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来看,“80后”写作与“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都属于文化反叛的类型,他们都不属于从属阶级的亚文化;都存在着放纵自我的因素;都有逃离的倾向。但相比较而言,“80后”写作与青春倾诉相关,更具有自娱自乐的性质。他们在反叛要求上只局限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应试教育、文化成规等,不反对其它现行政治制度,没有鲜明的组织,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反政府行动。其亚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因而对“80后”写作的过度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80后”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8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群体特征。“抗震救灾”等公共事件凸显“80后”大学生“值得信赖,敢担重任”。科学发展观对“80后”大学生教育有重要引领作用。“80后”大学生教育的路径选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才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美国“60后”的嬉皮士世代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中国“90后”的非主流世代亦被称为“垮掉一代”或者“享乐的一代”,二者都表现出标新立异、追求另类、崇尚自由等群体性特征。两个青年群体在生活方式上有许多的共同点,但是在金钱观、性爱观、价值观和信仰观方面又各有不同。分析两种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对两种文化现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将对认识和看待现今中国的“90后”非主流文化现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5.12”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透视了当代“80后”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在大灾面前,“80后”潜在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和培育出来,他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他们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他们心系祖国、情系人民,用当代青年所特有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概支援着灾区,展现了“80后”大学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体现了当代青年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由于出生时碰到独生子女生育高峰,所以“80后”们大都成长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宠溺中.度过了没有电脑和综艺的童年,经历着没有战争和饥荒的成年。就是这样一代当初被前辈们唤作“叛逆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的人,如今也已经走在或正在走向奔三的路上。在他们当中,有的在爸妈的庇护下“啃老”,有的自主创业小有所成或者跌倒了再来,有的在上了几年班后当了个小领导,有的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进行代际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可知,尽管“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发展使之具有成为新的一代的可能性,但是从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于“80后”大学生;虽然“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为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且“90后”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和局限,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7.
殷善兵 《青年论坛》2009,(3):146-14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关键在任课教师。当然除此之外,还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个人的实践与体会,着重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中的“九个统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 2 1世纪的来临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相适应 ,深刻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大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 ,在教育模式上和教育的内部进行适应性变革 ,促使大学生真正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程序接受教育 ,并大力培养大学生完成由“知”到“行”所需要的“情”与“意” ,以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层次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根据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思想道德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目的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0.
大众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8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由于其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它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也表现出积极、消极两个方面。面对大众流行文化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对此加强整饬,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四想四对照”教育活动把孝道、立志、劝学、尚德等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元素,通过“孝道感恩”“读书明志”“辩论赛”“演讲赛”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主题的活动,激发学生确立人生理想,形成道德自觉、学习自觉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效果,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2.
个剥大学生有违社会公德、违法犯罪甚至杀人的消息,在媒体上时有报道。“小问题”如考试作弊、违反借贷合同、伪造学历,“大问题”有马加爵事件,北外女生罗卡娜杀死室友……他们身上反映出的问题绝非偶然,我们深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最后一批"90后"已经全部成年。正如"80后"一样,"90后"也曾一度被一些人视为"垮掉的一代"。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一些非议,这一代青年大学生乘着信息、互联网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快车成长了起来,在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是否打破了"垮掉的一代"的预言?他们热爱什么,关注什么,又期待什么?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80后”大学生个体展现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他们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表现较为积极,但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对本群体责任意识的评价相对较低。在“80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基础、思想文化氛围、自身家庭结构与学校教育体制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他们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加强“8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重心应适当向家庭责任意识与自我责任意识倾斜,视野应由高校向社会、家庭、中小学延伸,途径应由知识输导型向实践体验型转变。  相似文献   

15.
对"80后"青年的探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每个年代的人,当他们开始在时代舞台上崭露头角时,往往备受重视。如今,站在青春最前沿的“80后”开始起飞了。谁是“80后”的代表?2004年2月2日,一位被称为“80后”代表的中国女孩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她直视前方的冷峻面孔。春树——少女作家。她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时代》认为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代表,俗称“80后”。并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4位中途辍学、性格叛逆的年轻人能代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中国青年吗?在接受媒体采…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我们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速读     
《人民公安》2008,(2):6-6
“教授怒斥逃课生”引发的争论 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怒斥学生”一事看来,以前大学生对学校或者老师儒家式的“逆来顺受”,在“80后”身上是很难再现了,当大学生神秘光环被市场经济无情揭开后.老师也被工具化——给学分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挣学分、捞毕业证和用高校毕业证作为“敲门砖”给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面对大学生的需求,老师要给他们知识,一些学生只要学分:老师要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只求一张文凭。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当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青少年研究进入新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中,以往的研究视野也应有所拓宽与创新。上个世纪70年代前:青年群体庞大,研究者极少;70年代后:青年虽然吸引了学界目光,但并没引起关注。而对“80后”的研究则是:从果断定论其为“垮掉的一代”到尴尬反思其为“鸟巢一代”,这促使青少年研究出现了目前从高调走向低调,谨慎对待“90后”研究的状况。实际上我们也需要从主观走向客观,理性对待“90后”研究,具体而言做到:理性——全面关注;客观——平等对待;公正——研究对象的扩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社会刻板印象的存在,社会和媒体对于“80后”的评价经历了整体上由贬到褒的演变过程。综合考察,“80后”群体最典型的特点是多元性(包括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性、成员组成的多元性、行为方式的多变性)、自我权威、世俗功利、信息扭曲。未来属于青年,“8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对于“80后”大学生,关键在于教育引导和关心培养。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参与体验式、多元互动式、隐性渗透式、启发诱导式和咨询疏导式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广东民政》2010,(6):I0002-I0002
为进一步加强福利彩票公益慈善宗旨的宣传,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服务意识,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引导他们走出校园,观察社会、关爱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作出积极贡献,广东团省委、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省学联联合开展了2010年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奖”活动。此次活动分为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团队奖”(团队奖)和广东大学生“百名福彩公益之星”(个人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