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讲话深刻阐述了一系列事关文艺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作出科学概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总的看,这是一篇新时代文艺理论经典、一篇新时代文艺工作宝典。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见效。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对目前我国文艺发展存在问题的梳理和方法指导。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高校师生的艺术价值取向影响社会主流价值发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与目前高校师生艺术创作导向性结合起来研究,能为培养德艺双馨的高校师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邓红  王琳 《学习论坛》2023,(1):20-27
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将“人本”情怀放在首位的突出表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指向。习近平关于人民信访工作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理论根基,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人民信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创新思想为直接依据,最终形成于习近平关于人民信访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坚定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信访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民信访工作,让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民信访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践行这一科学理念,须完善人民信访工作制度,加快人民信访工作法治化步伐,推动人民信访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构建人民信访工作多方共治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一殷切希望,饱含博大的人民情怀,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深刻认识“坚守人民立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丰富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社会主义文艺有更好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文艺思想明确指出了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文艺工作者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区域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的实践探索,为习近平认识和探索区域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从相关论述以及浙江的实践来看,习近平关于区域发展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坚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坚持统筹协调的区域发展路径、坚持通过激发内源活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坚持“两山”重要论断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遵循、坚持发挥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作用等核心要点,形成了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引领性等基本特征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并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前进号角。正确把握历史方位。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顽强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到"人民"二字,并特别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刘忆林 《新湘评论》2014,(23):60-61
2014年10月15日上午9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群话。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一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海亮 《奋斗》2023,(1):17-19
<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摆在“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至上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体现了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原则立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觉醒向度来看,中国人民历史主体意识的格式塔转化激发了爱国人士对国家现状的自主思考,在思考实践中实现了人民主体性的自主觉醒;从迸发向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为“人民至上”重要论述提供了现实前提;从升华向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党情出发,着眼人民所想、人民所盼、人民所求,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人类特质的“人民至上”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嘱托,是人民的期待。时代和历史的召唤在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中回荡,文艺战线正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地迈向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工作肩负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忘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开创了全面发展新局面,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统帅"。完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时,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置于首位。探究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与历史演进,对理解、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经验和重要方法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虞爱华 《党建》2020,(4):25-26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指挥、亲自部署推动,先后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加快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文化文艺事业活力迸发、成果显现,近三年共获国家级文艺奖项40个,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刘笑 《理论建设》2019,(5):27-3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他从科学界定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胸怀广大人民群众,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出了关于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主要包括群众利益观、群众动力观、群众立场观和群众评判观等四个方面。习近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务实既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行为品格。在正定工作的历史实践形成的习近平务实精神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底蕴,更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坚持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解决矛盾的系统思维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方略;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价值标准;坚持知行合一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价值学角度看,人民至上思想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价值立场、价值宗旨和价值方针等丰富内容,其思想理论内涵是: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想,矢志不渝信仰人民的力量;毫不动摇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敬畏人民赋予的领导权力;忠实履行人民至上的价值宗旨,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切实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方针,塑造忠诚奋斗奉献的品格作风等。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领导力,对于开拓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思想内涵和新时代的领导力研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思想,增强领导本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