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中央政策引领、实践变迁推动、未来发展需要的三元因素推动下,成渝地区通过搭建统一领导组织机制、确立互惠互利共享原则、打造改革先行试点新区,在实质上破除了“行政区对经济区的割裂”。为应对成渝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当从完善成渝地区法律协同机制、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创新政策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共建共赢利益联结机制、调整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2.
四、改革和完善司法体制,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保障 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是规范司法机关及其活动的制度,也是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弄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战略高度,要求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为此,我们从认识军事司法体制机制的理论着手,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实现强军目标需要军事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指出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的具体路径主要是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司法制度,优化军事司法职权配置,改革军事司法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以来,人类在司法体制方面的探索已有300多年。世界各国在司法体制类型、模式、原则、理念和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国外司法体制改革经验,把握世界司法体制改革发展趋势,对正在进行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将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法治进程加快推进,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的双重愿望越来越迫切,这些都需要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体制作保证。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期待相比,目前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司法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人们对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之选择依然有着广泛的争议。司法改革复杂艰巨,需要坚定的改革决心,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司法改革必须突破部门利益之争,在一些重点环节与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本刊特汇集相关论文6篇,探讨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在十八大提出坚持"三个自信",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语境下,司法改革如何定位以及定位的层次性问题是决定司法改革方向是否正确、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中国的司法改革有体制和国情两个不可逾越;三权分立理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语境已经终结,在现代宪政语境下三权分立并非司法独立必然的体制前提;同时,司法改革还必须通过历史借鉴,重新解读独立司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因而,应以政治定位为先导,法律定位为中轴,功能定位为内容,三位一体的层次结构作为司法改革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司法机构的建设问题;(2)司法机制的设置问题;(3)司法独立的保障问题;(4)司法权威的确立问题;(5)司法公正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司法改革的目标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改革的系统性,进一步明确了司法改革应达到司法公正。以求司法程序的公平和实体的公正,增强司法的程序性和权威性,理顺立法、司法、行政的关系,最终实现司法的独立。  相似文献   

9.
所谓司法政策,即特定司法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为反映和实现所代表阶级、集团、阶层的特定利益与意志,并为了解决司法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而采取、制定、遵循的措施、规程、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应活动。司法改革,则是对既有司法制度的一种主动打破或对失范(实效欠佳)的司法制度体系之积极回应,以期实现司法制度更为公正、效率、有机地运作。应当说,司法政策与司法改革的关联、互动正是通过司法活动链接了起来。因而,考察司法政策与司法改革的关系无疑是深入探讨二者对司法活动的影响、作用、价值等问题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是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开展的由上而下的一种改革活动,它和整个中国的其他改革一样,是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的.2002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4年成立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司法体制改革进行了统一部署;2008年12月,党中央转发了《...  相似文献   

11.
区际刑事司法协助范围上,可以针对内地与香港、澳门地区所需要共同面对和优先打击的犯罪比如走私、洗黑钱、犯毒等,先签订分项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协议,之后以这些分项协议所获得的合作经验和实务习惯为基础,逐步制定针对其它范围的刑事司法合作协议,最终寻求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以化整为零分阶段地“分而签之”,不同的法域可以就协商的结果,按实际的轻重缓急需要及已经达成的共识的部分先签订刑事司法协助的协议。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区际司法协助不仅是一个紧迫的法律问题,还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司法协助已成为两岸四地学界共同关心的热点议题,实践中也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其中若干概念和问题却亟待理论的阐释。建构我国的区际司法协助制度须着眼我国的具体国情,采取务实的做法,以促进两岸四地间的民商事流转和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对社区警务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警务是社区与警方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系统,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同时,公安机关在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实践中,必须协调好五种关系,即与党委、政府的关系、与基层社区组织的关系、与社区群众的关系、打击与防范的关系、与各警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债权人撤销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重要内容 ,属于实体法上的权利。其构成要件为 :(一 )债务人实施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 ;(二 )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已经或将要严重害及债权 ;(三 )有偿处分行为中 ,须债务人和相对人主观上均出于恶意。债权人行使撤销权 ,其效力依判决确立而产生 ,并分别对债权人、债务人、相对人产生效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农民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有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不受干涉和破坏,就是农村司法救济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巨大挑战.但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当前农村司法救济体系无论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现实执行中,都存在重大的缺位现象,扎实健全和推进农村司法救济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1803年,美国违宪审查权的创设开启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先河,而违宪审查权也通过一系列案件,经历了壮大的过程.这一系列标志性案件是:违宪审查权插手政治问题的1857年斯科特诉桑弗德案;违宪审查权管辖范围从联邦伸入各州的1873年屠宰场案;违宪审查权审查由程序到内容的1890年明尼苏达铁路案;违宪审查权积极行使的1905年洛克纳案.通过采撷违宪审查权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拐点,可以勾画出违宪审查权的轮廓,揭示违宪审查权的历史走势.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正离不开司法独立,司法公正需要客观、明确的裁判标准,司法公正与诉讼程序的科学设计密切联系,司法公正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人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能动司法"具有服务性、主动性、高效性的特点,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司法能动主义"涵义不同。在我国,"能动司法"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但司法不能"政治化"。"能动司法"与"司法克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司法运作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共存于司法活动当中。在能动司法的过程中,要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司法,是指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的后盾,以国家名义运用法律于案件的专门活动,它的裁决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司法公正,就是通过司法机关全面实施法律的各种活动,使司法领域内绝大多数公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全面实现,而且对全人类的发展和长久幸福无害.公正是司法自身追求的理想价值,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本质所决定的,是雏护法律尊严的内在要求.在一个国家中,司法公正与否,是评价这个国家是否民主、有序、健康、文明的基本标志.能否实现司法公正要保证以下三个条件:司法独立;程序公正;法官的修养.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各类舆论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执著,尤其是对司法审判的透视与监督。而新兴的网络在此"浪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向世人宣示着自我独有的功效。然而,也不乏一些负面作用,给司法审判造成了不应有的影响和压力,所以如何权衡二者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