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过去20多年来,西方国家的公共职能私有化,为私人资本在公共领域拓展了盈利空间,但却加剧了金融化趋势,公共管理为金融资本利益所绑架,陷入公债危机、财政紧缩、私有化和削减公共服务的恶性循环。新自由主义的国家治理危机体现在:"去工业化—金融化—停滞"常态化困局难以化解;精英政治缺乏动力缓解日趋严峻的贫困、失业和社会不平等;强化新自由主义激化了社会和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时代是公司俘获国家和通往"后民主制度"的时代吗?如果是的话,那么自2007年国际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和各国对全球金融的救助会预示着民主政治重新获得超过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先地位吗?2007—2009年"大衰退"仍然可能演变成21世纪的"大萧条",现在分析它的后果还为时尚早。然而,当前的危机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和民主的本质的根本问题。官僚国家主义和市场自由主义的聚合主要与  相似文献   

3.
福利国家是对战争国家的反动和取代,它自身有一整套区别于战争国家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其根本矛盾是市场经济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市场经济化相互交织,导致它成为"经济国家""管理国家"和"交易国家"。福利国家的基本政治逻辑决定了它的危机不只是财政上的而是全面的。代议制民主作为福利国家的基础性政治制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否决点"来观察其弹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性法团主义、极化小党和反代议制社会运动来观察其遭受冲击的状况。福利国家危机确实深重,但轻言福利国家即将崩溃则过于草率。  相似文献   

4.
从新自由主义的全面渗透看西欧政治思潮的基本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欧著名自由主义学者拉尔夫@达伦多夫最近在一篇回顾20世纪历史的文章中说,19世纪是自由主义的世纪,实际上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914年8月结束的.而20世纪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世纪.①但是,据我看来,在整个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影响最大的经济与政治学说还是自由主义(包括新、老自由主义).如果说,20世纪前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欧洲法西斯主义崛起以及此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显示了老自由主义学说导致的资本主义严重失控(所谓"曼彻斯特资本主义模式”)给20世纪人类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那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经济与政治生活的重建、社会福利国家的建设,战后的经济奇迹,则证明了以社会市场经济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所代表的改革后的新自由主义(被称作左翼新自由主义)创造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给一度严重失控的资本主义"戴上笼头”,在进行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之后为西欧世界带来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新自由主义与极右翼政治之间的矛盾关系。首先,我们力图指明和解释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下,经济领域与社会、文化领域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当前极右翼政治中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其次,本文试图考察极右翼政治通过向保守主义右翼施加民粹主义压力并造成下等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给新自由主义的巩固和长期稳定制造了何种程度的麻烦。最后,我们以国际层面上新自由主义的机构组织和法定组织在政治表现上和问责机制上的广泛萎靡为背景,对极右翼政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霸权一改此前的颓势,经济军事力量大增,政治上也日趋保守,并开始在全球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本期下面两篇文章分析了美国政治的日益保守倾向和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刻危机倾向,这对于我们认识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的真实面貌将有所帮助,并使我们看清危机和战争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重要本性。  相似文献   

7.
王晓玲 《当代世界》2014,(12):64-67
<正>新经济自由主义对韩国国家治理的挑战尤其巨大。因为韩国经济是"财阀经济"[1],新经济自由主义改革导致经济系统的均衡进一步被破坏,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危机:两极分化加速、不同人群围绕发展道路的对立意见更加尖锐。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引导全社会达成妥协,化解社会危机,一直是韩国国家治理中最紧迫的问题。本文将分析新经济自由主义改革以来韩国所面临的治理危机,总结韩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并对  相似文献   

8.
林华 《当代世界》2013,(8):43-46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阿根廷经济一直在"改革-危机-改革"的循环中蹒跚前行。在经历了21世纪初那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之后,阿根廷又进入到新一轮的经济调整过程中。本文将对30多年来阿根廷的经济改革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找出改革的症结所在。一.新自由主义改革和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既是西方经济学思潮和理论,又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传播较广,在某些国家还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后果。为了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何秉孟研究员,请他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0.
张晴滟 《南风窗》2012,(13):84-85
新中国的成败无法用自由主义悲剧的方式搬上舞台。去政治化倾向一直延续到数字意义上的千禧年,《切·格瓦拉》反思改革的立场是《哗变》的真实变迁。在迎接60周年院庆时,成立于1952年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人艺)仍在强调"人民艺术"的初衷,为了对抗戏剧的危机,他们对老的经典剧目进行重新包装的商演,可惜在艺术实践上缺乏真正的推陈出新,获得票房和叫好的仍然是文艺复兴时期就诞生的"明星中心制"。如今的中国话剧舞台一派"不知今夕何夕"的景象。戏剧里没  相似文献   

11.
生命政治和犬儒主义是福柯晚年对新自由主义治理术展开批判的两个主题。福柯在《生命政治的诞生》中对这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新自由主义治理术的本质就是将国家的合法性奠基在经济之中,通过经济的原则来进行治理。新自由主义治理术对经济人的塑造就是生命政治,经济人是主体与治理的接触面,是由经济原则支配的。经济人因受制于经济原则,又陷入不由自主的命运之中。与此同时,它的选择与行为又符合经济学的合理性构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犬儒主义。生命政治和犬儒主义是后1968时代激进理论的两大主题,它揭示了革命主体消解的艰难状况。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开启的农业新自由主义强调商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通过双边与多边机制诱使发展中国家开展市场化、私有化改革,取消政府干预和价格管制,为美国跨国粮商的发展壮大提供机会。在美国政府和跨国粮商的作用下,世界上逐步形成粮食市场垄断,并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食物帝国体系。受农业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停滞不前,愈益依赖进口,饥饿人口不断增加。这些因素为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美国主导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全球粮食治理体系不可能解决饥荒和粮食危机,相反,美国垄断资本对粮食的控制加剧了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自由主义区别于自由主义的特征就是坚决拒绝劳动价值理论 ,用边际效用价值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 ,把资本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今天所说的新自由主义是指与凯恩斯主义、弗赖堡学派完全对立的哈耶克主义以及里根—撒切尔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 ,新保守主义也就是新自由主义 ,但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这两个概念还是有严格区别的 ,特别是在政治与社会文化领域。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与政治上的新保守主义合二为一 ,是当今西方国家中右政府或者中右政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分析马来西亚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客观看待马来西亚国家债务的现状,进而对其国家债务风险进行分析与判断。诚然,自2007年以来,马来西亚国家债务有所增加,债务风险有上升趋势。但是,目前其国家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系统性风险相对较小。然而债务问题的政治化,使"债务陷阱论"在马来西亚债务问题上日益凸显。无论是债务问题上的国内政治化、债务国与债权国关系的政治化,还是国际政治化,都使该国的债务问题被强行赋予了经济之外的政治含义,对马来西亚国家发展、中马关系和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合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避免债务问题政治化,正视其本质与根源,加强同中国在经贸领域和债务治理上的合作,是马来西亚解决和防范债务问题的应循途径。当前,马来西亚当局日益表现出超越债务问题政治化的趋向。中马双方以合作促发展,不但是解决马来西亚债务问题政治化的最佳途径,也为中马两国在债务治理问题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5.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中,曾向美国人民作出了许多许诺,医疗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于它是美国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政治角逐的焦点之一。美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对债务问题的关注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政治化是其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内政治层面,债务问题正成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也是不同政治集团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的重要工具。在国际政治层面,债务被视为介入、影响甚至塑造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和议程的重要工具,也被视为国家间在发展中世界竞争的重要领域。因此,全面客观理解债务政治化的影响尤为重要。总体而言,债务政治化虽然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其强化了对债务问题的关注和研究需求,反而促使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回归理性。具体而言,债务政治化推动发展中国家构建债务问题认识体系、提高债务管理能力,促进其对国际债务治理体系的反思。此趋势有助于国际社会更理性认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关系,同时,对债务问题政治化的系统认识可以为新时代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融资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主义在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演变过程中,从原来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理论,变成了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工具。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也有表现,主张土地私有化和国有资产私有化,片面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极力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些主张不切合中国实际,可能严重干扰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变色。我们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思想防线;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创新能力,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看待新自由主义,特别要认清其在中国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形成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这一思潮在战后50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曾一度被边缘化.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里根相继上台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兴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导致这些国家发生金融、经济危机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第三条道路"谋求超越西方"左"与"右"的激进政治框架 "第三条道路"根据全球化给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政治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提出挑战,构筑超越"左"与"右"的新激进政治框架.其主张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西方思想史,市民社会观念的演变可归结为三次大的范式转变:一是市民社会与自然状态相对立,以商业化、政治化的城邦国家的出现为标志,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早期自由主义哲学家的思想中;二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始于早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主要体现在黑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