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1O年9月13日,一个令全世界关注的消息从荷兰海牙传来。一位名叫薛捍勤的中国女性在位于这里的和平宫宣誓,出任国际法院法官。  相似文献   

2.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第一届会议于1893年9月13日在荷兰海牙召开,至今已一百年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以逐渐统一国际私法为目的的政府间组织,会址设在荷兰海牙。一百年来,它主持制定了大量的国际私法公约,为国际私法在全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已于1987年7月3日正式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国,并正在该组织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研、国际法系和《法学评论》编辑部特联合设立本专栏,以纪念该组织百年华诞。  相似文献   

3.
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的概况1.公约的谈判历程。2005年6月14-30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ague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第二十届外交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共有44个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成员国以及欧盟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此次外交大会的主要成果是完成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自1992年以来的关于民商事案件管辖权以及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的公约的谈判,并最终由出席此次外交大会的各成员国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李浩培的学术贡献,使其成为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奠基者之一。其求学治学的一生,也恰好折射出中国法学曲折前行的艰辛历程。17年前的1997年11月13日,满天薄雾笼罩着初冬的荷兰海牙。一队身着白色礼服、驾驶白色摩托车的荷兰礼仪警察从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出发,缓缓地引领国际法院大法官李浩培的灵车徐徐前行。国际法院内高高飘扬的联合国旗帜降下半旗,为他哀悼。这位以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重要司法机构,它的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由15名不同国籍的独立法官组成。他们由各国政府委派的著名国际法专家提名,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分别获得多数赞成票后才可当选,任期为9年,每3年改选5名,可连选连任。按照规定,15名法官“应能代表世界各大文化及主要法律体系”。院长和副院长的任期均为3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多年没有推荐候选人参加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1985年,倪征(日奥)当选国际法院法官。1994年,倪退休后,史久镛被48届联大选为国际法院法官(现任国际法院院长)。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与荷兰两国间的司法合作协议,国家法官学院于2003年11月4日至18日派团考察了荷兰、德国和法国的法官伦理与司法惩戒制度。考察团走访了荷兰司法官培训中心、有关法院和法学院,国际法院和联合国前南国际刑庭,德国司法部、司法官学院,法国司法培训学院等机构,对上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法官职业伦理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司法惩戒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院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起着世界法院的作用。它是根据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设立的,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它的基本文件——《国际法院规约》,是联合国宪章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法院之前,解决国际争端的机构叫“国际常设法院”。1945年4月~6月起草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做出建立一个全新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的决定,而且,新法院“与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具有同等地位”。1945年10月,国际常设法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决定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其档案和财物能移交给新的法院。新的…  相似文献   

8.
范明志 《山东审判》2003,19(3):91-94
在欧洲进修期间,中欧法律合作项目安排我们正式访问了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在毕业前的工作实习时,又随比利时安特卫普律师协会再一次拜访了这一世界上最高权威的司法机构。在了解了国际法院的基本情况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在国际社会中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司法权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进教授,1958年12月生,湖北利川人。1988年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获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国际私法专业博士。1986年至1987年曾在瑞士比较法研究所和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4年以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  相似文献   

10.
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2月27日开始对波黑控告塞黑对波黑公民实施种族灭绝案进行庭审。这是作为联合国主要司法机构的国际法院首次对一国控告另一国实施种族灭绝的案件进行正式庭审。在27日的法庭听证中,波黑控方律师指控塞黑当局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波黑内战中对波黑非塞族人实施大规模屠杀。他说,1992年,波黑非塞族人口中的相当一部分惨遭杀害。波黑于1992年宣布脱离前南斯拉夫独立。1993年,波黑向国际法院起诉当时的南斯拉夫联邦(现在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称其爪牙在波黑境内对公民实施“自二战纳粹暴行以来最大规模”的绑架、…  相似文献   

11.
1987年4月13日至4月25日,颇负国际威望的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在北京举办了第18期讲习班。这期讲习班中国方面的组织者为中国国际法学会和最高人民法院。参加讲习班的中国正式学员共50名,旁听生20余名,大多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青年国际法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实际部门的干部,另有为数不多的来自日本、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关于制订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的特别会议于1986年11月17日至21日在荷兰海牙和平宫举行。参加会议的正式会员国有23个,我国应邀派出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会议期间,笔者正在海牙讲学,得以列席旁听。  相似文献   

13.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最为重要和最富影响的从事国际私法之国际统一的国际组织。荷兰作为该组织最早的成员国之一,对该组织的长期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荷兰又是批准和签署海牙国际私法公约最多的国家,大量的海牙国际私法公约影响着荷兰国际私法的立法和实践。现阶段,为重构和完善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公约和荷兰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李浩培(1906-1997)中国国际法学家。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1936年赴英留学;1939年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兼法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法制局外事法规委员会专门委员;1963年起任外交部法律顾问。1993年就任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法官;1995年兼任联合国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法官。1997年11月6日在海牙任上去世。  相似文献   

15.
王曦  姬兆亮 《现代法学》2004,26(2):187-192
20 0 3年 1 1月世界最大的环境保护团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在中国上海成立了一个类似于海牙国际法学院那样的环境法高级学术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环境法学院。作为该盛事承办单位的中方协调人 ,本文作者对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环境法学院成立典礼暨该学院首届学术年会的盛况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6.
邓烈 《法学研究》2010,(5):196-208
国际司法机构的兴起是现代国际法最重大的进展之一。中外学界一般认为,其源头始于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和会,其后的所有发展都是海牙和会所开启之进程的延续。这种看法与实践并不完全吻合。裁判人权、国际刑事或国际公务员案件的国际法庭或法院,在性质、原则及结构体制上都与国际法院等所谓海牙法庭存在很大差异。它们有着自己的演进路径,其源头不是海牙和会,而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会。海牙和会代表了国家间基础上的横向权力结构,而凡尔赛和会则是纵向的、有组织的现代国际社会兴起的标志。现代国际社会在可预见的将来仍会维持这种二元结构,这也就决定了国际司法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院的“复兴”与我国之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4月1日,联合国国际法院将在海牙和平宫欢庆其50周年诞辰。作为现今国际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临近“知天命之年”的国际法院,其管辖权如今处于怎样一种状况?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国际法院规则》之当然成员国,对其管辖权应作怎样更为积极的考虑?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有关问题作一探析。 一 1945年之《联合国宪章》规定建立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其基本目标是实现“以和平方法  相似文献   

18.
8月20日至24日.第六届欧洲司法鉴定联盟会议(6nd Europe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在荷兰海牙召开,应邀以杨旭主任为团长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司鉴所)代表团一行四人赴荷兰参会。李成涛研究员就司法鉴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了专题发言。大会期间,代表团访问并参观了荷兰国家司法鉴定研究所,并就教育培训和项目合作等事项与该所的负责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我国当代国际法学界泰斗倪征和李浩培两先生的百年诞辰。同年同月诞生于苏沪两地的倪征和李浩培,从年少弱冠负笈东吴大学法学院同窗求学至耄耋之年分别赴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和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法官的70余载的法律生涯中,他们博览群书,学贯中  相似文献   

20.
2019年7月2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举行的第22届外交大会上,来自70多个国家、欧盟和10多个国际组织共400余名代表谈判通过了《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以下简称《判决执行公约》)。中国及其他各国代表对最终的公约文本予以确认。《判决执行公约》是首个全面确立民商事判决国际流通统一规则的国际性文件,系统规定了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的范围和条件等,对国际民商事领域的司法合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