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之际,战争频仍,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残酷的战争中遭受了肉体与心灵的双重蹂躏。战争期间,女性遭受的性暴力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浩劫,性暴力具有施暴者残忍、受害女性人数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性暴力事件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极端扭曲。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战争在战争认知领域的争夺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再仅是外在军事实力的对比,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战争主体心态和意志的较量。在影响战争认知的主要因素中,战争主体意识和利益取向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主体的战争认知,而舆论环境、网络传媒和意识形态则从外在深深地影响着战争主体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3.
把握规律的内涵、属性与分类,厘清战争运动与战争指导活动的联系与区别,是正确理解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的科学内涵和内容体系以及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二者之间联系和区别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纬国 《传承》2008,(16):124-125
在战争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科技的作用体现在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先进的武器装备推动了战争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加快了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战争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科技的作用体现在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先进的武器装备推动了战争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加快了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高度关注和思考的事关国家安危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一书中,约有40多篇文稿程度不同地论述了战争与和平问题,包括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统一的,要和平不要战争,争取比较长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爆发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如果战争无法阻止我们也不惧怕,全世界人民应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等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判断世界形势、有效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毛国辉  吴勇 《湖湘论坛》2006,19(5):82-84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下,人们要求对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进行限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在研发使用各种新式武器中总是想方设法规避战争法,这其中呈现出大规模研制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大量研制使用战争法没有明确禁止的高新武器、改造不符合战争法的武器装备等趋势。  相似文献   

8.
克劳塞维茨和若米尼是19世纪上半叶西方战争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在战争学说上自成一体,各有千秋。本文通过比较他们共同涉猎的战争规律、民众战争、战略思想、进攻防御、集中兵力等问题,探讨他们研究战争方法的得失,以期从中获取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东方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和被推崇为西方军事理论经典的<战争论>,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孙武和克劳塞维茨在"慎战"、战争的要素、战争认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略进攻与防御、集中兵力以及将帅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诸多惊人的相似或相近之处.深入比较这两部著作在上述问题上的观点,对于深化战争理论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现臣  陈文胜 《前沿》2004,20(3):186-188
汉武帝发动的征伐匈奴战争历时数十载 ,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击败了匈奴。结束了其对汉廷北地的侵扰。对此人们意见不一 ,有褒有贬。本文从时代和政治角度以及我国历史疆域的初步形成 ,多民族融合发展 ,积极评价了这场战争 ,同时论述了匈奴领袖人物呼韩邪归汉和这场战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不确定性是战争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如迷雾般弥漫在战争的上空挥之不去.高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并未驱散不确定性的迷雾,只有培养果敢的决策能力和灵活的指挥艺术、善于用最大的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塑造具有超常性的军事思维,才能驾驭信息化战争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王准 《求索》2008,(1):201-205
虽然中国兵学思想在春秋末期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但是在周代的战争中,仍然有大量非理性因素的残留。非理性因素之一,就是在战争中使用的巫术。周代战争中的巫术可以划分为四类:祭祷之术、告献之术、预测之术与厌胜之术。并且在总体上显现出两个特点:其一,越是接近中原地区,经过周礼的改造,战争巫术的仪式越规整;其二,进入战国时代后,战争中巫术的痕迹越来越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因每个人的战争体验、知识结构、职业性质、生活阅历等不同而差异较大,确实也存在保守派、右翼分子与进步派在战争责任认识上的二元对立现象,但简单的二元对立难以说清战后日本人战争责任认识的复杂性。重溯战后日本社会的变迁、国际环境影响和亚洲邻国人民对日本战争责任的追究,可见多重因素的相互影响与刺激,虽然改变着部分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但未能从根本上撼动日本人战争责任认识的总体框架。这是日本社会难以形成历史“共有”的重要原因,也是东亚历史和解任重道远的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4.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 ;2 1世纪人类社会还将面临战争的严峻考验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所作的战略判断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前瞻性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定的战争史观作为对战争与战争历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尺度的.贯穿于日本军国主义"战争史观"的多重价值诉求,源于其传统文化中功利至上的价值观,并由此形成了其实用主义的"双重战争价值标准".从价值观上审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史现",有助于从深层上揭示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和战争历史认识上的价值误区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
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一书中,从新的视角分析和预测了当今及未来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现代文明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知识是未来军队战斗力的核心资源和知识可以成为未来维护和平的因素等重要论断,但他把战争限制在不同文明之间的“民主和平论”、把知识视为未来战争的源泉和主权观上的“西方中心论”,则是片面的和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分析是深入研究战争法的有效方法之一。从战争的经济本质和战争法的形成、战争法的作用机制上看,经济利益是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内驱力,也是制约战争法的根本因素。在当代,只有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上的战争,才是最经济的战争,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战争的预期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宗教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既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道义力量,又可能是诱发冲突,挑起战争,导致战争规模扩大、战争进程延缓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宗教对战争的负面影响以及我国的宗教政策与国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战争     
音乐与战争戴瑞吉音乐与战争能联系起来吗?这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古今中外确实有过很多音乐影响了战争胜负的事例。古代欧洲,斯巴达人和美塞尼亚人发生战争,双方对垒时日旷久,后来斯巴达人请雅典人支援,但雅典只派了一个教师作为援军,而且还是个腿脚不灵活的人...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战争对传统的战争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战争的合法性成为战争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战争合理性之争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作战行为"慈性化"成为争取道义支持的焦点;战争伦理与战争法的反用成为军事弱势方进行军事斗争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