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陈景辉 《法学》2018,(1):3-18
"是否存在习惯法"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包括两个子问题:第一,是否存在"习惯法"这种独特的法律类型?第二,习惯是否在说明法律的性质时是不可或缺的概念要素?对于前一个问题,由于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法律领域的习惯,要么是制定法的内容、要么是判例法的内容、要么根本就不是法律,所以并不存在习惯法这种独特的法律类型。对于后一个问题而言,习惯与法律性质的理论连接,依赖于"化约论"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然而,化约论只是主张要说明法律的性质必然诉诸某种社会事实,但并没有必然指向习惯这种社会事实,所以这种类型的习惯法观念也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2.
来源命题(the sources thesis)指的是法律的存在及内容完全是一个社会事实问题,拉兹用来自权威的论据(即法律必然主张合法性权威)来论证这一命题。同时拉兹也以权威论据批判德沃金的融贯命题和Coleman的道德安置命题(moral incorporation thesis),并最终表明,来源命题是唯一与权威论相符合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3.
陈明 《行政与法》2007,(4):115-11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其运行实效究竟如何?从法律运行实效的视角,运用法律社会学的法律实效理论的研究路径,根据法律实效评判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依托权威性的“社会事实”,兼采经验实证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揭示该七十六条的良好实效,展示该法律在实现社会控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吁请人们树立正确的守法观念和守法意识,坚持依法办事,建构良好的法秩序。  相似文献   

4.
论推定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家弘 《中外法学》2008,(6):866-880
<正>推定是由法律规定并由司法人员作出的具有推断性质的事实认定。由于"推定"一般都是以法律规定为依据的,所以在司法活动中运用推定方法认定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就表现为对"推定规则"的适用。推定规则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立法机关制定并颁布的法律,也可以是司法机关依法制定的证据规则或者作出的司法解释和具有约束力的判例。在本文中,笔者将主  相似文献   

5.
商标驰名本身是一项法律事实,对商标驰名认定提起的性质是当事人对一项事实的主张而非向法院提出的认定申请;作为一项法律事实,一件商标要在特定的社会驰名一般应该在其被知晓的地域、人群、性质、程度和时间这五个方面都满足特定的条件;因此,驰名商标的认定宜以这个"驰名五要件"为基准,遵循按需审查、个案认定和国内驰名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童列春  王勇 《行政与法》2007,(12):126-130
商事登记制度的产生具有自发性、自觉性,商事登记规则的形成是商事交易的客观需要使然。法律作为一种规则体系必定是社会生活事实需要的产物和制度的体现,法律规范应该是对社会经济事实客观的"映照,"而非主观的"塑造"。因此,对商事登记法律性质的解释不应是学术的,而应是经济的。后现代结构方法主张视角多元主义,克服定式化思维。突破商事登记法律行为公私法性质定式的牢笼,探求其背后的经济本性,于实务更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法律关系是法律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定在状态。本文指出深入研究法律关系这一理论范畴,不仅有利于我们从逻辑语义层面上完善法学体系,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在经验事实层面上全面的评估法律实效,从而完善立法、司法与法律监督。本文在整理前人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要素及要素的合理性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亲属法体系中 ,人伦秩序上的事实关系 ,未被全部纳入其调整范围 ,于是产生了事实和法律相背反的现象。为解决该现象导致的法律调整和事实需要的脱节 ,以系统地分析各类事实身份关系 ,本文借用了法国法系中身份占有的概念。首先 ,文章对身份占有的内涵及认定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其性质为一种事实状态 ,它与当事人是否具有占有的意思无关。其次 ,文章区分夫妻身份占有和亲子身份的占有 ,分别就其应被赋予的法律效果作出了比较法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法治、良法与民主——兼评拉兹的法治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健 《中外法学》1999,(4):22-28
<正> 在法学界对法治(the rule of law)的各种解说中,英国法学家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的观点代表了一种倾向。他在其代表作《法律的权威——法律与道德论文集》(The Authorityof law——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的第十一章中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法治的看法,并在该章前言中集中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法治是良法之治,那么解释它的性质就是提出一套完整的社会哲学。但是若是那样,这一术语也就失去了任何用途。仅仅为了去发现信奉法治就是相信良善应当获胜,是不必求助于法治的。法治是一个政治理想,一个法律制度或者缺乏、或者多多少少地拥有这一理想。此乃共识。同时可以认为,法治只是一个法律制度可能拥有以及据以评判该制度的优点之一。它不应与民主、正义、平等(法律或其他事物面前的)、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校自主权的构成和高校自主权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的角度,论证了高校自主权所具有的混合权力(利)性质,其法律性质的主要特征是社会权力,并从高校职能划分的角度,把高校自主权划分为教育教学自主权、科研自主权和服务社会自主权,指出了三者在法律性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法律权威问题作为一个潜在话题存在于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学关于法律与道德问题的争议中.法律实证主义者在为法律权威寻找经验性基础的过程中,发展出三种不同的权威观,即奥斯丁的"强制性"权威观、哈特的"内在面向"权威观与拉兹的"服务性"权威观.三种权威观体现了法律实证主义权威理论的三个特点,即法律权威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权威,从"外在面向"权威观到"内在面向"权威观的转向,以及法律权威事实面向与规范面向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刘春竹 《中国公证》2005,(11):41-44
一、正确认识公证活动的本质特征 (一)公证活动的性质具有特殊性 在我国,公证被定义为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即公证机构享有被法律所授予的具有准司法性质的证明权,可代表国家对外出具公证文件,对某类文书、某个法律行为、某项法律事实是否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给出恰当的法律结论,并使之产生不同于任何私证或其他非专业性证据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3.
与单一的事实错误不同,竞合性事实错误系两个不同的错误重叠交叉所致。以行为性质错误为契合点,与其重叠的竞合性事实错误常见的有行为性质错误与打击错误的竞合、行为性质错误与对象错误的竞合以及行为性质错误与手段错误的竞合。在竞合性事实错误的处理上,应分别就不同的错误进行规范评价,进而从整体上对双重错误问题作出适中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外合资企业股权变更引发股权继受等民事法律关系和股权变更审批等行政法律关系,它们是同一事实或者同一事实构成所引发的两类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应当适用各自不同性质的法律规则处理。因股权变更或者侵权引发的股权确权纠纷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应当通过民事程序和方法解决。从法律关系角度考察,对合资企业有关事项的行政审批,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尽管股权变更行为未经行政实质性审批,可能使得相关股权变更民事法律关系无效,但后者不会因此而改变民事性质,更不会因此变成行政法律关系而适用行政程序或行政诉讼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检察制度研究中,学者对检察权性质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就检察权性质这一问题存在四种观点:司法权说、法律监督权说、双重属性说或多重属性说、行政权说。本文对前三种观点逐一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合逻辑之处,并就笔者所认同的行政权说进行更为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捐赠作为一种以公益事业和他人利益为目的的行为日益增多.但同时,由于对捐赠法律性质的争论不休,由捐赠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捐赠人的捐赠热情,侵害了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目前的立法中未对捐赠行为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理论上对捐赠行为的法律性质也众说纷纭,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不尽一致.鉴于对捐赠法律性质的认定将直接决定对捐赠问题的法律适用,故本文探讨一下捐赠行为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17.
检察权性质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检察制度研究中,学者对检察权性质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就检察权性质这一问题存在三种观点:司法权说、法律监督权说、双重属性说或多重属性说、立法权说、行政权说。本文对前四种观点逐一批驳,指出其不合逻辑之处,并试图就笔者所认同的行政权说进行更为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宪法的核心原理和宪法学的一个永恒论题,依宪治国本质上就是依据一种建构或确认国家组织和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宪法而展开国家的治理.其目的就是通过宪法的实施,把宪法从政法性文本转换为社会性事实,使宪法在应然性和实然性的双重维度上得以调整政治关系并规制政治过程.与此同时,依宪治国也是法治国家的本质特征.法律的统治表现为良善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守与服从.而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居于一个国家的实证法律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是其他所有法律规范的效力渊源和规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行政视野中的事实行为——行政环境、蕴含与诉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治国形态伴随社会嬗变而出现的更迭 ,改变了行政法治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 ,行政事实行为要素籍此凸显。事实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果但具有法律意义的公法行为 ,处于法无明文但又不失概括规范之际 ,是一种特殊的自由裁量行为。它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 ,两者在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及救济途径方面有本质区别 ,另一方面又是构成制度化的行政行为的两个基本元素 ,起主导作用的行为要素也就决定了该行政行为的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玲 《法学家》2006,(1):136-142
企业社会责任是建构现代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制度.新修订的<公司法>第5条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无疑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然而第5条毕竟是一个原则性条款,旨在宣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等并没有明确地予以界定.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作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