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创造主体。农村文化是以农民行为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文化。农村文化发展是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文化发展的步伐不快,后劲动力不足,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难落实、基础文化难提高、低俗文化难制止、纯朴文化难发展、高雅文化难进入五方面。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建设不该被冷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但记者最近在一些农村采访时发现,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有的地方还在滑坡。在政府扶持下加快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农村工作的一项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素质,而且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树立新观念;以传统农村文化为平台,勇于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以农村科技教育为重点,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贫困文化与低社会化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改造贫困文化.政府只有通过社会化主体的培育,提高农民的社会化进程,使农民获得现代性,完成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身份转变,才能最终达到彻底改造贫困文化的目的.因此,农村的文化建设应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阮晓春  郑岚 《党史文苑》2010,(8):51-52,74
中央非常重视农民自办文化,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自办文化,是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为了加强我市的新农村文化建设,2009年初,  相似文献   

6.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城市人正在为泛滥的“信息爆炸”而苦恼的时候,农民的精神生活依然匮乏贫穷;当城市入不断从互联网上吸取着大量知识文化时,农民还主要靠口耳传递着信息;当城市人在影剧院报告厅享受着文化思想艺术的盛宴时,农民却在靠赌博喝酒打发着时光。在农村,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并针对目前农村文化的现状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强调要为楚设新农村提供文化支持,加快构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能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乡村,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上先得实惠。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的参与式农村发展主张培养农村社会自治力量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同时,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强调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加强党和政府的政治权威,构建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主体的发展模式.当前,党和政府积极推动农村建设,而农民参与不足,这不利于农村发展.为此,一是构建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合作共赢机制;二是农村建设要切实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三是培育发展农村社会自治组织;四是提高农民参与的制度化水平;五是尊重乡土知识,提高农民的社区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中央1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刻不容缓,汉川市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面,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实意义 1.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增加脱贫致富的本领.农民文化素质是决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农村文化的贫乏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很难实现.农村图书馆是农村重要的文化设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农民知识贫困的问题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农民的知识贫困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只有解决了农民的知识贫困问题,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铁柱 《实践》2006,(9):39-40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丑 《发展论坛》2000,(8):17-17,26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精辟论述,对于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农村中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并最大限度地吸引亿万农民参与,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群众性的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丰…  相似文献   

14.
包美娇 《世纪桥》2010,(11):9-1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追求经济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的进程。培育和发展合理的农村政治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应立足农村现实,探求适合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以便更好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全县共有34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278,599人,其中有农民党员7,273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71.4%,是我县党员队伍构成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农村党员发展存在着工作难度大、发展比例小、发展不平衡、党员人数增长缓慢等问题,致使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分布不平衡,农民女党员人数少,而且大多年龄大、文化低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素质,而且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树立新观念;以传统农村文化为平台,勇于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以农村科技教育为重点,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也逐渐趋向多元。许多农家书屋以其藏书科普性和实用性强,“农味”独特而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农家书屋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乡风文明存在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中,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些问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较落后;农村科技文化发展落后;农民自身基本素质不高;农村社会治安环境较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平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农村乡风文明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科技文化建设,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加大农村社会治安及环境的综合治理.为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乡村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民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新型农民的培育任重道远。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培养有文化、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在调查中,我们深感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技能缺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据随机抽样调查,兴山县6…  相似文献   

20.
李亭 《党史文苑》2007,(4):68-6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它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