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但绝不是从原语向译语的一种表层而机械的文字转换.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成语的这些特点给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周到,以免造成误解.本文从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这三个方面入手,浅析了英汉成语翻译的对译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差异浅议英汉成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的意义不能只从该成语的字面上理解,而应该从该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层次上进行理解,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内涵的基本对应与基本不对应两个方面。正确理解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差异,才能精确地对英汉成语进行翻译,才能更好的在翻译中理解和使用英汉成语,以减少或避免文化隔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象的翻译是诗歌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文中以古诗英译涉及到的几个文化意象为例,探讨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即文化意象的移植、文化意象的浅化、文化意象的替代与文化意象的省译。  相似文献   

4.
英语成语往往蕴涵丰富的喻意.对文化信息和比喻的处理成了翻译中的棘手问题.根据双语词典中成语的重要性和工具性特征,成语翻译应尽可能提供插入性对应词,以利于产出.笔者通过对英语成语中喻义和喻体的分析,在综合借鉴直译法、套用法、替代法、意译法和移植法这五种常见的翻译法基础上,认为成语翻译中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套用法和替代法作为求同存异的具体表现,由于其既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语成语,更有利于产出,应该享有该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文化的渊源不同使成语所承载的文化必然有很大差异。当成语在原语中的深层语用含义与译文不一致时,译者就应善于进行文化的移植和融合,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本文从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成语的特点,并对英汉成语翻译方法进行回顾,进而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之后分析了语用等效如何解决这种跨文化交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商标名的翻译同其他任何翻译一样,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也涉及到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只有跨越了译入语的文化障碍,才能翻译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心理的译名,从而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已成为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译者对原语文化的重写和操纵,集中体现了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对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进行分析,可以考察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实践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从而拓展翻译研究的层面。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英语习语的常用翻译法及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直译、借用和意译三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习语的翻译法。每一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的强烈的文化色彩、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刻理解源语文化的内涵,明白两种文化的生存差异,了解两种文化的相容之处。合理、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法,把翻译工作做好。任何一部优秀译作,无不是多种翻译方法综合运用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9.
成语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其意义不能只从该成语的字面上理解,而应该从其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层次上进行分析。对英汉成语在形式和出处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剖析,透视两种语言的文化渊源,才能更好地在翻译中理解和使用英汉成语,以减少或避免文化隔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翻译动机对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翻译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的;归化翻译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的。众多因素影响异化与归化策略的选择,而译者的翻译动机是关键因素。译者的目的如果是为了保持原语文化的风格,实现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会采用异化策略;译者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取悦于目的与读者,保持目的语的文化风格,则会采用归化策略。异化与归化各有利弊,应辩证地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日益密切的今天,异化翻译的使命更显卓著,担当文化交融的“大使”,扮演重要角色。不同国家民族有着各自的独特文化,正因为文化差异才使得翻译成为必然,而文化交流又须借助翻译来完成。吐故纳新是每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繁衍下去的根由。所以,异化翻译就是文化的借鉴与学习,就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交融,传达着异域文化的特色和风采,同时丰富本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欧美汉学著述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存在着“反向翻译”的情形,“反向翻译”以一种矛盾的方式说明了翻译如何与解释不能分割。中国文化通过翻译获得世界性意义,反向翻译说明中国文化具有跨文化性和世界性,经由翻译的中国经典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不再是中国文化本身。汉学译文与中国经典之间存在着意义的张力,为我们思考如何展开中国经典的现代阐释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体系,翻译就是要将两种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真正的交流。对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翻译中通常运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策略来处理。  相似文献   

14.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潮的渊源,从女性主义文化批评的视角揭示翻译这个黑匣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讨在以文化为转向的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女性主义翻译观和中外女性主义翻译实践活动的具体策略,期望在颠覆父权制二元对立中心话语的同时能建立多元共生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5.
戏剧翻译中译者要重视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翻译中的宗教文化缺失会造成目的语观众对于戏剧译作的理解与欣赏上的空白,偏差。文章旨在探讨戏剧翻译中的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商标作为一种商品符号体现着一方水土文化。通过分析宝洁公司洗发水head&shoulder、三星公司的galaxy以及Goldlion这三种国际著名商标翻译来详细阐述跨文化交际下商标翻译对产品营销的影响,并探讨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恰当的商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文化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因素会对翻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义对等、功能对等,而不充分考虑文化的因素,就会使得目的语的读者误解了源语的很多文化特点。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既注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点,又采取一定的变通,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正确了解源语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翻译活动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以及跨文化交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翻译和文化的二元关系。翻译活动的影响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也扩展到文化发展的许多层面。在文化传递和交流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人类文化的建构和延续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文化视角下,翻译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秉承特色文化,传达优秀文化,从整体上促进人类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的传达问题本质上是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在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达又受到影视翻译自身的一些特点所制约。文中结合芬兰学者Andrew Chesterman提出的翻译伦理的五大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基于规范伦理以及承诺的伦理,在影视翻译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力求做到语言层面的归化和文化层面的异化相结合,既兼顾形式也确保内容的传达。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达是翻译的本质。在文化翻译中,译者要结合语用学知识,立足原文语境,充分把握原语作者的语用用意,通过推理,寻找原文与语境的最佳关联,并深刻把握原文文化底蕴,从而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