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中国唯一的国家电视台里,有众多的明星、众多的名牌栏目。对于亿万电视观众来说,制片人梁建增也许算不上名人,但他的名字却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名牌栏目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到今年五月一日开始试播的新闻频道中的《直播中国》、《声音》,在淘汰率极高的电视圈中,敬一丹从容走过了十年的电视新闻从业历程。就像她那般执着的喜爱“声音”这个词语一样,她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一说起中央电视台,人们马上就谈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这个以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的栏目从1994年4月1日开播后,很快得到观众的充分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每天有三四亿观众,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的栏目之一。北京街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方便面,打面的,看《东方时空》、《焦点访谈》。1995年以来,《焦点访谈》栏目连续荣获中宣部组织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并有一大批节目在全国各级各类节目评奖中获奖。此栏目不仅为广大普通观众所瞩目,同时也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两届政府总理李鹏、朱镕基…  相似文献   

4.
在变革的新闻界中,《焦点访谈》的精英们是加入思想者队伍的先行者。杨东平、郑也夫等著名学者加盟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以及《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采编人员在台前幕后所展现的先锋意识、人文精神以及文化思考。社会思考的能力,使人们感受到具有思想者气质的新闻人的巨大魅力和影响力。──超越世俗的理想主义《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以其电视界“特区”的自由空间吸引了一批中青年电视人。而这批电视人所具的理想主义的激情则是两个节目保持生机勃勃的原始动力。新闻不是他们谋取金钱和权力的工具,也不仅仅是他们的职业,而…  相似文献   

5.
杜洁 《中国妇运》2013,(3):13-16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的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也称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的提法,最早反映在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简称《内罗毕战略》)中。  相似文献   

6.
敬一丹关注社会的眼睛曹丽薇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新闻节目的播出,中国电视界掀起了一股纪实风暴,在这股极具冲击力的风暴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也随之出现,端庄、成熟、学者型的敬一丹,就是从这些具有影响力的节目中脱颖而出,进而成为中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刊专稿     
【主持人导语】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实现性别平等的战略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当代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明确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近年来,社会性别预算的国内外实践,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找到了富有创造性的制度保障,它将抽象的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提  相似文献   

8.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9.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法》独特的调整范围关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本文以社会性别视角对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进行检视,发现其在权利主体、制度设计和事前预防方面存在的性别真空,在此基础上评析了其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对某些特殊群体的不利,最后对发现的问题从主体增加、制度完善、事前预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可以吃的女人》中,作为“男孩”而非“男人”形象出现的邓肯,是男权社会的边缘人和失败者。作者注重男性整体概念之下的个体差异,通过女主角的视角揭示了邓肯的独特性,以及他对于女性解放、建立新的男女关系的积极意义,避免了通过将所有男性树立为敌人而得到女性解放的陷阱。  相似文献   

12.
从《仪礼》看性别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社会化是男女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断被分离、男女差别不断被人为强化和扩大的过程,性别角色就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仪礼》的相关仪式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认可和规定,鼓励的是男女有别,具体表现为对男外女内、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性别关系的社会定位,这些礼节仪式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的自梳习俗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习俗在近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梳是女性追求自由所选择的一种消极方式。它的兴盛与近代的民主平等精神有契合之处。文章采用大量近代的历史资料,揭示了当时自梳女的生活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妇女面临经济、情感、文化等多维贫困现状,其关爱服务体系构建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通过参与式观察与个案访谈,在S县调研发现当地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构建面临一定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社会工作视域的拓展,将“社会工作+”与关爱服务体系在内涵与实践路径上进行“互嵌”,从理论、主体、资金、内容四个方面探讨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妇女“社会工作+”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苏珊娜与长老"是西方裸体画中被反复表现过的一个题材,本文通过分析其中几个基本元素:沐浴、裸女与偷窥,考察这些元素背后的男权文化意识.文章强调的是,观看传统中把妇女定位于被看者、置于男性凝视的主控操纵,强化了男性权力,剥夺了女性的主体性.而女性艺术家的另类表达,可以看作是对这个传统的抗争.反思视觉艺术的传统,挑战其权威,目的是使妇女的身体和性别在艺术中拥有一个新的位置,这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和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解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理论讨论当然重要,同时,从公共政策方面进行探讨也很有必要.由于基本国策具有全局性和统领性的政策特质,因此,无论是对政策问题的认识,还是对政策精神的理解,以及政策目标的设计、政策实施原则的确立等,基本国策都包含了较深刻的思想性内容.政策思想具有实践观念的意义,它与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但对实际生活的影响非常直接.理清"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政策思想,对推进这一国策的执行意义十分积极.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国策的价值选择、目标体系、实施原则,以及与法律和具体政策的关系等方面,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包含的政策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再次研究我国有关“国家工作人员”的刑事立法史和现行刑法第 93条的规定及相关的立法与司法解释 ,从宪法根据、学理和法理的角度界定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准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范围及逻辑关系 ,提出不宜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列为国家机关范围的建议 ,且在确定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时 ,将前者归属于政党或人民团体中 ,将后者归属于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并建议将各级人大代表、签订用人合同的临时执法与司法人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均纳入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中国大陆的女性解放运动,拓展了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以"铁姑娘"为代表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对女性能力的评价,打破了女性柔弱无力的僵化性别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以及支持这一模式的文化观念系统,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权力,改变了传统社会评判女性的标准,瓦解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设定,但是,消匿女性特征的女英雄和凸显女性性别特征的反面女性的脸谱化文学叙述,又将中国社会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现代性社会性别建构推向了另一个二元对立、不平等的性别神话之中。  相似文献   

19.
论男性在实现男女平等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认为,实现男女平等主要依靠女性的力量,男性只是旁观者。实际上,男性也是传统性别文化的受害者,有着改变“男强女弱”传统观念的强烈愿望,因此,完全有可能成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同盟军。历史上男女双方曾有过成功的合作经历,而第二次合作的条件也逐渐具备。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处在天津市塘沽区实施的“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政策创新示范项目”(2003年6月-2004年6月)探索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民自治主流,即通过政策的推动改善农村妇女民主参与路径,推出了一个由政府主导、以政策干预为手段、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进程的塘沽模式。本文研究和评估了该项目的典范意义、发现和产出、推广价值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