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渊 《理论视野》2023,(2):68-73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持续提供乡村振兴动力引擎的战略选择。区域差异、目标偏离和主体差异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客观上存在的问题。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注意区域性差异、注重分类性要求、重视主体性培育,采取理念创新、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等方式,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领,充分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着力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共同体之路。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并通过内生式发展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在紧紧依靠和科学调配现有乡村本土人才的同时,还应通过挖掘农民群体中所蕴藏的创造潜能,催生出大批新生本土人才,实现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有效供给,造就一支爱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本土人才队伍,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1]通过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了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有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带动赋能、农村电商赋能、“数据链+特色产业链”融合赋能和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赋能四大典型模式。文章对四大模式的内涵、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客观全面分析,进而从投入、人才、平台和机制体制方面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意识,实现农村的内源性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一个乡村振兴试点村为例,探讨了以退休干部牵头的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力量助推乡村内源性发展的策略和路径。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融入-培育-助推”的行动逻辑来助推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具体表现为:社会组织通过融入国家政策体系、地方行政体系和乡村社会体系,引入外源式资源培育农民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助推村社实现产业和治理的组织化,推动农村内源性发展。这种发展路径与社会力量不同阶段的助推策略相呼应,且各阶段相互交错,是一个双向非线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力量促进了外来资源引入与内生动力培育的融合,实现了村庄的内源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国家为改变农村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乡村产业发展落后、乡风文明衰落、乡村治理失序等问题,仅靠政府解决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会导致实践的有效性不足,这就需要引入社会力量来共建共治。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资本可以充当有力的助手角色。把社会资本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是实现社会资本成功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应从拓展乡村社会网络、完善乡村社会规范和重塑乡村社会信任三个维度来重构乡村社会资本,实现社会资本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1]。  相似文献   

6.
孙涛  王硕 《理论与改革》2023,(1):143-156+168
重塑城乡关系、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经济数字化转型作为驱动经济新动能集聚的核心要素能够为乡村建设提供内生动力,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数字经济通过数字要素促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数字产业驱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数字技术带动公共资源共享,为实现以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以及空间融合为主的多维融合提供动力。现阶段,数据要素共享、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治理水平提高以及数字政策保障等有助于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多维融合。为此,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实践方略引导,夯实数字经济在城乡发展之间的联结作用,探索赋能效力充分发挥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周娜 《理论探讨》2022,(2):159-164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产业振兴和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核心支撑,而乡村振兴可以通过生产力革新和生产关系调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依托。乡村振兴视角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在于: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塑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才聚智,释放要素活力;构建乡村生态命运共同体,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字普惠是数字经济时代满足乡村振兴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的重要途径。在归纳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从技术服务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进行分类,有助于准确把握“数字”性在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对部分金融机构承担的农村数字普惠项目的调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临现实中的堵点,如农户缺乏数字金融素养、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数据治理存在缺陷等。应从增加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供给的多样性、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完善农村数字征信体系、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数字应用意识、健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体系五方面实现突破,加强社会各方对数字技术的运用与共享,合力打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让乡村振兴落地成为重要议题。参与式发展理念强调被发展者的主体地位,乡村振兴有必要重申参与式发展。基于对广东省G市L村两家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发展的比较研究发现,乡村振兴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参与式发展模式,即“社会经济参与模式”“市场经济内生型参与模式”。两种参与方式虽然都强调发挥村民积极性与本地社区优势,但在价值选择、工作方法、工作策略、行动主体、社区影响等五个方面有显著差异,更是产生了难以评判的实践效果。因此,乡村振兴需要秉承参与式发展核心的赋权观念,但同时要超越其局限,形成官民共治的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社区自组织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积极公民是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徐爱好 《求知》2020,(4):53-55
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双街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充分调动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从"保姆式管理"到"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不动”的困境延续到了乡村数字治理中,表现为乡村数字治理的官僚化、悬浮化、形式化和技术化,本质为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数字改造伴生的国家政权干预压缩了乡村自治空间,悬浮型乡村治理结构中干群关系的松散难以产生有效动员,以及农民自身数字能力贫困的制约,阻碍了农民主体性的实现。须通过还权赋能,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数字治理的意愿、能力和权利,重塑农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2,(1):52-5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面对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运行中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整体治理能力与基层群众综合性需求契合度不够、治理的现实基础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新问题新挑战,要健全农村组织体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支撑保障;增强社会治理主体合力,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农村劳动力价值萎缩、农村社会结构性力量弱化、多元价值观渗透与蔓延而带来的职业转向已然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农民职业选择面向的外倾,对乡村文化振兴带来诸多影响,农耕文明趋于崩解、熟人社会关系网络断裂、传统礼俗秩序式微,进一步动摇了乡村文化的未来发展根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回归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性、客观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发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行性、创造乡村社会新的现代性农民职业。  相似文献   

14.
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可视化分析发现,中国数字乡村研究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即研究初始期(2016年以前)、缓慢增长期(2017年—2019年)和快速增长期(2020年至今)。研究热点体现在数字乡村的理论阐释、数字乡村与经济发展、数字乡村与乡村治理、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以及数字乡村的困境及破解路径五个方面。研究演进趋势主要表现为研究热度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研究内容从关注数字乡村经济到关注数字乡村全面发展、研究方法以经验研究为主。研究演进趋势主要受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社会层面的乡村社会转型与发展、个体层面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从统筹城乡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也是对国家一系列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枣庄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点,针对本地的实际,提出枣庄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社会工作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社会力量,基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历史经验,当今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服务水平的提升、政府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工作职业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社会工作能够凭借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和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并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困难特殊群体、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
乡村性伴随着乡村本质的理论反思,以空间、产业和身份三要素的扩展为表征,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双重交织中动态演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与市场共同展开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形象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然而,对新时代乡村性的理解的一些偏误,产生了脱离乡村尺度对乡村进行主观构建和想象强加的系列行为,带来了乡村空间建设失真、产业利益分配错位以及乡村主体权利缺失的新困境,乡村性在积极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反而进一步流失。乡村性概念的重塑,纠正了乡村建设中乡村“他者”对乡村社会的叙事偏差,回答了乡村振兴“为谁而兴”的根本性追问,成为乡村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的振兴,能否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向上作用事关乡村社会的重建和发展。历史上,乡绅为皇权向基层社会延伸的权力载体,在国家与乡村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皇权通过乡绅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治理,达到了"家天下"的愿景。乡贤文化曾根植于乡村社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乡贤一度退出农村社会舞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史为鉴,乡贤作为乡土社会的成功人士,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理应被纳入乡村建设所需的人才范畴。新乡贤传承了"乡绅治村"的传统,在主体范围、资格获取方式、发挥作用方式等方面对传统乡绅进行了传承与重塑,乡村振兴中鼓励乡贤返乡对推动农村产业转型与升级、建设文明乡风和实现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但乡贤参与乡村振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地方实际出发进行引导和规制,以实现他们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9.
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责任共担、行动共为、价值共通、情感共融、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当前,“城归”红利不断释放、国家政策持续赋能、信息技术有效嵌入为建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有利契机,但是也使其面临结构松散化、意义世界隐退、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多重挑战。因此,要着力整合乡村多元利益、重建乡村意义世界、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乡村治理效能,从而筑牢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之基,进一步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社区大致经历了由文化共同体到生产共同体到逐步向社会生活共同体转型的嬗变。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的重塑过程,是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变革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转变党和政府对乡村社会执政方式的战略部署,也为乡村治理的转型提供了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