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行刑与罪犯矫治社会化研究》一书,对行刑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就行刑社会化的本质意义而言,是要动用社会资源共同融入罪犯的矫治之中,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是社会公众对于罪犯的关注和尊重。行刑社会化狱内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监狱如何运用社会资源为罪犯的矫治服务并促进罪犯矫治工作。狱外模式论主要是对社区矫正制度、出狱保护制度等行刑社会化的社会模式的研究。改革与价值论是行刑社会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构建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推进行刑一体化;确立现代化的监狱行刑观念;纯化监狱职能等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行刑社会化是现代刑罚对犯罪的宽容,是现代社会对犯罪人的宽容。因此,宽容性是行刑社会化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力量作为行刑主体是行刑社会化的重要特征,行刑社会化使得服刑人员再社会化,从而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刑罚人道主义、刑事补偿制度以及行刑经济是行刑社会化的理论渊源。行刑社会化关乎刑罚权运行的好坏,为了充分发挥行刑社会化预防犯罪的机能,需要调整现行的监狱设置,健全社区刑罚,完善行刑体制,加强行刑立法。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刑法典的刑罚体系演进充分体现了行刑社会化趋势.但是俄罗斯正处于社会变革过程中,刑罚的丰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匹配,造成很多刑罚种类在现阶段难以实现,阻碍了行刑社会化的发展,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鉴于中俄两国刑法特殊的历史渊源,从俄罗斯刑罚体系演进过程中,去芜存菁,将对我国刑法中刑罚体系的完善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刑法典中只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而未规定行刑时效制度。行刑时效制度的正当化根据是正义与合目的性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行为人已经改善 ;刑罚一般预防的目的已不可能实现 ;社会秩序复归平稳 ;社会正义。行刑时效的各项制度内容均应以行刑时效的根据为根据。在对行刑时效根据和制度内容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现行刑法典中应增设行刑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行刑过程是行刑社会化的要求,对于监狱行刑效果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社区矫正、狱内帮教等措施是行刑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归假制度、周末监禁制度是近些年来在监狱行刑过程中尝试的行刑社会化措施。公众参与在行刑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有一些不足,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行刑社会化是现代刑罚执行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它蕴藏着浓厚的刑法人文关怀和深厚的刑罚人道精神。美国的行刑社会化起源于出狱人保护、缓刑和假释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践行。美国的行刑社会化经历了相当曲折和坎坷的发展过程 ,新古典主义的兴起并不意味着行刑社会化的式微 ,而是行刑社会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性发展。学习、借鉴美国行刑社会化的经验并汲取其教训 ,对于中国行刑社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执行社会化是在刑罚执行中注重社会因素在行刑中的作用 ,使罪犯易于复归社会。西方国家在行刑社会化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国家行刑社会化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根据。我国在行刑社会化上已有了一定的成就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罪犯复归社会为目标的行刑社会化,集中体现着行刑的人道价值。行刑社会化既是法律的民主价值的具体体现,又是在行刑领域实现法律的民主价值的重要手段。行刑社会化是合理配置刑罚资源、促进刑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而行刑社会化具有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9.
行刑社会化是晚近刑事法学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一个热门话题.推进监狱行刑社会化、建立社区矫正制度、健全出狱人保护机制是构建行刑社会化的三个要素,本文主要探讨前两个要素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刑社会化作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倍受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行刑社会化的理念也被接受并成为一项重要的行刑原则.行刑社会化中的罪犯是被判处一定法定期间刑罚的犯罪人;行刑社会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刑罚人道化理论、教育刑理论、复归理论、刑事政策学、行刑经济化等理论观念的深刻影响;行刑社会化不同于行刑改革、犯罪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拟释放出狱回归社会的服刑人员,从法律意义上讲,他们仍然是法律程序执行中的罪犯,仍然是一个由监狱执行刑罚的不自由公民,但从社会管理角度看,他们即将回归社会成为自由公民,如果我们仍然按照罪犯改造思路去监管和教育他们,势必对拟刑释人员出狱后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对其模拟回归社会后作为社会公民进行管理,将直接关系到拟刑释人员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2.
监狱工作社会化的法学与实践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代法学理论,今日之刑罚执行已不应再仅是纯粹地对罪犯实施惩罚,而是要在惩罚基础上,通过各种行刑矫正措施的落实,"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其能顺利地以健全健康的人格回归社会。监狱工作社会化,将通过重整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配置,全面发挥刑罚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之功效,实现罪犯经过改造由犯罪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刑罚执行终极目标,它既是对传统行刑方式的一种更新改革,也是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刑罚是连接犯罪与行刑的核心。现代的刑罚应当是一个宽严相济、轻重匹配的科学体系。而我国现行刑罚体系刑种偏少,非监禁刑缺失,社会化行刑缺陷,整体刑罚体制和机制僵化,造成行刑效果不佳。当前世界各国刑罚的个别化和社会化成为一种潮流,给我国的刑制改革提供了借鉴,也是一种现实的挑战。实现刑罚的预防犯罪的目的,提高行刑的功效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所以我国刑罚体制改革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改革的方向在于:建立多元化的刑罚体系,实行灵活的行刑机制;以人为本,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4.
刑罚执行工作是监狱工作的核心.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以刑罚执行为其职能.通过刑罚执行,实现对罪犯的惩罚与改造,最终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面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刑罚执行现行机构设置、减刑比例、保外就医中存在的问题等影响刑罚执行工作作用的发挥,需要进行"大处(科)室制"、减刑规范化、罪犯疾病医疗社会化等项改...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既是社会公众直接参与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同时也是检察机关对执法社会效果的追求。英国刑事司法社会化对我国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具有借鉴价值。人民监督员制度为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实行公开听证,是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的有益尝试;重要执法活动向社会开放,是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确立社会公益原则,是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监所检察室,多年来坚持多策并举,切实维护了在押人员的权益,促进了监管场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实现了严格执法与文明管理有机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缓刑制度是集刑罚社会化、个别化、人道化于一体的刑罚制度,符合刑罚价值取向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同时也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在我国刑罚执行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鉴于刑法的稳定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及刑罚价值取向的转变,我国缓刑制度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开展社区矫正作为我国行刑方式改革的措施之一,其发展将对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监狱绝大多数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现行方式是服刑期满释放回归社会,这一方式存在着不能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不能克服监禁化的弊端等问题。需要对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现行方式进行改革,确立假释为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主要方式之一。建立监狱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新的途径,将有助于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服刑人员的生育权是法律的空白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从"法不明文规定不违法"、刑罚之目的、人权主义思想、婚姻家庭稳定等因素出发考察,服刑人员应当依法享有生育的权利,不能因为曾经犯罪而被随意剥夺。由于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生育权的行使面临着现实的掣肘。目前,离监探亲、同居会见、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是实现服刑人员生育权最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