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政办〔2 0 0 3〕 3 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加强退耕还林后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保护管理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稳定林权关系 ,避免林权纠纷 ,依法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国发〔2 0 0 2〕 1  相似文献   

2.
闵法 《人民政坛》2010,(1):30-31
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不仅是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巩固林改成果的法律保证,关系到林业是否持续发展、农民是否得到实惠、林区是否实现和谐。2009年11月25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这是全国首部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将为我省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构筑一个基本的法律依据,必将对我省乃至全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冯榕 《人民政坛》2009,(12):25-25
2009年11月26目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共有林权权利人分别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同时规定“林权权利人应当以宗地为单位申请林权登记”“共有林权证应当注明其他共有林权权利人”。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10,(1):115-115
2009年11月26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林权登记类型,设置了预告登记制度,创新了共有林权权利人持证方式,并规范了林权登记程序。《条例》设置预告登记制度是其一大特色。林改前,福建省一些村集体以各种方式将集体山林流转给企业或个人.造成林改时已无山可分。为此,有些地方开展了“预期均山”活动。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除城市的市区外,一切森林防火工作,都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国家积极支持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第四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相似文献   

6.
徐鸣华 《今日浙江》2009,(18):54-55
天台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全县有林地面积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林地资源流转,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7.
冯榕 《人民政坛》2010,(3):30-31
<正>2010年3月1日,《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林权登记活动的地方性法规,对于进一步稳定权属,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可贵  相似文献   

8.
卞吉 《政策》2007,(5):32-3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件大事,也是省委省政府今年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本刊记者走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18个问题,请他们作政策上的解答——问: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答:所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借鉴农村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在保持农村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分解落实到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周瑞玲 《前进》2012,(3):49-5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本着“吃透中央精神、  相似文献   

10.
云办发〔2007〕20号(2007年11月27日)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以落实经营主体“四权”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确保生态改善、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和稳步推进配套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围(一)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省省情、林情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需要,为全面落实集体林地林农利益,把原定的集体商品林改革范围,…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5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以满票通过了《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这是本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也是我省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部重要法规。解决好林权争议,是明晰林业产权,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有利于保障林农合法权益,维护林区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3,(5):2-2
日前,《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制定已分别列入了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今年的立法计划,对此,作为该条例草案的起草人之一、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冯鸿滔兴奋不已:“这标志着立法已经驶入快车道。如果顺利的话,我省有望年内出台首部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南方重点林区,江西的林业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省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59亿亩,森林覆盖率63.1%,居全国前列;"忧"的是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森林火灾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2012年9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江西省森林防火条例》。这是该条例实施23年来首次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登记,是保障房产交易安全的一道“防火墙”。可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交易日益活跃,房地产权利义务关系日趋复杂化,使得房地产登记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亟需修改完善《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6月19日,《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修订草案)》提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这已是本市房地产登记条例自1996年3月1日施行以来的第三次修订。  相似文献   

15.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1,(10):26-27
“坚持分类指导,确保改革符合实际”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各地在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出许多有效的机制和办法,贵州省就是其中之一。贵州省是我国的一个森林资源大省,属于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为40.52%。林业用地面积1.32亿亩,占国土面积49.8%,其中集体...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23日国家林业局令第13号根据2015年11月24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8号修改)第一条为了及时处置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减少灾害损失,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  相似文献   

17.
初冬的英雄城,寒风阵阵,细雨霏霏,然而,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会议厅内却暖意融融。11月21日至23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议题丰富,会议审议了《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草案)》、《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草案)》、《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草案)》、《江西省森林条例(草案)》,听取审议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关于开展2006年环保赣江行活动情况、我省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情况、省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审议了2006年省级预计超收收入安排情况的汇报(书面);审议通过了《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及人事任免事项。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全国掀起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轮调整生产资制的、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革命”。2003年1月18日,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南平率先启动。这项被称为新中国“第二次土改”的林权改革所创造出的福建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9.
2月25日,省人民政府法制办、省文化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委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阳天一致和律师事务所承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文本的起草工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何崇远等出席会议。有关人士指出,这是我省首次由两个单位联合接受行政机关委托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文本,是我省改革创新立法模式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20.
游徽萍 《人民政坛》2009,(12):24-25
福建是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2008年10月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为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一年来。该地方法规在实践中的执行情况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