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公安监所是我国公安机关依法设置并管辖的有关刑事羁押、特定刑罚、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机关。公安监所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安全防范,近些年来,公安部门又提倡要在公安监所中大力开展深挖犯罪的工作。监所安全防范与深挖犯罪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我们既要认识到它们对立的一面,加以预防控制,防止出现彼此削弱的情况;也要注意到它们统一的一面,并加以合理应用,提高公安监所的整体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2.
公安监管场所承担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行政处罚正确实施的重任.鉴于监所安全事故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要结合法律赋予公安监管部门的职能,分析监所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监所安全事故形成的原因、针对监所安全事故形成的要素去探索防范监所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行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升安全系数,确保监所安全.  相似文献   

3.
罪犯团伙是监所内长期存在的一种消极社会现象,是监所安全稳定的主要隐患,是监所客观原因和罪犯主观心理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罪犯团伙的主要原因是人的社会属性原因、监狱不良环境原因和罪犯不良需要原因。对待和处理罪犯团伙必须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和教育为主、区别对待的原则,要针对不同类型罪犯团伙的具体情况,从技巧上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罪犯形成团伙的主观原因,从治本上加大教育改造力度;针对易于形成罪犯团伙的客观原因,从措施上强化对罪犯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监所安全历来被视为看守所管理的基本问题,监所侦查是监所的一项法定职能活动,与监所安全、刑罚执行、教育改造和监所生活卫生管理等职能一样,是监所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所安全与监所侦查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实务上,无论是从侦查实务角度还是诉讼理论角度,均存在种种争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方法是研究监所侦查问题的基本方法,应明确监所侦查理论对于实践的应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析创建“和谐监所“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整合警力资源。各级领导应从公安工作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基层监所建设,正视监管基层工作的不足和困难,配强基层监所领导班子,充实基层监所的警力,争取3年内使监所警力基本达到公安部规定的警力配备标准,由于客观原因警力暂时不能配足的,也应设法增加辅助人员编制,从事非执法性工作,做到合理配警,科学用警。要进一步优化基层监所民警  相似文献   

6.
"10.17"暴力袭警越狱案虽发生在司法系统,却给公安监管系统敲响了警钟。足够的警力是安全工作的保证,但还要十分注重优化勤务组织,科学配置和使用警力;良好的技防设施是监所安全的重要基础,但关键在于技防与人防、心防的有机结合;完善的制度是确保监所安全的前提,但一以贯之地狠抓制度的落实是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切实掌握狱情动态,及时察觉并化解安全隐患是确保监所安全的重要一环;必须密切协同驻所武警,建立两警联动防暴制逃机制及相应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必须切实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监管,不纵不枉。  相似文献   

7.
论监所监督     
一、监所监督的概念和特征监所监狱,亦称监所检察,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监所监督的含义,具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监所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的活动以及组织劳动教养的活动是否合法所实行的监督。狭义的监所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各项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行刑司法检察制度,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的监所监督。监所监督具有如下特征:(一)监所监督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能。根据我国宪法第129条和…  相似文献   

8.
在"智慧公安"建设中,公安监所管理部门以"智慧公安"统筹、卓越、共享等理念为引领,结合监所管理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智慧监所"建设,实现了监所工作安全感知泛在化、指挥协调扁平化、研判矫治一体化、应急处置高效化、服务保障全时化。同时,在"智慧监所"的推动下,监所管理科技含量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公安监管警务流程再造和监所管理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监所深挖犯罪不是临时任务,而是长期目标,为了使深挖工作保持持续态势,一要在监所推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机制,二要在机构上建立完善的专业化的狱侦机制,三要在行动上形成公检法三家协调的合力机制。只有机构健全优化,深挖犯罪工作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监所线人制度乃现代社会中的必要之恶。监所线人证言与一般证人证言相比具有内在的不可靠性,故需谨慎采用,否则容易造成冤狱。美国和加拿大均有类似的惨痛经历,因此近些年进行了司法改革。我国也面临类似问题,有必要借鉴域外经验改革完善: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监所线人证言,不与普通证人证言等同视之;另一方面须完善审查机制,确立假定不可信规则与补强规则。此外,还应重视跨部门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监所线人制度乃现代社会中的必要之恶。监所线人证言与一般证人证言相比具有内在的不可靠性,故需谨慎采用,否则容易造成冤狱。美国和加拿大均有类似的惨痛经历,因此近些年进行了司法改革。我国也面临类似问题,有必要借鉴域外经验改革完善: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监所线人证言,不与普通证人证言等同视之;另一方面须完善审查机制,确立假定不可信规则与补强规则。此外,还应重视跨部门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公安监所深挖犯罪的对策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监所深挖犯罪应当强化深挖意识,筛选好重点人员,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公安监所的优势特点。同时在技术网络、政策兑现、队伍建设和机制的完善上下功夫,才能确保公安监所深挖犯罪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现行监所检察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发挥。对此,应从立法上明确派驻检察监督方式以增强其权威性;将监所检察职能定位为刑罚执行监督和监管活动监督,建立起以派驻检察为主的同级监督或者提高一级监督模式;厘清派驻检察、监所检察、派出检察院机构各自的权限、职责,基层监所分设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机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派驻检察仅受其派出检察院和上级监所领导与业务指导,并对其负责。  相似文献   

14.
将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治安拘留所和安康医院统一划归监管部门管理是公安改革的一部分,公安监所管理由原来单纯的对看守所的管理扩大为对五所一院的管理,监所性质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监所首先是公安工作的一项专门业务,其次是国家刑事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措施的执行机关。具体说,五所一院各自性质又有所不同,既有监狱、国家司法机关,还有司法行政机关和行政医疗矫正单位,其历史沿革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产教融合可以整合学校与监所单位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更好地培养监所警察。建设监所警察类专业的顶岗实习基地,要以监狱为主导,监所单位和学校联合,做好硬件、软件、制度建设,争取政策支持,保障经费。在完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实习基地能够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公安监所管理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刑事诉讼和各类行政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监管工作质态的优劣,是衡量国家法律的权威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监管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的监管民警年龄偏大、职业倦怠感滋生、岗位荣誉感缺失、缺乏工作激情、缺乏安全意识等安全隐患。要始终坚持"确保安全、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强化建设"的监管工作思路,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公安监管队伍建设、落实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监管民警工作责任心、警钟常鸣加强监所民警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7.
贯彻全省公安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公安监管工作,一要强化风险管控,确保监所安全;二要立足监管实际,落实"四项建设";三要深化纪律整顿,建强监管队伍;四要努力有所作为,推进监管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公安监所突发事件处置》是一门针对公安监所中发生的威胁监所安全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课程,是目前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核心课程之一,而课程中"监管民警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也正是监管警种最需要培养的岗位核心能力之一。加强《公安监所突发性事件处置》课程建设,必须在明确其重点、难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9.
在重大疫情发生背景下,公安监所面临着人员流动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封闭环境下的快速传播风险、重症人员所外送医就诊风险与疫情传播下的强制措施变更风险,而现有公安监所突发疾病应急处置机制,又不足以有效应对监所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公安监所疫情应对机制研究,有助于提升监所应对突发疫情的防控能力,降低疫情在监所内传播与扩散风险,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与监管安全。  相似文献   

20.
所谓牢头狱霸,是指已被监所关押,但仍依仗某种势力,实施破坏监所管理秩序,继续对其他被监管人进行非法人身或财产侵害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其特点是背着监所监管人员,在被监管人中以支配者自居,把其他被监管人视为自己的管理对象和奴役对象。以达到占有其他被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