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民意表达是公众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评价来表达愿望与诉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的活动。从评价论的角度看,网络民意表达具有对社会存在的认知内容,体现着众多不同的网络群体的利益和要求,是以网络为载体反映网民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和基本问题之间价值关系的一种社会评价活动。网络民意表达本质上是一种民众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助推了"后真相"的演化。"后真相"现象下,事实真相被虚化,情感和自我感受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网络舆论引导面临严峻挑战,部分民众心理焦虑感上升,主流价值观淡化,情感自发性行为增加,网络集体行为之下极易爆发网络暴力。要求我们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相结合,完善网络参与主体责任制,提高网民网络媒介素养,抑制非理性的情感宣泄,使法治、理性、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萦绕网络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平等性、聚集性等特征的突显,网络成为中国民粹主义的主要阵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也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或反映。网民采取群起而攻之或非理性恶搞的方式,将怀疑和批评的矛头集中指向知识、权力、财富甚至法律权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遏制权威、关怀弱势群体的同时,极易造成社会冲突的一面也逐步显现。因此,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风险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4.
谢金林 《公共管理学报》2012,(1):80-93,126,127
本文打通个人层次与社会层次联系,从微观层面展现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抗争动员的一般图景,以克服资源动员理论对中国网络政治抗争动员机制解释的不适应问题。湖北"石首事件"个案分析表明,情感在网络政治抗争动员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个体层次看,事件对网民的情感刺激决定了网民对事件的解读方式,从而直接影响公共话语建构和网民的社会认同。从社会层次看,网民情感反应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社会文化框架决定着政府与网民互动的模式,直接决定网络政治抗争动员框架的建构。打通个体分析层次与社会分析层次的联系是理解情感影响下的社会认同建构是根本,也是理解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抗争的根本。分析情感对网络政治抗争动员的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网络社会运动的内在机理,也有利于政府科学应对网络集体行动,促进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何军 《学理论》2013,(22):53-54
近年来,由于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网络舆情也异常活跃.如果对网络舆情处理不当,不仅可能诱发民众不良情绪,而且还会导致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有助于我们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保持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必须鼓励网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具体的事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理念、一种主张、一种行为准则,不断提高其网络素养,促进网络社会稳定有序地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复杂化的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映射网络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的根基是现实社会。反过来,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的镜子,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但这种映射并不一定是原样反映,它可能是通过某些变形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社会。这种映射在网络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得以体现,例如网民的各种行为、活动以及作品。1.网络浏览对现实社会的映射。网民阅读的"热区"或"盲区",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现实社会的某种状态。尽管网民的浏览行为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从认知到实践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以及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教育过程所具有的阶段性,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由低级到高级递进的层次性建构,分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知、网民自我能力的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义的归宿、网民实践行为的呈现等四个目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正是随着这四个层次的递进展开而达成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的运行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单地说,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网络舆情具有形成情景的虚拟性、主体身份的特殊性、内容的多元性和分散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郑文新 《学理论》2013,(23):389-390
当代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深刻变化。高等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和信息资源中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中国网络发展的前沿。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数量日趋壮大,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都产生了影响,因此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课题。研究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因势利导利用网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民个体生存、成长、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或人文关怀价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为:促进网民个体社会化、提高网民的主体性、满足网民的精神要求、完善网民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反腐是整个社会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政务和网络投诉监督为平台,并且与制度反腐相结合共同促使执政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循廉政法律规范,从而达到遏制腐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当前制约网络反腐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从反腐主体角度思考,网民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1)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载体,既具有对于信息的承载能力,又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使用,对教育客体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在微博中,教育主体包括掌握公权力的机构、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及所有致力于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微博;教育客体是指通过微博接受教育的普通民众。微博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保障作用、育人作用和协调作用。教育主体可通过积极回应法、共情法、比较鉴别法、心理问答法实现对客体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1)
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思潮借助于博客、论坛、微博、微信、QQ等平台进行传播,这种传播具有碎片性、海量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在日益增多的网民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要应对这一冲击,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技术,聘用网络意见领袖担任公共宣讲员,完善网络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8)
在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呈泛娱乐化倾向。这种特征的呈现,既是因受到网络时代社会思潮形成、传播方式的影响,也是大学生自身求关注心理的需求所致。虽然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关注多是因感性因素所致,具有摇摆性与不确定性,但其价值观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因此,有必要从理念、内容、方法上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引导,使其识别社会思潮的本质,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坚定其社会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意识形态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机制,网络意识形态的感性化传播已经成为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议题、算法与编码的资本驱动,媒介、网民与社会的主体互动,技术、文化与权力的现实运动,凸显了网络意识形态感性化传播机制的重大变化。网络意识形态的感性化传播通过"质询、赋权、资本运行"的方式影响着社会价值体系和权力结构,并日益成为关乎社会治理的重大现实问题。鉴于此,优化议题设置模式、完善网络制度建设、构建媒介素养教育、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是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定数量的网民为了特定目的围绕热点问题,在网络公共领域大规模汇聚意见进而影响现实生活的群体性事件。在历史沿革上,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之一,具有规模性、冲突性、集群性、制度外行动、人民内部矛盾等特征;在要素构成上,具有鲜明的网络属性:发生空间在网络公共领域、主体是网民、客体是适合网络传播的热点事件、形式是意见的网络汇聚。此外,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现实群体性事件三者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消解破坏性网络政治动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坏性网络政治动员的发生与发展与网民群体的思想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消解破坏性网络政治动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阮东彪 《学理论》2010,(21):197-199
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但网络也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进困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已不能适应大学生网民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力不从心,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已经很难奏效,如何解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课题,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指出:一是配备与培养政治素质、信息素质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是构建网站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以学生为本,把握网络互动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梦蝶  张曼 《理论导刊》2023,(3):99-106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在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下,以青年为主要群体,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网络青年亚文化历经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弱化、碰撞催化、交融强化等阶段,呈现出主流化转向之态势。基于社会、青年、亚文化自身三重维度,网络青年亚文化主流化转向因于社会发展的切实成就与困境、青年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变迁及文化传播机制与形式的拓展。新时代,推进网络青年亚文化主流化转向的良性发展,需明确青年主体性发展的多元诉求、认可包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发展、引导规制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消极因素,以确保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主流文化引导下实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