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一种分析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地缘学研究在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上的新发展,中国的地缘战略应包括地缘政治战略、地缘经济战略和地缘文化战略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应从全球、地区和周边三个层次上地缘空间的实际状况出发,明确界定中国的核心地缘利益、主要地缘威胁与挑战以及应对地缘威胁与挑战的战略手段。中国地缘战略的基本特性在于内外结合、由内而外。在周边层次上,中国地缘战略应强调以统一、发展、稳定为基本取向,在地区层次上应突出以合作、稳定、整合为基本取向,在全球层次上应突出以和平、合作、和谐为基本取向。总体上,中国应结合地缘空间与地缘战略的特性和取向,制定和推行合作性参与地缘战略。  相似文献   
2.
世界秩序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过程,认为世界秩序的发展遵循由有序稳定,到无序失衡,再到新的有序稳定……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般规律。通过具体分析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维也纳秩序、凡尔赛秩序和雅尔塔秩序,文章对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作了推断和预测,认为新的世界秩序既不会回复到冷战结束之前的两极秩序,也不会出现由美国一极独霸世界的单极秩序,未来的世界秩序将肯定会以多极并存为主要特征。虽然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创建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斗争过程,但却将主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国家利益的主体性与中美安全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利益具有主体性 ,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利益具有不同的确认、排序和战略设计。从中美国家安全利益的主体性来看 ,中美安全利益的根本定位具有相容性 ,安全合作的战略基础具有脆弱性 ,安全战略的外交依托具有排斥性。因此 ,中美两国应发展利益认同 ,巩固安全合作的基础 ,使战略互动制度化、机制化。  相似文献   
4.
潘忠岐 《美国研究》2003,17(3):52-64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及其后续发展彰显了实力与国家安全之间的背离,国际多边主义与美国单边主义之间的对峙成了决定未来大国关系走向和国际体系发展的主要矛盾."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和"新帝国"论的倡导者主张美国应该通过追求超强实力实现国家安全和世界稳定,应该采取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实现并维持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应该通过追求国家绝对安全和相对收益为未来世界制定秩序.它忽视了实力上升并不必然带来安全相应增加的历史新现实,而演绎的只是一个现代神话.未来的世界和平,只能是"多边协调下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世界秩序内在结构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探究世界秩序的发展规律,从而为世界秩序的现实创建、维护或变革活动提供理论指南,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世界秩序的内在结构。现代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独特结构的系统。系统分析方法对于解析世界秩序的内在结构无疑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辛格曾经精辟地指出,世界新秩序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世界秩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们相互作用的手段是什么?它们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地缘文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中国的地缘文化空间区分为全球层次、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层次,分别探讨了三个层次上中国地缘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而提出了中国地缘文化战略的可能选择.本文认为,中国地缘文化发展应依托三环结构的地缘格局,遵循由近及远的战略思路:以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巩固周边地缘文化空间为基础,推动亚洲地区的地缘文化整合,进而参与全球层次的地缘文化互动,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实力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历史选择的方法论原则潘忠岐一以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为选择框架历史选择,又称社会选择,是指历史主体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依据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途径、方案、手段、措施等的选取和设计。历史选择是以历史...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对“概念”作出最系统最深刻研究的是黑格尔。在黑格尔体系中,概念不仅是个认识论范畴,而且也是本体论范畴,是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内在本质。因此,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概念”。毛泽东也很重视概念。在他看来,“哲学就是认识论”,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主权是欧洲人发明,中国人被迫接受的概念;今天,主权是欧洲人试图埋葬,中国人极力捍卫的原则。中欧在主权概念上存在明显的认知分歧。主权观分歧对于中欧关系的影响总体上是消极的,使中欧之间容易孳生误解和争端,使中欧更难在很多双边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使中欧在第三方问题上的多边国际合作复杂化。但主权观分歧并未妨碍中欧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鉴于强化还是弱化国家主权对于中国和欧洲来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双方应积极携手管理在主权问题上的认知分歧,通过相互避免、相互保证和相互适应,打破中欧关系中的主权僵局。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关系虽取得长足发展,但始终受到西藏问题、人权、市场经济地位、武器禁运以及非洲、伊朗核等问题的干扰,波折不断。中欧关系甚至在2008年陷入历史性低谷。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