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皓 《政法学刊》2003,20(4):3-5
对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我国学术界大致上可以分为“法哲学独立论”和“法哲学即法理学”两大系列观点。法理学与法哲学都是研究法律一般理论的学科,但由于支配它们的哲学思维有差异,因而使得它们的研究模式有了差别。正是这种研究模式的差别导致了法理学与法哲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不能因为这些区别便可以否定“法哲学即法理学”这种观点,而且这些区别的存在只应被看成是划分法理学或法哲学中不同流派或分支的一个根据。  相似文献   

2.
法哲学与法理学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自其共存之始便诸多争议.尤其是在我国,二者常常被混用.要想理清法哲学与法理学之间的关系,必须追溯到二者的产生之时,回望其发展演进的历程,在动态的法学思想史中寻找“法哲学”与“法理学”的初衷.所谓的“法哲学”实际上是由大陆法系国家所创造的概念,是指对法的形而上学的理性思考,是关于法的哲学;而“法理学”则是由英美法系所创,是一个处在发展演进中的概念.我们需要深入各自的语境中去理解二者的概念,理清二者的关系,在引入西方法学理论时做到清楚的鉴别和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律师参与网络立法是法哲学的思考律师是广义概念下的理性人,网络法律规范是理性的,网络立法体现着实践理性,律师有能力,也应当利用自身的特征和优势参与网络立法。律师运用思维的怀疑与理性的实践,在参与网络立法时应当、也有能力在论证网络法的“社会控制目的”和“正确性”时保持自身的优势。易言之,律师参与网络立法体现着法哲学的思考,律师需要运用法哲学的思考参与网络立法。上述两个方面就是本文关于律师参与网络立法的法哲学思考。虽然前面路很长,也很曲折,但是我坚信这条路是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根…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大门已经开启。以微机革命、网络革命和通信革命为主流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P1)我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抗拒这股席卷全球每一个角落的浪潮,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融入到了这样的时代中。这是一个充满了激情、令人兴奋而又叫人难以捉摸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网络使得现实与虚拟变得模糊,基因克隆技术将梦幻变为真实,高集成化的半导体芯片将整个世界变成充满智慧的胜境。与此同时,好莱坞影片《黑客帝国》中描述的那种令人难以控制,处处充满着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界对法哲学与法理学是否应该区分开来存在争议,本文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都是研究法律一般理论的学科,但由于支配它们的哲学思维有差异,因而使得它们的研究模式有了差别。正是这种研究模式的差别导致了法理学与法哲学之间存在着区别。  相似文献   

6.
黄茂钦 《河北法学》2002,20(6):53-56
在法哲学的视界下 ,“经济审判庭的撤销”既是一个具体的法律事象 ,又是一种亟待考察的法意识。对此二者的“反思” ,有待我们直接深入观照现实的社会化的法律生活世界 ,同时给予“撤销”这一文本以解释学的诠释 ,由此获得对“撤销”事象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体认。通过这样的理路 ,建构融时代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经济审判机制方才显出其必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法哲学——第22届IVR世界大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IVR)第22届世界大会的主题是“全球社会中的法律与正义”。大会讨论了全球化与法理学的变革、全球化与法治、全球化与民主、全球化与宪政、全球化与正义、全球化与人权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全球化时代的法哲学的轮廓。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 ,形成以儒家伦理法哲学为正统和主干 ,并以其“仁学”本体观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它们仍是精芜杂陈 ,因此急需要对中国传统法哲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针对法理学与法哲学是否属于同一个概念,我们有没有必要对此做一个明确的区分,在什么情况下二者存在交集等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晚年在柏林大学任教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这部作品是黑格尔对自己庞大的哲学体系所作的最后的补充和发展。他在这本书中明确提出“哲学主要是或者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看法,这使得他的“法哲学”成为表现他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最保守的著作。事实上,黑格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法学》2010,25(1):1-1
在当代法学理论领域,英美法理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吸引着众多追随者。2009年深秋,若干有志于英美法哲学的博士生与硕士生追踵前贤,以英美法理学为研习对象,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蓟门法哲学研习会”。“蓟门法哲学研习会”专心于英美法哲学学术传统内部之基本命题,深入其理论脉络,开展思想史阅读和专题研究等研习活动,并定期邀请国内研习英美法理学之先进做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作为部门法哲学的民法哲学和亚部门法哲学的家庭法哲学在晚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新人文主义思潮在其中尤为独树一帜.新人文主义民法哲学主张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之统一、平等原则非民法基本原则和民法的公私法混合性,新人文主义家庭法哲学主张家庭关系的屈从性,包括夫妻关系的相对屈从和亲子关系的绝对屈从.无论是新人文主义民法哲学还是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家庭法哲学,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民法对人的回归和对弱者予以保护.新人文主义民法哲学和家庭法哲学透射了社会变迁中的私法研究范式转变,其价值取向是正义.  相似文献   

13.
经验哲学之兴衰与中国判例法的命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判例法与经验哲学之必然逻辑关联关系的一般原理的探讨 ,以个案形式分析了中国古代经验哲学之兴衰与判例法命运的关系 ,认为中国古代既是一个经验哲学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有着相当发达的判例法的国家。经验哲学之主导地位与判例法之发达间具有必然的逻辑关联。然而 ,近代以来 ,由于国运的衰弱 ,在人们寻求“根本性”解决方案的时候 ,抓到了来自德国的思辨哲学 ,却丢弃了自己曾占主导地位的经验哲学。由此 ,也导致了中国判例法命运的多舛。如果要在未来的时日中把复兴判例法作为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 ,就宜同时在中国重建经验哲学  相似文献   

14.
从最初统领一切的哲学领域分离出独立的法学学科,是人类科学认识的一种进步。从法学再到法哲学,更是在哲学思辨下对法的一种认识飞跃。  相似文献   

15.
从最初统领一切的哲学领域分离出独立的法学学科,是人类科学认识的一种进步.从法学再到法哲学,更是在哲学思辩下对法的一种认识飞跃.  相似文献   

16.
陈锐 《政法论丛》2014,(2):50-59
《晋书·则法志》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法哲学的经典作品.在法本体论问题上,《晋书·;刑法志》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整体论”的法律观,即法律是一种复合物,呈“三位一体”结构,其权威也是建立在“复合型权威”基础之上.在法认识论问题上,《晋书·刑法志》叙述了晋代的人们在“法律科学化”方面所做的种种尝试.在法律方法论上,《晋书·刑法志》表达了尽理为法、奉法循理等科学的司法理念.《晋书·刑法志》中的法哲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法哲学.  相似文献   

17.
<正> 说目前荷兰正当其法哲学研究之全盛时期,决非过甚其词。一个拥有会员两百人的法哲学协会(Vereniging voor wijsbegeertedes Rechts)每逢召开年会,都济济一堂,或宣读论文,或参加毫无拘束的自由辩论。何况,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已经出版了不少著作,阐述法哲学上许多专题,且所论颇有独到之处,引人瞩目。但也不容否认:由于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哲学界都具有一个保  相似文献   

18.
孔子法哲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长建  杨龙 《政法论丛》2007,2(1):92-96
“正名”是孔子法哲学的本体论维度,“时中”是孔子法哲学的方法论维度,“人本”是孔子法哲学的价值论维度,而前两者是从属于后者的,“以人为本”的孔子法哲学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哲学思想的必然逻辑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张杰 《中国检察官》2007,46(3):13-15
以人为本”的“本”其主要含义是: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应把人当作主体;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应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尺度;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应把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指导下的法哲学包括的弘扬法律人文精神;认识“人的类本质”,确立人类的法律主体资格;确立个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20.
俞荣根 《中外法学》1992,(1):36-37,69
<正> Ⅰ.九十年代的中国仍处在时代变革时期。变革呼唤着法律,呼唤着法治,也呼唤着法学。在未来中国的法学发展中,法史学能否为之提供大智大慧的启迪,这是时代对法史学的挑战,也是法史学的新的机遇。如果从法的理论思维能力的角度看法史学提供的智慧、启迪,那么,这种启迪主要应由法的历史哲学来承担。恩格斯曾经指出:"……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