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逻辑问题,是指在肯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客观性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怎样存在的问题。二者讨论的核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后者是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二者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问题或称中国道路的哲学逻辑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现实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事实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丰富化的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创新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范式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学术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文明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文化性存在。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专电 当我们在华盛顿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鲍大可博士的办公室里向他采访,请他谈谈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看法时,这位长久以来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专家点起一根雪茄烟,不慌不忙地说了起来。 他说:“我认为,中国的开放政策是中国对自己的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总的态度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这是一个对中国的现代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会有很大帮助的政策。我从一个旁观者的地位来看,还认为,它是最近几十年来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它意味着,中国正在成为整个国际社会中一个比过去活跃得多的成员。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我们党作出的一个新结论、新判断,表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的历史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因为它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新战略、新前景。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一直做着“中国文艺复兴之梦”的人。我希望而且相信,中国文化首先是中国哲学会在下一个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自己必须要下一番去腐生新、推陈出新的工夫,要能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首先是要能包容、消化、以至超越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叩响中国之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使得中国文化对海内外的吸引力日益增强,这是一个机遇,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大幅提高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12月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热情赞颂十月革命.2.在中国第一个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杨匏安.他在1919年11月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称科学社会主义》.3.中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党即共产党的主张的人是李汉俊.4.中国第一个筹备建党的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5.受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党派遣第一个到中国的代表是维经斯基.6.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第一任书记是陈独秀.7.1920年11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机关刊物——《共产党》创  相似文献   

7.
易晓芸  李坚 《学理论》2012,(24):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矛盾是中国国情的一个方面,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每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有其特殊的社会矛盾。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厘清中国在建国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只有通过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社会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儒释道是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是一个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中国人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但是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一个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1.国际资本打击中国的战略模式和攻击框架对于国际对冲基金而言,以金融力量快速冲击中国以获取短期暴利是一个长久的战略话题,也是一个进入中国市场内部"内生性"打击中国的问题。以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交流而言:如果以金融力量实施一次有效的经济打击,目前较可能的是一个中小规模的多周期的集中冲击,而且直接攻击的目标应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和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10.
杨岩薇 《侨园》2007,(2):32-33
在近代社会,1896年出现首批中国留日学生,此后中国人留日运动波澜起伏。纵观已有110年的留日运动,其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尤为引人瞩目。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是中国从传统文化过渡到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0,(8)
目前 ,海峡两岸关系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我们与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的斗争 ,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的大事大非问题。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中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郑重重申 :我们力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这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立场。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法理早已证明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为解决台湾问题采取一切必要的方式和手段 ,是中国政府应有的权利和责任。采用和平的方式解…  相似文献   

12.
刘同现 《党政论坛》2011,(18):53-53
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目前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实际上,在这一表态之前,中国航母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人们更关心的一个话题是,谁是中国首艘航母的舰长?中国航母的指挥团队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同心同德地做好中国式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是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为此需要加深对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解。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一、中国式社会主义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命题中国式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概念,它的现实含义同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生产力发展阶段及相应的发展任务联系在一起,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际的创造过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三农"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才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这涉及到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因此,没有一个宏大的战略眼光,没有一个巨型的系统工程,是无法驾驭这件事情的.  相似文献   

15.
2月24日上午,民进中央在北京举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座谈会。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在发言中说:国务院台办和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以政府文告的方式,详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的改革进展是在千千万万个创举中取得的。这些创举,借鉴着一切先进经验,植根于中国的土地,由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造。万鄂湘所创建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正是现代中国走向法制化过程中的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发展而言是有阶段性的。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个新阶段,是理论界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做一些最初步的分析。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大,能否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全球环境。从经济上看,世界通而不平。世界原来不通,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平面,美国、欧洲、日本是一个高平面,中国是一个低  相似文献   

19.
华侨投资企业的问世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振兴中华的一个重要传统。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考证,这种企业始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创办于广东南海县西樵简村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目前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实际上,在这一表态之前,中国航母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人们更关心的一个话题是,谁是中国首艘航母的舰长?中国航母的指挥团队又是怎样的呢?舰长的三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