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旦 《外交评论》2009,26(5):151-154
2009年7月29~31日,由外交学院和法国战略学会共同主办的“‘能源与国际关系’2009年中法暑期研讨班”在辽宁省丹东市举行。研讨班邀请中、法专家与会,围绕研讨班主题,通过讲座、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介绍最新学术动态,开展学术交流。来自中国外交学院、法国战略学会、阿海珐(AREVA)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2日,由中国外交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与法国战略学会(Soci啨t啨de Strat啨gie de France)联合举办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后现代的欧洲”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法国战略学会会长马翼科将军(Eric de La Maison-neuve)、法  相似文献   

3.
凌胜利 《外交评论》2013,30(5):155-156
<正>2013年5月25—26日,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八届博士生论坛在外交学院开幕。学会秘书长、外交学院副院长朱立群教授和学会副秘书长、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出席会议。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少军研究员、南开大学张睿壮教授、北京大学王正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庞中英教授、复旦大  相似文献   

4.
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年2月11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在外交学院召开以“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主持会议。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等单位的十几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独到而有见地的思想与观点,本刊择要编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外交评论》2009,26(3):153-155
2009年4月29—30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CNAIS)第七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协办,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计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央外办调研局史明德局长参会。  相似文献   

6.
李旦 《外交评论》2004,(1):23-26
2003年11月3-4日,由中国外交学院、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南巴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面伙伴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中法及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外交部的大力支持和法国驻华使馆的部分资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法国驻华大使蓝峰、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巴黎第十一大学校长夏普萨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来自中、法两国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研讨会开幕式由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教授主持.会议围绕3个主题展开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讨论和交流:(一)回顾中法关系,特别是1997年以来中法全面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二)中欧全面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三)新时期中法及中欧关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主编的话     
2006年即将过去,12月5日,在“外交学院论坛”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的四位副会长王缉思、王逸舟、秦亚青和我在会上发表了对今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看法。外交学院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中国国际法学会均挂靠外交学院。学院十分重视对国际形势的研究,也注重博采各家之长。去年年底的“外交学院论坛”也对2005年的国际形势进行了回顾,我希望以后每年年终都举办这样的活动,成为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会的传统。2006年是中国外交进入新阶段的一年,新阶段出现首先是由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了新的进展。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学院、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联合发起的“世界秩序发展趋势及战略对策研讨会”于5月3日—15日在外交学院召开。在京的各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等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国际关系格局和世界新秩序的含义、极和极的要素、战略、策略与政策、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主要国家的战略对策、我国所主张的世界新秩序构想、世界新秩序发展趋势前景预测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和战略对策现实需要出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9.
记外交学院首届模拟联合国活动贾伽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外交学院举办首届模拟联合国会议,这类活动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在我国尚属首次。这次模拟联合国活动得到外交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受到了中外专家的技术指导,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中央...  相似文献   

10.
凌胜利  魏斯莹 《外交评论》2013,30(1):151-154
2012年10月27—28日,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未来五年的中美关系:议题与挑战"中美学者战略对话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对话。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卢静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外交学院副院长朱立群教授、外交部美大司蔡伟副司长、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美国进步研究中心梅勒妮·哈特女士先后致辞,认为就未来五年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3.
免与官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两种适用于官吏犯罪的规定,它们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然而,两者在性质、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法律后果上均有共同点和差异之处,笔者在此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理性和理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笛卡尔主义的代名词,哈耶克不满"理性"和"理性主义"长期以来被其独享和滥用的局面,尝试和寻求对理性和理性主义的正名。通过对理性的重新表述和在理性主义之前加修饰语的办法,从逻辑层面上将这两个术语加以提升,区分出滥用理性的"建构理性(主义)"和有效利用理性的"进化理性(主义)",为自发生成的进化理性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提防个体自由遭受源于建构理性的计划和极权主义的侵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