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蒙古检察》2004,(1):37-37
目前,在实行首办责任制中仍存在着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对群众首次来访接待处理质量不高,没有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越级访、集体访、上访老户时有发生;二是有的检察院对辖区内的举报线索初查、督办、反馈不力,造成举报人不满,多头举报,越级举报,有些由举报人转化为上访老户;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等问题引发的群众进呼甚至进京越级涉检上访数量急剧增加,并已成为制约本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上访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减少越级上访,能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出现更多越级涉检上访的关键就是要做好上访人员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不仅直接反映出控申检察部门接待工作质量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着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威望和形象。通过几年的接待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上访人员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五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地方集体上访的人数和规模逐渐增大,已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处理集体上访的做法有很多,但主要离不开以下三步。一、分析成因分析成因是化解集体上访的前提。分析成因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上访群众方面,二是信访工作人员方面。在上访群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有理重复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客观存在,但多次举报后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结果群众很不满意,群众就会借助群体力量促使问题的解决,这就形成了集体上访,甚至越级上访。(2)有理无序上访。有些有理的上访群众对信访法规了解不多,出于某种原因不愿单独上访,认…  相似文献   

4.
《法制与经济》2009,(9):42-42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群众上访事件有增多趋势,有的是群体性的,越级直接上京的也不少,弄得地方政府很是紧张。为了防止群众上访,有些地方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每个干部包几家几户。干部们没有办法,就用经济手段来限制七访。如江西省丰城市某公司为了阻止职工上访,竟然下发书面通知以扣发工资和罚款相威胁:“上访一次罚款两百元,上访两次罚款四百元,上访三次工资扣发。”有些地方则充分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广为宣传不得上访的规定,有些地方干脆打出标语:“不准上访,上访罚款”!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农村某住家墙上赫然写着:“越级上访是犯法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哪家的法律?怎么连老百姓找个地方说说心里话也犯法了?  相似文献   

5.
法治快报     
《公民与法治》2014,(6):2-3
中办国办明确不受理越级上访和涉法涉诉信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和涉法涉诉信访。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关系和生活关系日益复杂。出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当前部分群众上访不断,有的甚至对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一往情深”。本人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认真分析,认为:造成部分群众痴迷上访的缘由,一是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普通群众遇到问题习惯找政府,碰到纠纷找“包公”。这部分群众总认为上访时找到的官越大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相似文献   

7.
吉熙 《江淮法治》2008,(24):19-19
绩溪县检察院认真吸取个别地区因上访渠道不畅引发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的教训,把畅通信访渠道作为改进控申接待工作、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采取“三三二”的工作方法,完善控申接待机制,使群众“上访有路、告状有门、有事能诉、有冤能申”。  相似文献   

8.
“对群众的事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忙完接待忙考察,忙完计划忙总结,就是没空忙民生忙发展”……面对干部“庸、懒、散、软、拖”的弊病,怎么管、怎么治是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林凤 《内蒙古检察》2007,(2):58-59,50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近些年来,根河市院从解决上访群众实际困难入手,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全力做好涉法上访案件的息诉工作,用殷殷真情和高效工作赢得了上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以来,控申部门连获两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息诉了一起多年越级、进京上访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西省铜鼓县信访总量连年下降;群众集体上访从多到少,从有到无,自 1996年以来连续四年为“零”。他们是怎样抓信访工作的呢? 时时关注“集体访” 铜鼓县委、县政府把妥善解决和预防集体上访作为稳定社会的“牛鼻子”来牵,确立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超前预测、立足预防、及时化解、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多个部门的集体上访问题,党委和政府要组织协调解决;对重大的集体上访,党委、政府和纪委要共同承担责任;对越级集体上访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党委、政府和纪委有关领导的责任。同时,信访部…  相似文献   

11.
所谓“告急”案是指由一些突发事件(如群众集体上访等)反映出来的,如不及时查处会引发新的更为严重的事端,对一个单位、地区的稳定构成重大威胁,群众直接要求,或由有关部门转交纪检监察机关依职权查处的案件。此类案件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势头。积极稳妥地处理这类案件,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保持和促进社会稳定,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已查办的“告急”案看,这类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1)案件性质不清。虽然“告急”案主要以反映被举报人以权谋私问题居多,但这些问题有的属于风纪问题,有的则是严重的犯罪…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曲靖市纪委按照“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要求,积极探索信访案件的新思路、新办法,推行了吸收群众代表参与查办信访案件的新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吸收群众代表参与有利于查清问题和改善干群关系基层群众集体上访举报反映的问题较为复杂,有的时间跨度长,有的问题虽经几进几出调查处理但群众仍不满意,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把这些问题处理好?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1999年7月,针对群众不满意并联名上访的问题,沾益县白水镇党委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惩处     
《中国监察》2009,(20):41-41
湖南省岳阳市经济开发区信访听证到基层 近日,该区纪工委针对辖区内群访及越级上访增加的情况,开展了“信访听证到基层”活动。在接到联名越级信访举报后,马上组织力量调查取证,并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当地党员、群众进行案情通报。该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纪委信访办案的公信力,使一些联名越级信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受到基层党员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信访工作质量,防止因群众信访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彻底诱发集体访和越级访问题发生,河北省肥乡县纪委、监察局牢固树立“群众信访问题无小事”的观念,坚持把解决群众信访难题作为发挥纪检监察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今年以来,他们通过坚持“面对面”办理群众信访问题和着力做好“五个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一是“面对面”交办。信访工作人员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后,认真登记、梳理,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由交办人当面向承办人员交办,减少不见面签字交办。通过“面对面”交办,承办人充分领会交办人对交办案件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江西省靖安县纪委、监察局通过建立完善公开办理信访制度,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保障了群众信访的知情权,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收到了明显成效。3年来,全县未出现过一起集体访、越级访、疑难访和重复访,部分乡镇还实现了“零上访”。搭建公开办理信访件的平台靖安县所有乡镇都以不同的形式,创建了公开办理信访的载体。如,双溪镇纪委在镇为民全程服务大厅里设置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提供一站式、全包揽服务。同时,还调整工作机构,将原有的综治办、司法所、农经站等合并为“农民维权服务队”,专门负责处理群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群众进京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敏感时期上访的数量有所增长。上访成为当前部分群众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落实有关政策法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然而大量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和工作秩序,甚至损害了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因此,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涉法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涉法信访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潘柏生  杨震宇 《法制与社会》2010,(24):147-147,156
近年来,群众进京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敏感时期上访的数量有所增长。上访成为当前部分群众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落实有关政策法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大量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和工作秩序,增加了不和谐和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因此,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调处和化解涉法涉诉上访矛盾工作新机制,使涉法涉诉上访的调处和化解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本文主要论述了化解上访矛盾过程中应当坚持五项原则,化解上访矛盾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稳,则社会安”。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中部分支委和村委干部,在土地承包征用、土地补偿款发放、惠农资金使用、粮食直补款和宅基地分配等影响村民生活、牵涉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务活动中,目无法纪、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的腐败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激起了广大村民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于群关系紧张,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事件不断.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社记者对江苏、河北部分群众越级信访事件调查表明,相当数量农民受到不法侵害时,不是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而是走上了上访之路,有些完全可以在基层司法部门解决的问题,竟越级上访到省里甚至中央。一些农民信“访”不信“法”,这样的选择让人叹息,也发人深省。农民受到不法侵害时,不通过正常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采取上访的方式来讨“说法”,并不能完全归结为农民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过高的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是农民在司法程序前止步的主要原因。而上访除了交通费用外,不需要支付其他费用,如果碰到一位说话管用、作…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黄冈市:推行“三预制”加强信访举报工作2004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市通过预测、预报、预防,捕捉影响社会稳定和违规违纪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做到早预见、早应对、早处理,控制和减少越级访、群体访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截至2005年5月,该市有效防止和化解群众到市以上越级信访760余件,避免因突发事件而引发群众访、甚至酿成恶性事件151次。信访预警员对可能引发群众越级访、群体访的情况及时预报,各级信访预警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内获取信息,并做好预防或处理工作。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每月编发一期《信访预警通报》或《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