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合作与分歧楚树龙自1996年春夏以来,特别是去年10月江主席访美后,中美关系发展较为平稳,合作扩大,分歧减少。目前和今后中美关系的长期状况,仍取决于中美两国能否沿着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所确定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方向,不断扩大和加深合...  相似文献   

2.
积极推进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席来旺去年10月江主席访美与中美首脑会晤,为21世纪的中美关系确立了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从而将中美关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今年是中美着手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个年头,中美双方都在为此作出努力。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  相似文献   

3.
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席来旺中国国家主席相隔12年对美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并就中美建立持久、稳定的双边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共识。这次中美首脑会晤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表明,面向21世纪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启动。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前途如...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虽不时受到干扰,但由于双方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面拓宽,基础更加牢固坚实.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时代不同,目前撑起中美关系的不再是一根支柱,而是多根支柱,因而更有力量承受各种压力,经受复杂考验.建立更稳定健康的中美合作关系,中国方面不会有困难和问题,关键在美国方面.美国对华战略的正确定位应是:中国是朋友而不是敌人;是全面建设性合作的伙伴而不是战略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动荡起伏的中美关系出现新的转机。美国国家战略首要目标出现变更,反恐成为中美合作关系的新内容。以反恐合作为基础,中美关系进入“建设性合作关系”时期。目前,反恐合作的需要促成了中美双方以合作为重的格局的形成,但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根本目标是在国际格局中确立其单极战略坐标,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自由市场经济”和其价值观。美把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推出“先发制人”战略,以打击恐怖主义和所谓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无赖国家”。与此同时,美相应调整对大国政策,促进合作。在此背景下,美对华政策定位积极因素增多,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渐成主流。但美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仍然存在,中美关系仍存在挑战。本世纪头20年,国际形势有严峻的一面,但从总体看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7.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始终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来回波动。那么中美关系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国之间目前的战略竞争到底是长久之势,还是仅是特朗普政府推动下的短期现象?本文以战略互动和利益平衡为分析视角,认为40年来中美两国的关系定位可以划分为战略协调、非敌非友、利益攸关方和战略竞争四个阶段。中美关系起伏波动的根本原因是,在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中始终并存着一对"互斥"的利益集群,中美关系正是以战略安全为主的消极利益集群和以经贸依赖关系为主的积极利益集群相互平衡的结果。对未来的中美关系而言,由于战略安全的消极利益属性日趋明显,中美战略竞争将趋向常态化,竞争的广度和重点领域的深度都有可能进一步增强。但另一方面,经贸依赖、反恐、防扩散和一系列全球治理议题上的利益的积极属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失去对中美关系的正向"拉动"作用,因此,中美战略竞争很难在短期内滑向全面战略对抗甚或战略冲突的境地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美战略稳定关系已经超越经典战略稳定性,向着复合战略稳定关系的方向演化。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是稳定两国关系的客观需要。彼此战略竞争加剧给中美之间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在美国提高核力量于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核武器重新作为霸权工具的背景下,中美战略稳定性面临挑战。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争端,经贸关系在中美关系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减弱,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的必要性凸显。中美之间经济深度相互依存,在维护国际体系稳定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这为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框架包括建立在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双方经济的深度相互依存、战略互信、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等四根支柱,其中以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为核心支柱。虽然中美战略互信存在短板,但随着中国战略核力量的进步、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继续维持和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的成熟和完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将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主流思想对中国的认知趋于客观和中国对美国战略判断的变化,中美关系发生了由“安全主导型”向“复合相互依赖型”的战略转变。这是中美关系近些年持续好转的结果,也是未来继续前进的基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美国新自由主义正在逐渐主导奥巴马政府的外交观念,使得中美关系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由于中美之间尚缺乏令双方满意和国际社会认同的合作平台或机制,两国间也不排除出现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国际局势有重大影响。如何看待和解读当前的中美关系,如何构建未来的中美战略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到国际体系的稳定。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视角外,笔者认为,制度合作博弈理论不失为一个好视角,以此理论为指导,中美两国可在G20制度框架内构建起“新型大国关系”——C2,从而有利于中美两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1.
周敏凯 《和平与发展》2012,(3):7-12,77-80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奥巴马上台后中关关系大起大落,两个《中美联合声明》对中美关系作出新定位,但是奥巴马政府又在积极实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高调重返亚太地区。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从“接触加遏制”向“合作加牵滞”调整的新取向,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背景之一是,中国迅速和平崛起,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状况出现重大变化,美国需要做出必要的回应。美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不能简单解读为战略围堵中国。但要落实中美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定位,需要两国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依然存在战略互信基础脆弱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主义的现实合理性与全球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间的反复较量,推动着国际体系由“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向“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转变,也使国际政治在国际体系层面、区域层面、大国政治性格层面以及大国关系层面发生着深刻的“二元裂变”.尤其是大国政治性格的裂变导致了中美、美日及中美日关系具有两面性.中美关系具有全球层面的性质,而中日与美日关系则是区域层面的.没有中美在全球层面上的准确定位和健康稳定的战略默契关系的构建,就没有真正的中日主导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3.
以共同威胁或以共同利益为战略基础是发展中美关系的两条主要道路.冷战期间,以反对苏联威胁为主的中美关系战略基础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反恐期间,以对付恐怖主义为主的中美关系战略基础具有相对的短暂性和脆弱性.美国反恐战争结束后,中美两国应考虑从共同利益中确定发展未来中美关系的建设性战略基础.经济互赖当是中美关系新的战略基础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中旬作出提前访华的重要决定,表明美国希望继续保持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进一步落实中美联合声明的各项协议,赋予面向21世纪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以新的内涵。现就美官方和舆论有关反应摘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跌宕起伏继往开来--浅析中美关系及其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公报”发表30年来,中美关系风波不断,曲折起伏,但总体上向前发展,呈螺旋性上升态势。中美经济关系好于和高于政治关系。中美关系所以能在颠簸中保持向上发展势头,在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正确的对美方针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美国对华政策中的负面因素对中美关系造成干扰,但始终未成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三个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否遵循“三个公报”是检验中美关系好坏的试金石和晴雨表。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治·沃·布什竞选时关于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而非“战略伙伴”的定位,一度引发关心中美关系发展人士的担忧,也引起中国一些战略家的警惕。大洋彼岸的战略家特别是一些久负盛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可能体察到中国的忧虑,不时为中国“排忧”,认为布什将实施一项“积极的”或者“出人意料”的对华政策者亦不乏其人。两种判断,意义迥然不同。在布什终于成为白宫新主人后,如何准确把握美新政府对华决策的主导性思维,是我们判断21世纪初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参考。亚洲谋划中露出的对华政策端倪美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是防范欧亚大陆出现“挑战美…  相似文献   

17.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两国建交以来,尤其是“9·11事件”以来,中美关系在若干重大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这些成就只意味着非战略性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或解决,而制约双方关系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仍然存在,以致人们对美国“反恐之后”的对华政策走向持有很深疑虑。本文在解析中美历史与现实中的结构性因素基础上,重点就中国崛起背景下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作了理论探讨,并对建设性拓展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空间提出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以及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曲折历程。中美军事关系深受国际战略格局和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军事关系的核心问题。增进政治和军事互信是建立相对稳定并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建设性军事关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都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中美关系也被很多人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对立”、“联合”、“既合作又斗争”、“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等阶段,但真正决定未来两国关系基本状态与性质及走向的核心问题只有两个:台湾问题与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及如何应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既取决于美国,也取决于中国,取决于中国的对美战略。综合来看,中美共同利益仍大于分歧,除台湾问题外,两国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抗,这即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关系的基本状态和格局。  相似文献   

20.
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战略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战略框架楚树龙中美关系的历史表明,作为两个大国,要确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中美关系,必须而且只能将这种关系建立在较为牢固的战略基础上,并使之具有某种战略框架,以从根本上对这种关系加以指导和规范。当前正是中美两国面临世纪之交、考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