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一、珠江口东岸地区合作的定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合作是这样阐述的:“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深圳、东莞、惠州二三城市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以知识、智力、创意为资源的高增值产业,创意产业以物质低消耗、效益高产出为特点,是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因此,发展创意产业对解决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和土地问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广东争做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必然选择。但是,创意产业作为广东面向国际的产业选择,无论从广州、深圳还是佛山单个城市来看,其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目前都难以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抗衡,而这三个城市在创意产业的要素禀赋和发展基础上都各有侧重和特色,且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联系上都有条件进行产业整合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核心和精髓,是两个字、两句话。两个字就是“纲”和“要”,两句话就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做好深莞惠三市合作协议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4月下旬,在市委党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期间,我们一行到东莞、惠州进行了调研和座谈。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中,出现了“环珠三角地区”的概念,本文试图研究内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选择问题,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一、内环珠三角地区的界定《规划纲要》中说到“环珠三角洲地区是指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的相邻地区”,具体对于广东省来讲,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圳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专题培训班,以使全市局、处级干部加深对《纲要》的理解和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上来,进一步明确深圳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迅速形成共识,化为行动。在首批局级干部培训班上,副市长唐杰作了“城市群、珠江三角洲规划与深圳发展”的主题报告,作者旁征博引,从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为大家讲述了世界城市群的崛起,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并结合《纲要》的基本内容,勾画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刊根据记录整理成文并经作者审阅,分上下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髓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它的出台强化了广东包括珠三角地区继续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目前在金融危机下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广东作为全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早、遇到挑战最大、受影响程度最重的省份,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抓住《纲要》出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化危为机,将为全国其它地方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市规划建设前后海地区。将“前后海”地区作为粤港合作的载体进行规划,并将前后海片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为南山再次站在发展大潮的最前端吹响新的号角。  相似文献   

9.
田巧娣 《理论导刊》2004,(12):52-53
一、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信息产业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区域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密集地区。2004年(第十八届)珠江三角洲的电子百强企业有26家,营业收入占百强总体30%,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7家。珠江三角…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地区廉政建设思考广东省委党校杨丹娜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干群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在当前全国范围内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和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党内腐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绝大多数企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珠江三角洲企业群成为中国企业版图上一片突出的亮色,由此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重要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企业由于其特殊的背景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自身特殊的文化特点。本文将以更加宏观的历史文化眼光来观察珠江三角洲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三角地区要在全国战略布局中,作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的五大战略定位。随即,广东省又出台《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和东莞市清溪镇三地山水相连,是三市接壤的唯一地区,是深莞惠经济圈三方都可参与、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唯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深莞惠合作的深入推进,使该区域的深度合作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14.
一、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的因素 (一)香港的产业转移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初期,香港由于经济发育程度比较高,加之土地、劳动力等成本高居不下,大批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急需寻找境外生存的出路,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拥有毗邻香港、文化同源的优势,承接了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部在重要历史结点和关键时刻出台的国家级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纲要》)正式颁布后受到高度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粤港澳合作以及港珠澳大桥、港深机场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引发并增强了人们对提升为国家战略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强烈期待和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市等地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机构改革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条件成熟时在珠三角地区及全省推行。为落实《纲要》提出的这一改革任务,今年初的市委全会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日前在深圳召开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座谈会上作了一番阐述。谢非认为,广东要追赶“四小龙”,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作今后主攻方向。他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成就引人注目。1997年该区常住的总人口为2200万,国内生产总值为522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700元,是当年广东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400元的2.28倍,是全国当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00元的4.23倍。1980-1997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储蓄存款余额、外贸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4%、30.5%、31.1%和27.4%。一个相当于中国台湾省人口规模的地区,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连续17年平均每年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当深圳进入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批准实施《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使深圳经济特区又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再次赋予深圳继续担当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光荣历史使命,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厚爱,倾注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深圳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为深圳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金钥匙:《总体方案》出台必将促进深圳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了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是建立在粤港澳经济合作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 2 0年来 ,广东之所以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 ,主要是得益于粤港澳尤其是粤港经济的合作。如今 ,香港和澳门已相继回归 ,粤港澳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 ,推动粤港澳经济向高层次发展 ,是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一、粤港澳高层次经济合作的历史必然性6 0~ 7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