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媒体时代,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的深入推进为媒体介入司法提供了丰富的司法信息和多样化的介入平台,但媒体过度介入司法现象频繁发生。正视并正确处理司法与媒体的复杂关系,警惕并防范媒体过度介入司法给法律价值与制度建设带来的冲击,应当从提高司法应对媒体能力、推动媒体自律、保持司法与媒体的理性距离等方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2.
媒体介入司法并进一步对司法产生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不争之事实.文章从司法公开审判的自我需求、案件当事人的主动要求、公民的司法知情权以及我国司法机构与媒体的特殊关系结构四个方面对媒体介入司法的原因进行法理学意义上的分析,以期促进媒体对司法的积极影响,消除媒体对司法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的有力途径,司法工作人员作为司法公开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司法公开的效果。媒体是司法公开的有力助手,但媒体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则可能有损司法的公信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媒体在司法公开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司法人员媒介素养教育,使其更好地判断、理解媒体信息,进而更好地使用媒体。  相似文献   

4.
徐阳 《当代法学》2011,(4):96-101
法治发达国家在司法与媒体关系的制度安排中,体现了司法对媒体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宽容,力求新闻自由和公正审判之间的价值平衡。在中国,不成熟的传媒与独立性不足的司法,共同面临着强大行政权力的干扰。司法应为媒体提供保护是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的特殊问题。刑事诉讼程序应为被追诉的媒体人提供如下司法保护:以变更司法管辖规避媒体被追诉者的诉讼风险;以构建审前司法裁决机制为依托实现对被追诉媒体人的保护;强化上诉审对媒体被告人的程序性保护功能;运用司法裁量权实现对媒体被告人实体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处理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要法治国家采用的模式是不相同的。美国采用的是不限制媒体的“司法自我约束模式”,英国采用的是“司法限制媒体模式”,而大陆法国家则采用了一种近乎“放任自流”的“司法向媒体开放模式”。中国的司法模式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与媒体的关系规则模式上,应当采纳大陆法国家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31日,广州市中级法院对许霆案作出了二审判决。从无期徒刑改判五年刑期,许霆案产生现在的判决,媒体关于此案的事实的穷追不舍的报道可谓达到了"媒体审判"境界,舆论的压力左右了二审判决,媒体力量超乎与法律之上,司法的独立性要受到怀疑。本文就将以许霆案为切入口,探讨"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以及二者如何平衡,即在加强媒体监督、抵制"媒体审判"的同时,确保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7.
对于司法和媒体的关系,可以根据国际公约和国际准则去确定其具体规则。司法独立和表达自由是民主社会中同样重要的价值,两者都是国际公约规定的基本价值,但表达自由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所以国际规则规定,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司法过程才能限制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在审判前,只有为了防止妨害无罪推定的情况出现才能对媒体进行限制,但司法机关对信息的公开则要综合考虑社会秩序、当事人权利、防止预断等因素来决定。在审判中和审判后媒体都可以对司法进行报道和评论。媒体与司法关系国际准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媒体接近司法权的国际准则、法官个人与媒体关系的国际准则、检察机关与媒体关系的国际准则、律师与媒体关系的国际准则、记者拒绝作证权的国际规则、媒体报道和评论司法是否入罪的国际准则。国际准则处理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基本策略是:鼓励对言论自由优先保护、鼓励司法与执法机关向媒体提供信息、鼓励媒体通过自律体现对司法的尊重和理解、主张确立媒体与司法机关的冲突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媒体越来越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司法介入社会调整愈来愈强有力的时代。但是,媒体与司法体系的良好运作总是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体现为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这两种民主社会基本价值的冲突。依据对我国媒体与司法关系规则的现状的考察和对国际准则、其他国家的做法的比较,我们认为,我国确认媒体与司法关系规则的基本思路是开放主义,即司法对媒体相对开放的做法,而不是以往大多数理论研究所倡导的划界主义。  相似文献   

9.
司法与媒体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又是一种简单的关系.1994年由国际法学家协会通过的<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准则>是一个旨在根据国公约的精神解释"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文件.我们可以参照此文件来谈论媒体与司法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司法活动和媒体表达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个面相。司法权可以裁处媒体的行为,媒体的刑事责任源于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冲突,民事责任源于言论自由与公民私权的矛盾。媒体可以监督司法权,媒体与司法的冲突表现为言论自由与独立公正审判的矛盾。媒体与司法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两者的合理要么维持原有社会秩序,要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媒体监督和司法公正之间存在明显冲突,如何保障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同时又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既保护媒体的新闻自由,又保证司法不受媒体的干扰,独立的做出判断,本文从分析二者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入手,探讨其中的平衡途径,以及媒体与司法之间应当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现状评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迅 《法学研究》2001,(6):149-185
中国受众对法庭新闻十分关注 ,媒体在满足公众知情需要的同时亦反映公众对司法的批评。由于缺少共识、缺少规则 ,媒体与司法的关系正处于较不稳定的时期。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新闻批评与司法尊严、新闻采访与法庭秩序的冲突时有出现。冲突中 ,媒体总体处于强势 ,承载着较多的社会期待 ;而一旦发生诉讼或面对司法权力 ,媒体又处于绝对的弱势。实现平衡的制度框架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络民意、媒体对司法审判和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的影响日益深刻,甚至被冠以"网络审判""媒体审判"之名。正常的司法、行政活动为何因民意、媒体而摇摆。本文从司法、行政活动的瑕疵、信息公开、司法独立与人民监督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媒体监督司法活动有利于司法公正,但媒体若过度介入,易影响司法机关公正断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互动关系,合理调整新闻媒体报导司法活动的限度,寻找两者双赢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重点由立法向司法转变,媒体对司法监督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媒体与司法之间一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禁止"媒体审判"已经是国际新闻界的共识,另一方面要促使媒体监督真正成为司法公正的推进器。本文从审判公开、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三个概念分别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建立合理的媒体监督模式,包括媒体应保持中立谨慎的态度、司法机关应建立配套制度、国家应加快立法步伐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考察"公案"这类特定案件的司法过程,从中观察和分析中国司法的政治力学现象。文章分析了民众、媒体、为政者和司法官四个主体及其相互间的角力关系,分析了民意对司法的影响,分析了司法与媒体的关系。认为司法与民意、媒体的角力,不能仅仅基于司法独立原则,而应当强调被告公平受审权。总之,司法的政治力学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司法的政治角力应当加以规制;通过制度设计,有的关系可以回归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仅会有更好的法律效果,还会有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欣 《法制与社会》2014,(3):139-140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司法审判问题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的同时,媒体和司法的关系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我国的媒体监督司法的现状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媒体监督权和审判权关系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首先,感谢正义网、腾讯网、检察日报等媒体提供的支持,感谢参会的各位领导、知名学者和媒体人士。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利用公开的材料,撰写了《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既关注了中央,也关注了地方司法改革;既关注了司法改革文  相似文献   

19.
媒体对司法的监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建林 《河北法学》2004,22(6):133-136
大众传媒是当今社会公众了解公共信息并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媒体的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媒体与司法之间同时存在着冲突。冲突的解决应当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以达到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的实现。从我国的司法现状看,更应强调对媒体作为公众舆论渠道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诱惑侦查"建议"是个馊主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有些刑事法律专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设立受贿案件的"诱惑侦查"制度建议的消息,经媒体公开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法律界人士更是对此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本期来我们"大讲堂"作客的三位法律专家所持观点大相径庭,"诱惑侦查"能否在司法初查中得以运用?显然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