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严重分化,影响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对党的认同。为此,进行农村社会整合成为了党治理农村和获得农民支持的重要的紧迫任务。本文探讨了农村社会分化的情况,提出了进行农村社会整合,增进农民对党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分化对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提供了重要资源和重要途径.但利益分化也给政党合法性带来一定难题,比较突出的有价值认同难题、利益均衡难题和风险频发难题等.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需要加强对利益关系的整合,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整合,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即政策供给、总揽协调、价值引导和组织整合.  相似文献   

3.
社会认同:新农村文化建设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种种表现,实质上是农民对这一过程少接受、少认同,难接受、难认同乃至不接受、不认同的反映和折射。作为主体和客体、参与者和受益者辩证统一体的农民,认同与否、满足与否是衡量新农村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内在标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石。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叠加的特殊时代背景下,社会认同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所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巩固执政之基;对重建农民的生活意义,主动化解农村文化建设之困境、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确立共同理想和信仰目标,大力建设并广泛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农民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出发,重构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载体等,是增强农民社会认同感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是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稳定隐忧、思想观念陈旧、基层组织涣散、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等问题是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提升民族地区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必须基于系统论的视角,从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推动农民政治社会化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嵌入农村社会结构中的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农村社会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现状。中国共产党能够将数亿农村人口整合到国家政治体系中,得益于其政党组织系统。将政党宗旨追求和农民利益结合起来,使共产党的价值观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并形成了凝聚于党组织周围的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必须遵循利益整合——价值认同——忠诚行动的逻辑展开。  相似文献   

6.
利益、认同与制度: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生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民"原子化"和社区"碎片化"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持续生长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基于单一视角的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或社会资本理论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动因。本文在整合这三种理论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利益—认同—制度"的综合性解释框架,说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就是农民在利益、认同和制度的混合机制作用下,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与合作的集体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价值规范不断地受到冲击,整个农村社会结构面临着新的分化、整合,社会资源利益面临着重新分配,农民利益表达在现实的政治场域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为此,应该从农民利益表达主体层面、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层面及资本层面寻找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刘丽  牟永福 《理论导刊》2008,3(2):70-7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民阶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民内部分化日趋明显,农民的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民的社会地位不断趋于边缘化.与此相适应,农民的政治取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政治认同度和政治参与度逐渐弱化,从而对党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挑战.因此,要通过政治社会化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发展农村经济,为优化农民政治参与提供物质保障,充分尊重农民利益,建立健全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尤其是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参政水平.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研究》2014,(1):91-91
阶层分化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但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层间利益矛盾和冲突显性化、底层认同扩大化、阶层结构发育滞后等问题,也给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挑战。对此,应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进阶层分化条件下的群众工作:(1)优化阶层结构,打造良好的群众工作环境。(2)整合利益关系,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控制弱化与农村非正式组织的兴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农村社会控制弱化,客观上为农民组织的兴起提供了社会空间和社会环境。而基层正式组织的弱化则使得很多农民走向非正式组织来寻求社会互助和满足精神需求。对当前农村非正式组织的兴起进行认真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引导和规范农村非正式组织的发展,从而整合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与体制变革进程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出现了结构性与伦理性的双重困境。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托乡村治理实践的优化,提升农村组织凝聚力以夯实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基础,倡导新集体主义以重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思想基础,培育农村公共文化以固化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政治认同:以社会主义为对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默海 《理论导刊》2006,2(11):69-71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农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了以生存伦理为认同的逻辑起点、以公正平等为最大的心理诉求、以自身的弱势地位为认同的主要障碍等内容。农民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认清农民政治认同的逻辑和内容,并在制度和政策上提高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才能增进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界对建国以来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主要从农民政治认同的程度、功能、影响因素、提升途径四个方面展开,目的在于构建良好的政治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最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研究为学术增长和政治实践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应该注重实地调查和学理思考,深化对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管理的实质就是想办法把农民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意味着让农村获得秩序、农民内心获得归属感和秩序感。这个任务在当下的农村却面临着三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中国农民的权利观念;二是构成农民社会行动意义来源的三种传统;三是因城乡分割形成的两型社会。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农民的自我认同和社区认同无法统一,当下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任务也就显得异常的艰巨。  相似文献   

15.
乡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带来农村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变迁,由此揭开了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大幕,这一社会背景和发展体制的根本性转换在乡村民主政治的体制结构和农民日常的政治生活当中都能找到其深深的变化印迹。市场化本身固有的能够推动社会主体的多元分化、利益需求的整合联动以及社会结构的分层别类等制度性特征,使得人们的行为和需求越来越关注利益。利益在市场化过程中受到重视,成为人们的行为动力,因此需要对农民的利益诉求渠道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性的调整和整体性的规范。农村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使得农民的民主思维、政治理念、法治观念、权利意识等等开始萌芽并逐步稳固化,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参与到乡村社会具体的事务管理和政治运行当中去。面对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村的民主政治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改革与农村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稳定,即社会成员对现存秩序(制度和规范)的认同和自觉维护以及社会政治结构和相互关系的相对均衡,它集中表现为人们行为的规范性和社会生活的有序性.政治稳定既是社会变革的结果,也是保证和实现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在当前体制转换、结构重组、利益调整和社会整合过程中,正确处理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对于实现我国农村协调、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建设始终伴随着对离散的农民或村落的整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民的整合模式先后经历了集权化集合和民主化集合,逐步实现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正常化。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日趋原子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乡村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国家必须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实现对农民的组织化整合。  相似文献   

18.
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效应与治理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偏远民族地区农村再一次处在诸多利益分化调整时期,各种利益要素在分化与结构整合之间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社会矛盾和非稳定因素得以产生,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既有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影响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同时也有宜泄群众不满情绪、缓解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矛盾、强化社会整合的警示作用.因此,在研究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时.要坚持以构建民族地区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强偏远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内容,提高偏远民族地区农民和基层党政干部的法律素质为重要措施,畅通偏远民族地区农村民意诉求渠道为重要途径,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为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阶层分化是改革以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下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一分化展现在多个维度:社会结构的分化、裂变与重构现象交错;经济分层、社会分层与政治分层并存;阶层分化、利益分化与观念分化凸显.社会阶层急剧分化也对执政党维稳能力提出挑战.提升党的维稳能力需要重构党的群众观念,强化对分化利益的整合,扩大对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体制化能力,加强社会管理能力以及构建韧性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管理何去何从:整体性治理视角的尝试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社会管理不但任务繁重,而且充满矛盾和挑战,尤其以结构性的碎片化问题最为突出。其中,价值取向是根本性问题,位于结构的核心,表现为农民主体价值的缺省。与此对应的是农村公共文化位于价值的外围,突出表现为公共精神的结构性缺失;而农村社区建设的共同体取向所面对的重大挑战是社区认同渐行渐远。在农村社会管理的动力层面,社会与国家间关系仍有待理顺。社会功能开发同农村自主性的共时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五大碎片化问题的解决思路是采取渐进的策略,以整体性治理整合资源,使农村社会管理从局部走向整体、从断裂走向连续、从破碎走向整合、从分散走向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