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国家赔偿中的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建明 《法制与社会》2010,(20):120-121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共27条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通过完善国家赔偿程序和国家赔偿范围,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完善赔偿费用支付机制等规定,畅通了赔偿救济渠道,加强了公民的人权保障。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国家赔偿法》首次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法律地位。同时,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贺凯 《法制与社会》2012,(4):270-271
《国家赔偿法》生效以来,总是由于其规定“赔偿门槛高、赔偿程序难、赔偿标准低、赔偿范围窄”被人们戏谑的称为“国家不赔法”.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终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比旧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存在的.本文将对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所谓“错拘不赔”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以揭示其在该法中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共27条的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改工作历时5年、经过4次审议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终于出台了。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对于正确适用2010年4月29日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及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解决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施行前后人民法院审查处理赔偿案件的相关法律适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梁伟 《法制与社会》2010,(36):31-32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7条《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正。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对于国家赔偿的请求时效制度进行了修改,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但仍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希望藉此对国家赔偿司法实践中请求时效法律适用问题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亮  卢杰 《政府法制》2011,(1):15-15
从2010年4月29日到12月1日,经过7个月的等待,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终于正式实施了。 新国家赔偿法得到了学界和实务界的一致好评。专家们认为,新法施行后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完善相应配套措施,不折不扣地执行。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适用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法院处理国家赔偿案件中适用国家赔偿法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家赔偿制度是指因国家违法的行为而受到损害的国民向国家提出赔偿请求,从而是受到损害的权益在金钱上得以补偿的制度。2010年4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改了国家赔偿法,其中就国家赔偿的范围、精神损害赔偿作了较大的修改,本文就中法两国之间的国家赔偿制度中的赔偿范围进行比较,以期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法》是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1997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增加了存疑不起诉制度,由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司法实践中对人民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作出的存疑不起诉决定,如果被不起诉人系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国家赔偿的  相似文献   

10.
王太高 《检察风云》2010,(12):24-25
新闻背景:2008年10月《国家赔偿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修正鞣)被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后,审议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09年6月,修正草案进入二审;同年10月,修正草案辛皮提交三审。2010年4月,修正草案进入四审,并于4月29日,终获通过。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修正案》,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从原来的35条增加到42条。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0年4月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结合国家赔偿工作实际,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程序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2.
孔悦 《法制与社会》2011,(15):25-26
2010年4月29日,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经四次审议后最终通过决议,并首次明确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的确立,对于保障人权以及督促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国家赔偿法的新近修改,通过对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过程的分析,总结现行法条的规定和实践经验,指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赔偿范围不明确、赔偿标准未确定、法条表述较为原则等不足之处。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国家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将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确认程序、畅通了请求渠道,改变了归责原则、扩大了赔偿范围,完善了赔偿程序、增加了举证质证.明确了人员配置、强化了赔偿监督、提高了赔偿标准、改进了经费保障,对于深人推进中央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国家赔偿制度中的缺失一直饱受指责,201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赔偿法》的修补,填补了此项法律漏洞。但是,基于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考虑,新修订《国家赔偿法》并没有具体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认定标准、计算方式等,从而导致司法机关在实际办理国家赔偿案件中无法准确地判定受害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申请。  相似文献   

15.
1.2011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1〕6号3.自2011年3月22日起施行根据2010年4月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结合国家赔偿工作实际,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程序作如下规定:第一条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四份。赔偿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国家赔偿法》修改过程中,刑事拘留赔偿的修改争议较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刑事拘留赔偿内容从1994年《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1项"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修改为2010年《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1项"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7.
1.2011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1〕4号3.自2011年3月18日起施行为正确适用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法院处理国家赔偿案件中适用国家赔偿法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后,或者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前、持续至2010年12月1日以后的,适用修正的国家赔偿法。第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教授带队的国家赔偿法考察团一行8人,于2007年9月9日至14日赴韩国考察国家赔偿法。考察团考察了韩国最高法院、法务部、韩国国民苦衷处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与首尔国立大学、庆熙大学的国家赔偿法专家进行了交流研讨。一、考察讨论的主要问题1951年9月8日,韩国国会制定通过了《国家赔偿法》。此后,经过1967年的全面修改和6次部分修改,①最终确立了现行制度。经过与韩国专家的交流,考察团进一步了解到韩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及近期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国家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9.
唐明  王颖 《山东审判》2012,(3):62-66
2010年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关于国家赔偿确认的规定。但确认仍然是必要的,只是不再作为"国家赔偿前置程序",不再实行由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终决且缺乏司法监督制约的确认制度,而是实行在国家赔偿程序中解决确认问题的"确赔合一"制度。  相似文献   

20.
黄晓云 《中国审判》2011,(12):15-15
自2010年12月1日起,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已实施1年。在建设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目标下,不断积累,秩序渐进,相信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定会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