生了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想法,并得到有关部门和同志的支持。我们在厂局域网上开辟了《政工之窗》栏目,有“政策阅览”、“法规剪辑”、“知识卡片”、“信息园地”、“名人名言”、“一事一议”、“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