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喹烯酮是我们新研制的畜禽饲料药物添加剂,毒性试验及临床应用试验证明,该药毒性极小并具有明显的抗菌和促进生长作用。对大鼠胚胎致畸试验又证明喹烯酮无致畸作用。本试验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喹烯酮,通过三代繁殖实验,观察对小白鼠繁殖生育能力及胚胎毒性的影响,为最终评价喹烯酮对人畜安全性提供科学数据。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药物:喹烯酮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近年新研制的中试产品,批号901130,熔点187~188℃,淡黄色结晶粉末,无嗅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及氯仿等有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喹烯酮在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组织分布情况,在(15±1)℃的水温条件下,按50mg/kg单剂量口服给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烯酮在鲤、斑点叉尾鮰血浆与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喹烯酮在鲤和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两室开放模型.喹烯酮在鲤血液中2 h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0.452 μg/mL,在肝、肾、肌肉组织中达峰时间分别为8、16和16 h,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t1/2β、AUC分别为1.263 h、35.866 h、24.585(μg/mL)·h;喹烯酮在癍点叉尾鮰血液中8 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0.029μg/mL,在肝、肾、肌肉组织中达峰时间分别为16、48和72 h,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t1/kβ、AUC分别为4.669 h、31.164 h、1.388(μg/mL)·h.结果表明,喹烯酮在鲤与斑点叉尾鮰体内吸收较快,分布较广,主要经肝、肾代谢.  相似文献   

3.
喹烯酮对小白鼠的致癌试验王玉春,赵荣材,严相林,李金善,杜小丽,张世珍,薛飞群,徐忠赞,梁建平,张继瑜(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喹烯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近年来合成的新型饲料药物添加剂。经临床药效试验证明有效剂量为50~7...  相似文献   

4.
我们继研制“肝-15”之后,又合成了两种苯磺酰替苯胺卤代衍生物,并进行了对肝片吸虫的驱虫药效试验。试验表明,这两种药物对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均有很好的驱杀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品:(1)氯溴苯磺酰替苯胺,化学名为2-羟基3,5,6-三氯-2’,4’,6’-三溴苯磺酰替苯胺,试验室合成编号“肝-27”。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熔点156~158℃。  相似文献   

5.
按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对喹烯酮在猪体内的代谢进行了观察.试验猪6头,按单剂量14C标记的喹烯酮0.4065 mg/kg体重(比活度24.6 μci/mg)静脉注射,30 d后按31.15 mg/kg体重(比活度5.187μci/mg)口服给药,用液体闪烁谱仪进行测定.结果喹烯酮以原药的形式代谢排泄,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0.1899 h,T1/2β=4.5528 h,Kel=0.8654/h,AUC=0.00925 mg/L·h;口服给药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T1/2Ka=0.4678 h,T1/2K=3.7445 h,Tp=1.3367 h,Cmax=0.000713 μg/mL,AUC=0.00303 mg/L·h.提示喹烯酮口服给药后,其吸收较快,消除相对也较快,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1.试治对象:为我园饲养发生摇背病的3只扭角羚,其中2只(雌、雄各1只)具典型临床症状,1只(雌)处于亚临床期。2.药品:硫酸铜(含量97%~98%),维生素B族,维生素C,抗生素,抗风湿类药,当归注射液,硫酸镁;针灸器具一套。3.治疗方法:(1)将2只具有临床症状的病扭角羚每天补给硫酸铜20mg/kg,并进行针灸治疗。同时给雄扭角羚每天肌注VB_(12)、复合维生素B、当归注射液、维生素C和抗生素。给雌扭角羚输液,静注抗风湿类药(乙酰水杨酸钠等)、硫酸镁、抗生素、维生素C等药物。(2)对亚临床期的病扭角羚只补硫酸铜,剂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猪组织器官中喹烯酮含量的方法 ,用于监测猪食用组织中喹烯酮的残留。肝、肾、肌肉、脂肪组织样品经乙酸乙酯、乙腈、正己烷、氯仿等试剂提取、纯化后 ,采用Waters 5 10高效液相色谱仪在 312nm波长处检测 ,流速为 1.0mL/min。检测结果 ,脂肪、肝、肾、肌肉的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分别为Y =4× 10 - 5X - 0 .0 2 4 3、0 .0 0 5~ 0 .0 80 μg/g ;Y =7× 10 - 5X - 0 .0 2 32、0 .0 0 5~ 0 .80 0 μg/g ;Y =2× 10 - 4X - 0 .14 2 4、0 .0 0 8~ 0 .0 80 μg/g ;Y =8×10 - 5X - 0 .0 5 2 4、0 .0 0 8~ 0 .0 80 μg/g。在本试验条件下 ,脂肪、肝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0 0 4 μg/g ;肾、肌肉为 0 .0 75 μg/g。平均回收率 :肌肉 99.85 %± 4 .95 % ,脂肪 10 3.15 %± 8.2 5 % ,肝 96 .5 5 %± 9.16 % ,肾 10 2 .10 %± 6 .87%。精密度测试喹烯酮的日内各组织不同浓度的RSD(相对标准差 )均小于 12 .0 % ,日间均小于 18.5 %。本方法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符合兽药残留试验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用YMG-H35C18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于紫外波长229 nm处,采用内标法测定喹烯酮及其预混剂中喹烯酮的含量.测定结果,喹烯酮浓度(x)与其峰高和内标物峰高之比(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546x-0.0003,r=0.9999,喹烯酮在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其最低检测浓度为1.25μg/mL,日内与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37%和0.49%.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钩距黄堇主要有效成分生物硷的镇痛、抗炎效果,特做了本试验。(一)试验材料1.钩距黄堇生物总硷系由罂粟科紫堇属植物(Corydalis hamata Frahon)根茎提取物。由昆明植物所植化室提供。2.安痛定由昆明制药厂生产;20%水杨酸钠注射液由昆明生物制药厂出品;生理盐水由本所自制。3.昆明系小白鼠购于云南省生物药品厂,健康,18~20g/只。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选用槟榔、贯众两味中药组成合剂,于1984年7~8月在少乌农场对9个猪舍的492头3~6月龄仔猪进行驱蛔试验,效果理想,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 (1)动物来源:为少乌农场9个猪舍中3~6月龄自然感染猪蛔虫的仔猪。 (2)动物分组:以猪舍为单位,随机将9个猪舍等分为3个组。 2.试验药物: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切片而成。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的干燥块根。药物剂量:Ⅰ组:槟榔30克、贯众60克,Ⅱ组:槟榔20克、贯众60克,Ⅱ组:槟榔15克、贯众75克。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1月~1986年3月,作者应用英国生产的杀猪疥螨药—泼癞特以背部浇注的方法,对18头自然感染猪疥螨的病猪进行治疗试验,获得较好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由农家选购自然感染猪疥螨病的阉猪19头、母猪1头,感染强度为40只/4Cm~2以上,体重5~130公斤。 2.试验药物:泼癞特(Phosmet),是一种有机磷制剂(含20%亚胺硫磷),由英国杨氏畜禽药品公司生产,本品呈绿色而略具特殊臭味的油剂。  相似文献   

12.
1985年6月,我们对中和抗体监测做了改进,采用混合血清测定猪瘟抗体,既省时省力,又扩大了监测面。 (一)材料 1.试验猪:选群众自养的免疫过2次的猪15头(分成3组),免疫过1次的猪5头为1组;另选群众自养的未免疫猪2头,作为对照组。试验猪均为50~80日龄的仔猪。 2.试验兔:为1.5~2公斤体温恒定的健康家兔。 3.猪瘟兔化弱毒:系农牧渔业部南京药械厂提供的猪瘟兔化弱毒单价苗,1984年6月5日出厂,批号为110-2,经兔传代复壮而得。使用前用敏感家兔测定其最小感染量(MID)  相似文献   

13.
Butox系法国生产的商品,内含溴氰菊酯(deltamethrine)5%,为检验其对鸡虱的杀灭效果特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 1.药物:butox系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生产。有效期至1985年12月。本试验于1985年8~9月份进行。 2.试验用鸡:系江苏农学院实验牧场饲养的白洛克成年母鸡和公鸡各16只,体重2.5~4公斤,均有多量羽虱寄生。 3.喷雾器:系长江牌10型背负式喷雾器。经试验,加足压力时每分钟可喷出药液500毫升。  相似文献   

14.
莫能霉素系一种抗菌素型抗球虫药,1974年国外开始应用于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药经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教研组研制成功后,由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组进行了抗鸡球虫病的试验和小规模的田间试验,获得与国外近似的结果。为取得更大的科学数据,为此药正式投产提供依据,我们在北京市肉鸡生产联营公司示范肉鸡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田间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药物:①莫能霉素:微白褐色,不溶于水,由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教研组提供。②克球粉:香港大方西药饲料公司经销。2.试验鸡和分组:试验鸡系北京市肉鸡生产联营公司罗曼肉用仔鸡19865只。试验分2组,试验组即莫能霉素组有鸡7003只,对照组为克球粉组,  相似文献   

15.
磷酸左旋咪唑是广谱驱虫药。1981年,广西桂林第二制药厂合成国产磷酸左旋咪唑,为白色结晶粉末,极易溶于水,含有效成分67.55%。我们于1982年5月应用其注射液进行了对绵羊驱虫效力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药物:由广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家畜寄生虫教研室提供,为5%磷酸左旋咪唑注射液,系桂林第二制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16.
1984~1985年在凉山州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中,发现肉鸽蛔虫(A.columbae)危害较为严重,其感染率为58.3%,感染强度为12.4(7~27)。严重者阻塞肉鸽小肠,患鸽十分消瘦。为了摸清国产丙硫咪唑对鸽蛔虫的驱治效果,笔者于1985年11月~1986年1月进行了本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物:丙硫咪唑(Albendazole),片剂,每片含量50毫克,宁夏化工实验厂生产,批号850801。 2.试验动物:购自盐源县和西昌市,用漂浮法检查有鸽蛔虫卵,临床检查无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7.
1985~1991年青海省西宁市廿里铺园艺场畜牧一队初生黑白花犊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随机取粪样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确诊病原为犊牛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3.33%,试用抗体效价1∶64~128的羔轮状病毒(RV)高免血清对37头药物治疗无效的腹泻犊牛进行保护性试验,结果病犊牛获得全部保护。(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试验材料:从该场畜牧一队采集犊牛腹泻粪便9份,-50℃保存备用。(2)羔羊RV高免血清: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羔羊病课题组制备。  相似文献   

18.
有关杀水牛血虱(Haematopinus tuberculatus)的药物试验,尚未见报道。1985年5~6月,我们采用泼朗20(Poron 20)对8头水牛进行毒性试验,结果按5倍治疗量用药的牛无任何副反应,显示该制剂对水牛安全性高。1986年1~2月作者等用该药背部浇注进行杀灭水牛血虱试验获得满意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从武昌、咸宁两地选择自然感染水牛血虱并无其他疾患的水牛15头,作为试验对象。  相似文献   

19.
Fitzgerald(1973)和Gwyther(1976)都报道过莫能霉素(Monensin)能控制兔的球虫病;殷佩云等(1986)用10~150ppm的莫能霉素试验预防该病,获得显著效果。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观察该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确切疗效,及本药对该球虫内生发育各阶段的抑制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无球虫寄生的健康大耳白兔,40~60日龄,共40只。 2.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 3.试验方法:试验分两组,每组20只兔。两组同时人工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一组从  相似文献   

20.
磺胺嘧啶(SD)在各种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报道较少,尤其在鸡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未见报道。为了给科学用药提供依据,为临床药理学提供参考,于1983年6月~1984年1月,对鸡进行了SD血药浓度测定。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品: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上海兽药厂生产,批号811214,含量标示95~105%。分析试剂除N—(1—萘基)—乙二胺从英国进口以外,其余均为国产分析纯品。 2.试验动物:随机选用尼克公鸡15只,近期无用药史,体重1.9233±0.1447公斤(变动范围1.65~2.10公斤)。临床检查均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